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用药方案的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总体依从性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例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根据其抗病毒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探究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情况和用药依从性相关因素情况。结果:观察组中90%~100%坚持服药的患者所占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停服或间断服药原因有多种,其中不良反应占构成比47.6%,忘记占构成比25.1%,每天服药不方便占构成比13.6%,对治疗缺乏信心占构成比6.8%,工作忙错过服药时间占构成比4.9%,其他疾病影响占构成比2.0%。结论:用药方案为替诺福韦加拉米夫定加奈韦拉平的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其中构成比较大的因素有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忘记,每天服药不方便等。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48例死亡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DataFax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对抗病毒治疗死亡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15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治疗,有48例抗病毒治疗患者死亡。治疗前所有患者出现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表现,CD4细胞最小值为4个/μl,最大值为263个/μl,平均为36.4个/μl。接受治疗时间最短1d,最长2年半,其中39例的治疗时间小于3个月。死于艾滋病相关性疾病42例,其中9例系统治疗无效死亡,1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机会性感染,放弃治疗在家中死亡;22例在停药后0.5~8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自杀4例,死亡原因不明2例。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艾滋病相关疾病,依从性困难是患者死亡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困难、歧视和药物副作用与病人死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08 ~ 2012年间我院收治的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78例,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2.5±7.5)岁,同居或已婚患者占51.28%.资料来源主要以医院就诊患者检测为主.异性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主要途径,其次为男男性行为传播,两者共计83.33%.治疗时本组患者CD4+T细胞平均为109.1个/μL;确诊时间与开始治疗时间的平均间隔天数为115 d.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HIV感染对于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宝鸡市启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进展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为我市艾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5-2010年所有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信息,分析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自2008年开始,宝鸡市纳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病例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10年底,累计治疗39例,死亡7例,在治29例。在治病例有82.76%在确诊HIV抗体阳性后1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截至2010年底在治病人有55.17%治疗不足1年,20.69%已治疗1~2年。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的CD4计数平均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多数病例治疗后较治疗前CD4值升高100~199个/uL。死亡病例死因均为艾滋病相关疾病,85.71%在治疗后半年内死亡,57.14%在治疗前CD4值低于50个/uL,结核病患病率高。结论加强随访监测,早期诊断和适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是提高艾滋病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慈利县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桂权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6,(6)
对艾滋病(AIDS)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是国家“四免一关怀”重大措施之一,也是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何有效开展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工作,保障抗病毒治疗效果,控制艾滋病传播和流行,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界努力研究探讨的前瞻性课题。2003年10月以来慈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15例AIDS患者开展了免费抗病毒治疗工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15例均为确认HIV感染者,CD4细胞数低于300截止2006年9月底,累计治疗15例,男11例,女4例;单采血浆感染者9例,异性感染者6例;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提高抗病毒疗效和服药依从性,延缓病毒耐药发生的方法。方法:377名来源于同一乡村的HIV感染者,分为督导治疗组(n=134)和未督导治疗组(n=243),均给予HAART治疗,仅督导治疗组患者给予严格督导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2、3、6、9和12个月,抽取外周血,应用PCR检测HIV-RNA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量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及白细胞数量均逐渐上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外周血HIV-R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3.781,F时间=2.561,F交互=352.79,P﹤0.05);治疗后6、9和12个月督导治疗组高于未督导治疗组。结论:督导治疗有利于持续抗病毒疗效,延缓耐药毒株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接受中国现行一线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艾滋病(AIDS)患者,在治疗1年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以及耐药性产生情况.方法 在治疗6月、12月时对入组患者检测CD4+T淋巴细胞水平、血浆病毒载量(VL)和基因序列测定,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入组患者治疗后CD4+平均值明显上升,VL明显下降.治疗12月时有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现行一线药物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加强服药依从性管理,可减少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艾滋病高效抗病毒治疗患者依从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地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完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当地2006年底~2008年底开始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为对象,采用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其过去3d的治疗依从性情况,内容包括治疗情况、知识、行为服药意愿和技能、医患关系和医疗服务等,并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有效调查的70名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95%的有57名患者,占81.4%。依从性行好的患者对治疗知识中清楚服药注意事项、正确认识服药出现副反应后应坚持服药及行为服药意愿和技能的治疗有帮助而接受、有提醒服药的手段、认为服药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等项目显著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1);此外,依从性好的患者对医患关系和医疗服务中患者信任管理医生、医生每次嘱咐患者服药方法和有上门随访项目高于依从性差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项目无显著性差异。讨论艾滋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依靠于患者良好的依从性,而良好的依从性取决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自我接受情况和良好的医疗服务等。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强化艾滋病治疗管理专业人员的责任感和素质,做好随访和督促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完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方法:将HAART 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数交替入选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干预组(40例):HAART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并由医护人员在患者需要服药的时间进行每天两次手机短信提醒。监测两组患者HAART治疗第1年的依从性和治疗失败现象;HAART的基线、1,2,3,4年分别检测CD4+及病毒载量。结果:①HAART第一年服药依从性:对照组为91.7%;干预组为9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3.981,P<0.05)。②对照组HAART第1年死亡3例、失访2例、第2年耐药1例;第4年死亡1例,耐药1例;干预组:HAART第1年时死亡1例,4年无失访、耐药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5)。结论:使用手机短信提醒干预方式配合常规的依从性教育应用于艾滋病患者HAART有助于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从而减少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失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出现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选取的70例艾滋病患者做问卷调查,并抽取患者血液,对采集的血液进行检测并提取含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RNA作为样本,利用PCR技术扩增基因,In-house方法对基因测序,分析扩增基因与HIV耐药数据库的对比结果,探讨耐药性的影响因素。结果采集到的70例患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pol序列中,呈现耐药性的有12例,总耐药率为17.14%。治疗时间≤1年的患者耐药性较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低;服药依从性〉90%的患者较服药依从性介于50%-90%之间的患者耐药性低;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较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耐药性低。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药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治疗时间、服药依从性和抗病毒治疗药物种类。研究总结耐药性的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combination antiretroviral therapy,cART)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艾滋病的预后,控制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病毒复制,使得HIV感染已经从致命性疾病转变为可治疗的慢性感染.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可以减小病毒储库,保护机体免疫应答,降低了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风险.同时,ART的普及大大降低了HIV传播的风险,一项来自53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初步估计显示,ART覆盖率(接受ART的HIV感染者占所有感染者的百分比)与HIV发病率之间存在相关性[1].另外,一项南非的研究报告最近显示,ART覆盖率增加1%,HIV发病率就会下降1.1%[2]. 相似文献
14.
15.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89)
目的本文就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市某一传染病医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5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其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50例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近期生存率为60%,服药依从率为80%。且经过一年时间的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数呈上述发展趋势。结论在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治疗中,采用抗病毒治疗,效果理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患者(AIDS)对于高效联合抗病毒疗法(HAART)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一个AIDS重点防止区进行研究。将未服用药物或者服药时间在2~12个月的艾滋病毒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A(38例)与治疗组B(31例),对其服药依从性、药物作用以及其他临床表现进行测定,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病症的改善情况以及相关保障措施落实状况。结果:选择的69例患者中治疗时间在4~8个月最多,为47例,占68.12%,治疗时间为1~4个月的患者为13例,比例为18.84%,8~12个月的患者9例,比例为13.04%。服药依从性在94%~100%之间的患者比例为57.97%,造成停药以及漏药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头晕、视力模糊、过敏性皮疹、盗汗、极度疲惫。服药依从性对于患者病情变化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结论:在对艾滋病毒感染者以及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密切关注服药依从性的变化,制定相关的方案尽可能地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最新的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文献和综述加以总结。结果:艾滋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HIV/AIDS病人的免疫力可以恢复,并能够对抗机会性感染。结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人们开始考虑艾滋病治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19.
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目前主要有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HIV进入融合抑制剂,作者对其临床运用的优势及不良反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本地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syndrome,AIDS)病人对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通过连续对抗病毒治疗患者不同阶段的体重、病毒载量和CD4、等指标监测,观察其变化、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规范治疗24个月后,2名患者较治疗前体重增长、抑制病毒复制和恢复CD4T淋巴细胞有效率达100%。结论通过对2例AIDS两年的抗病毒治疗不同阶段效果评价指标连续监测,可以看到,足量、合理、规范地服用抗病毒药物,能够达到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病毒载量,有效地起到了延长感染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