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巩义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4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9例设为对照组,均采用FIA 8100型免疫定量分析仪测定血浆BNP、PDW、RDW水平,比较两组血浆BNP、PDW、RDW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PDW、RDW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PDW、BNP、RDW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级患者血浆BNP、PDW、RDW水平高于Ⅰ~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健康人群血浆BNP、PDW、RDW水平呈高表达,Ⅲ~Ⅳ级患者较Ⅰ~Ⅱ级患者血浆BNP、PDW、RDW水平呈高表达,测定血浆BNP、PDW、RDW水平有助于早期鉴别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尿酸(UA)值对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4组,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UA值,观察二者和纽约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预后的关系。结果 心功能的分级越高,BNP、UA值越高,LVEF越低,且相同心功能等级患者治疗前后比较,BNP、UA值降低,LVE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UA值和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和LVEF呈负相关。治疗后发生心脏事件组患者的血浆BNP、UA值比未发生心脏事件组患者高,心源性死亡组患者血浆BNP、UA值比因心衰再次入院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UA值能够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且血浆BNP、UA值高者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孙梅 《当代医学》2011,17(22):111-112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探讨其对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测定136例心力衰竭患者和136例健康试验人员的空腹血浆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平均值。结果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心功能组间血浆BNP水平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性负相关(r=-0.69,P〈0.01),与LVEDD呈显著性正相关(r=+0.70,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增加,可为判断心衰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广泛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3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4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BNP浓度.血浆BNP水平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相关关系.结果: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的血浆BNP水平不同,随心功能级别增加而显著增高(P<0.05).血浆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6,P<0.05),与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呈负相关(r=-0.57,P<0.05),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血浆BNP值可作为较可靠的早期预测心功能不全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BNP、胱抑素C的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为衰竭组,和6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成员的血浆BNP、胱抑素C、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衰竭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两种指标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衰竭组患者的血浆BNP与胱抑素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意义明确,P0.05;随着衰竭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严重,患者的血浆BNP及胱抑素C越高,经过相关性分析可知,血浆BNP及胱抑素C与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可通过血浆BNP及胱抑素C的含量判断,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具有显著意义,可指导临床医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BNP的影响.方法 心力衰竭患者120例,对照组52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58例(A组),无糖尿病病史心力衰竭患者62例(B组),对比心力衰竭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脑利钠肽(BNP)值及患有糖尿病和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在同等心功能情况下血浆BNP值.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BNP值明显升高,且A组BNP值(511.4±422.5)pg/ml在同等心功能情况下与B组(99.5±66.7)pg/ml,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考虑在同等心功能条件下,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其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及冠脉微血管病变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间质纤维化,降低心肌顺应性,导致心功能下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BNP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患者120例,无糖尿病病史心力衰竭患者58例(A组),糖尿病病史心力衰竭者62例(B组),对比患有糖尿病和无糖尿病病史患者在同等心功能情况下血浆BNP值。结果:A组BNP值(511.4±422.5)pg/ml在同等心功能情况下与B组(99.5±66.7)pg/ml,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考虑在同等心功能条件下,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血浆BNP值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对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 的影响.方法 28例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浆BNP及6 min步行试验,前3个月给予培哚普利4 mg/d,后3个月给予培哚普利8 mg/d;探讨ACEI对血浆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 有无影响.结果 服药后血浆BNP水平较服药前下降明显(P<0.01),服药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服药前增加明显(P<0.01),服培哚普利8mg 3个月者血浆BNP水平较服培哚普利4mg 3个月者下降明显(P<0.01),服培哚普利8 mg 3个月者6 m/n步行试验距离较服培多普利4 mg 3个月者明显增加(P<0.01).结论 服8 mg比服4 mg培哚普利能更好地降低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BNP)、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1例,另选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和血浆脑钠素(BNP)的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浆BNP、ET、NO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BNP)(、ET)、NO水平逐渐增高,LVEF逐渐降低;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浆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平均室壁应力(MWS)也逐渐升高,CHF患者BNP、NO、ET水平分别与LVMI和MWS呈正相关(P〈0.01);不同病因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ET、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皮因子ET、N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参与了心室重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梁文学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5):632-633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的严重阶段。医学界对CHF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才逐步完善的,由最初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到目前已经明确的各种神经一细胞因子系统长期的、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后者又进一步激活神经激素一细胞因子等,如此形成恶性循环。随着对其机制的认识日渐成熟,检测手段越来越完善。而BNP检测使得心力衰竭的评估有了一个“量”的指标,是国际公认的诊断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正常BNP几乎可以完全除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但是高浓度BNP只能说明心脏有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109例HF(NYHAⅡ、Ⅲ、Ⅳ)患者和79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F组总体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Ⅱ级心功能时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Ⅱ、Ⅲ、Ⅳ级组间血浆BNP依次递增(P<0.01)。HF在控制后明显低于HF在控制前(P<0.01)。结论:血浆BNP的水平对HF的诊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的检测项目也不断更新,其中血浆B型脑钠肽(BNP)的检测在各大实验室也得到普及。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诊断心力衰竭(HF)进行了很多深入研究,普遍认为BNP在诊断心力衰竭中是一个敏感指标。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时,心室壁张力增加,心室肌内BNP分泌增加,血浆中BNP水平也明显升高,因此血浆BNP水平的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均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BNP水平的检测方法及在心衰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RP、BNP的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延红  李越凡  栾晓东 《河北医学》2006,12(10):964-967
目的: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CRP)和脑利钠肽(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浓度,试图了解CRP在CH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心功能Ⅱ~Ⅳ级(NYHA)CHF患者77例,年龄33~85岁(63.1±12.6),年龄<60岁30例,>60岁47例;伴有低钠血症者(<135mmol/L)34例,不伴低钠血症者43例。36例正常志愿者,年龄36~82岁(56.4±16.0)。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放免法测定血浆BNP。结果:CHF患者的血清CRP、血浆BN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含量随心功能恶化而明显升高,Ⅱ~Ⅳ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RP与LVEF、血钠呈负相关(r=-0.197,P<0.05;r=-0.295,P<0.01)。结论: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CRP可能是心衰恶化的标志物之一,但心衰CRP增高与年龄分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血清肌钙蛋白T(CTnT)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检测90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NT-Pro BNP、血清CTnT的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 BNP和血清CTnT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功能越差,血浆NT-Pro BNP和血清CTnT水平越高,血浆NT-Pro BNP和血清CTnT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NT-Pro BNP和血清CTnT水平对判断心力衰竭的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浆肾素(PRA)、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与中西医结合组各45例。西医组给予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浆BNP、PRA、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ESV、EDV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LVEF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BNP、PRA、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 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 P)、高敏c-反应蛋白(hs-cr P)水平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群众为对照组,以及在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成员血浆B型钠尿肽指标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通过检测得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型钠尿肽指标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群众,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心力衰竭(c 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 P)、高敏c-反应蛋白(hs-cr P)水平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对临床诊断以及预测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