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但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疗效评价等标准不尽统一,不利于科研和药物评价。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及评价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目前中医在其诊断、辨证分型方面缺乏客观指标可循,我们前期研究提示B型钠尿肽(BNP)可以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中医药近年来发展较大,且在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疗效。本文将从病因病机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和中医特色疗法这四大方面进行探讨,希望为冠心病慢性心衰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中医辨证的方法,对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测定NT-proBNP水平。计算每种中医证型的NT-proBNP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且气虚血瘀证患者中冠心病所占比例最高,高于其他亚型(P<0.05),气虚血瘀证患者NT-proBNP均值及心功能Ⅳ级者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属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较其他证型严重。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的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临床及动物实验证明,中医药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较单纯西药治疗有明显的改善心功能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文阐述了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为中医药防治慢性心衰奠定基础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miR-208a和miR-21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慢性心衰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气阴虚和气阳虚两大证型,正常对照组30例,正常对照组为基准,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浆中miR-208a和miR-21表达量差异.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和不同证型分组患者中不能稳定地检测到miR-208a,而气阴虚和气阳虚组miR-2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65和4.08倍,且两组之间的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iR-208a不能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分型依据,miR-21可以作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7.
BNP诊断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BNP)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心力衰竭组143例,根据NYHA分级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并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与中医证型显著相关.不同中医证型之间,血浆BNP水平不同,有统计学差异,其浓度随中医证型和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浆BNP可能成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乙型肝炎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根本,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把辨证分型和现代医学的分段治疗紧密结合起来,中医的辨证分型和西医的检测指标相互参照,使中医的辨证分型有一个量化标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B型利钠肽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探求其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中的分布规律,为中医心力衰竭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例105例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并按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进行心功能分级。以酶联免疫标记法(ELISA)测定血清B型利钠肽(BNP)浓度,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B型利钠肽有显著性差异(P〈0.01)。(2)慢性心力衰竭的7个证型组构成比从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血瘀〉气阴两亏〉心肾阳虚〉心肺气虚、痰饮阻肺〉阳虚水泛〉阴竭阳脱证。(3)NYHA心功能分级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较,B型利钠肽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参考指标。(2)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间的B型利钠肽及NYHA心功能分级有显著差异,可作为辩证的参考。(3)提示慢性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的心功能损害程度不同,按心肺气虚→气阴两亏、气虚血瘀→心肾阳虚、阳虚水泛、痰饮阻肺→阴竭阳脱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恰当地选择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是本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难点。经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结局指标分为远期预后、客观检查指标、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卫生经济学评估及安全性评价7个类别,并论述了其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当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局指标的选择存在评价指标种类多样,无统一、规范的推荐选择标准,多个结局指标罗列,未能明确区分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未能重视结局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缺乏统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等多个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工具,建立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标准,并开展以结局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高质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以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指标关系 方法:对所有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超、生化、BNP等,明确慢性心衰诊断,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并予空腹做血流变学指标检测,与40例无心衰住院患者作对照,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比容(HCT)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痰浊阻肺型高于其他证型组。结论: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瘀血占重要比例,通过对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可以从现代医学指标方面论证瘀血在心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飞 《医学综述》2011,17(19):2999-300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血浆脑钠肽能敏感地反映心功能改变,具有特异性,被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中医证型可能有一定相关性,随着中医证候加重,脑钠肽水平相应增高。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从血清学角度直观反映CHF病势的轻重程度,可能是CHF中医辨证分型的一个物质基础,亦有可能成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用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4例,分为治疗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硝酸酯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那普利、醛固酮,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配合中药方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药治疗基础上加用ACEI类及醛固酮拮抗剂及中药方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见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住院病人按中医辨证分四种类型,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情况,并进行了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各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好转与其相应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转归取得了一致性,其中,肺肾气虚外感型与心脾肾阳虚水泛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通过中医分型可初步判断血液流变学改变状况,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日趋上升,它是心血管疾病终末期的临床表现,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死亡率高、西药的负作用明显,近年来中医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逐渐深入,医家们认为病位在心牵连肺、脾、肾三脏,病机多虚中夹实,并且在实验研究、辩证分型、临床治疗及动物实验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中极为常见,本文拟从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诊断指标等几个方面叙述该病在中医临床的治疗,并搜集整理了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7.
慢性及隐形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水肿"等范畴,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在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进行了分析,对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进展进行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脑钠肽(BNP)及心脏超声指标(LVEF、CO、CI)的关系,为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154例,按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中医辨证分为心气阴虚证、心气阳虚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心阳虚脱证5型,检测BNP、超声心动图指标(LVEF、CO、CI)。结果各中医证型组中,LVEF、CO、CI从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呈依次降低趋势,BNP呈依次增高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功能分级阶次升高。结论 LVEF、CO、CI、BNP均可间接反应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程度及预后,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各项参考指标可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运用心衰超声指数及血清CRP水平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进行心衰超声指数评分,并与不同中医证型及同期血清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不同中医证型心衰患者超声指数及血清CRP水平排列顺序为阳虚证气阴虚证气虚证,且阳虚证的超声指数和血清CRP水平与气虚证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衰超声指数值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心衰超声指数结合血清CRP水平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NT-pro BNP浓度、肺动脉压力作为肺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07例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并测定血浆NT-pro BNP水平、肺动脉压力,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软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肺心病心力衰竭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浆NT-pro BNP浓度、肺动脉压力存在差异,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T-pro BNP浓度、肺动脉压力测定能够作为肺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型间分型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