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43-44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gy,CSP)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分析于2009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期间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患者均有剖宫产史,距前次剖宫产的平均年限18.6个月。(2)B超对诊断CSP具有重要的意义。(3)15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6例治愈;11例行介入治疗,9例治愈;4例转上级医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术,3例治愈,1例因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3例因子宫大出血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结论 B超对诊断CSP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数CSP患者可行保守治疗,其中子宫动脉栓塞后行清宫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有大出血及切除子宫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疤痕处妊娠(简称子宫切口拯娠)的临床诊治流程。方法追溯2010年至2011年1年内我科收治的6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对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进行系统分析。结果5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1例患者因治疗过程中出血难以控制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YX)应用或子宫动脉介入是保守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妊娠的超声造影表现以及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切口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切口妊娠病例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其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10例病例根据超声造影表现可分为孕囊型与不均质团块型。孕囊型(4例)均表现为"面包圈样"结构,病灶周边呈环状增强,病灶内部为无增强;不均质团块型(6例),均表现为不均匀增强,表现为边缘增强(1例)、分隔样增强(1例)、团状增强(4例)。结论切口妊娠类型不同超声造影表现亦不相同,超声造影能为子宫切口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08年间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9例确诊,2例误诊为宫颈妊娠,2例误诊为稽留流产,1例误诊为宫内早产,1例误诊为滋养细胞肿瘤。12例经保守治疗后宫腔镜下清宫术,治愈,2例行切口瘢痕处妊娠物清除及修补术,1例行子宫全切术。结论:彩色多普勒是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主要方法。保守治疗后宫腔镜清宫术,是治疗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剖官产率的剧增,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也随着增加,它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也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危及患者生命。我院采用经腹子宫下段瘢痕处病灶切除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官产手术因其具有术后疼痛轻,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低、切口愈合后的张力强、美观等优点[1],受到越来越多的产科医生和孕产妇的青睐.我科2008年行下腹壁横切口剖宫产的人数是同期纵切口剖宫产者的5倍,在临床实践中明显体会到纵横切口剖宫产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各自的适用范嗣有所不同,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终止大出血的病例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7年间的6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终止大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停经后有阴道不规则出血;3例于人工流产术中和1例无阴道出血史的在药物流产时发生大出血,用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保守治疗,2例有效,2例行子宫全切除术;另2例至中期妊娠终止时发生子宫破裂,行子宫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再次妊娠,有发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切口处妊娠的危险;应及早诊治;早期用MTX和米非司酮保守治疗,有一定疗效。严格剖宫产指征,重视产后避孕是主要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诊断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的方法,探讨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诊断方法及结果、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经超声检查可知,57例患者均不存在确切占位;团块存在于子宫下段体颈交界处或子宫峡部43例;彩色血流明显存在4例,不均质团块存在于子宫体颈交界处或子宫峡部10例。57例患者中,接受药物治疗34例,接受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11例,接受手术治疗12例。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妊娠患者子宫大出血的风险非常高,临床中应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危及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和产前检查意识的提高,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发生率不断增加。近年来研究证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明显减低孕妇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保全子宫,本文主要对临床上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发生在子宫内的异位妊娠,发生率很低,但却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异位妊娠。因为非常罕见,临床医师对本病诊断缺乏临床经验,而很多的人流手术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完成,且人流手术是门诊小手术,它的风险因素很容易被忽视。CSP一旦误诊,如行人流术将发生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超声及三维阴道超声对子宫下段切口妊娠(sal ~an sear 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方法及图像表现。方法: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接诊的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回顾性分析36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36例切口妊娠中,典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孕囊型(分为空胚囊,见卵黄囊及见胚芽三种类型)、混合回声包块型、蜂窝型三种类型。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是诊断子宫切口妊娠的首选和最佳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6例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剖宫产史、停经史、尿妊娠试验、阴道彩超等结果进行早期诊断,注意与宫颈妊娠和不全流产鉴别诊断。观察组住院治疗,口服复方米非司酮片,肌肉注射甲氨蝶呤后在B超的帮助下行清宫术,若有大出血的迹象要及时转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局部病灶切除术或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进行药物保守治疗,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同时口服米非司酮片。若保守治疗失败改行清宫术处理。结果观察组8例患者手术顺利,2例在行B超下清宫术时出现大出血,宫腔气囊压迫止血成功。术后HCG水平恢复至正常。对照组8例患者中,成功2例,6例转清宫术,转清宫术的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结论针对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患者,结合多方面综合分析以早期诊断,并早期采取清宫等积极对症处理措施,是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某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0例,年龄25~34岁,平均年龄27.3岁.诊断方法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妊娠试验、核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3例误诊为先兆流产,4例误诊为稽留流产,2例漏诊,5例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大于200 ml行床边B超诊断为子宫下段瘢痕妊娠,行急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4例行终孕引产清宫术,术中出血大于200 ml行床边B超诊断为子宫下段瘢痕妊娠,行急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17例诊断为子宫下段瘢痕妊娠,其中1例行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13例行UAE和(或)MTX、米非司酮化疗后在B超引导下或宫腔镜直视下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少于20 ml.结论 在各种早期诊断方法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最主要的手段,争取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漏诊,避免盲目宫腔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东省医学院附属厚街医院收治的剖宫产疤痕妊娠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漏诊.3例误诊为先兆流产,4例误诊为稽留流产,2例漏诊,其中5例行人流术/清宫术,术中阴道出血大于200ml,再次8超检查诊断为剖宫产疤痕妊娠;3例清宫术后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复诊,B超检查诊断为剖宫产疤痕妊娠,4例行中孕引产出胎后行清宫术,术中阴道活动性出血大子200ml,再次B超检查诊断为剖宫产疤痕妊娠.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及时地在妊娠早期作出子宫下段疤痕妊娠的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7.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CSP的发生率上升与近年来阴道超声在早孕诊断中的应用和剖宫产数量增加有关[1],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不再是受精卵异位种植的罕见部位. 相似文献
18.
19.
宋金荣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7(3):255-25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经腹部超声必要时结合阴道超声及CDFI对加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的病例中,单纯孕囊型11例,不均质团块型10例,超声诊断率91.3%;误诊2例,误诊率8.7%。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首选和最佳方法,阴道超声及CDFI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