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及其相关分析.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5000张急诊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10450张,占23.22%.其中,8360张处方为单用抗菌药物,占80.0%;2000张处方为两种抗菌药物联用,占19.14%;90张处方为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联用,占0.86%.1045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6050张处方使用一线抗菌药,占57.89%,4400张处方使用二线抗菌药物,占42.11%.阿奇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以及左氧氟沙星,分别是我院急诊静脉输液中使用的前四位抗菌药物,其使用频度分别为14.4%、11.3%、9.4%,以及6.5%.1045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有700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其发生率为6.70%,其中280张为用药指征不明确,占抗菌药物处方的2.68%;200张为用药剂量不合理,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91%;120张为联合用药不合理,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15%;100张为用药物选择不合理,占抗菌药物处方的0.96%.结论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静脉输液中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少数的不合理情况,应加强督导,确保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水平。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3月,每月随机抽取处方400张,总计9 600张进行统计点评。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6.00%下降到38.29%,其中注射剂使用率从70.83%下降到63.98%,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率从26.72%下降到8.49%。结论处方点评实施了药师对临床的用药监控,使不合格处方率呈下降趋势,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规范门诊处方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2年上半年处方32 779份,从中随机抽取处方5 310份,评价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统计基本药物的使用品种比和注射剂使用处方比,并对32 779份处方中的所有抗菌药物进行专项点评。结果:不合理处方共计442份,处方合理率为91.7%,基本药物使用品种比为40.2%,注射剂使用处方比为21.8%,抗菌药物使用处方比为19.3%。结论:门诊处方及抗菌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问题,应做好处方点评与干预,实现处方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门急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药师处方点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综合院区开业一周年(2015.06-2016.05)所有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结果:2015.06-2016.05我院综合院区门急诊总处方量为32878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为2480张,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7.54%,符合国家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关于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的要求。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28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比为11.53%。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法用量不适宜,占54.34%,用药缺乏皮试结果,占20.58%;诊断书写不全,占8.68%。不合理抗菌处方患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4.67%。不合理抗菌处方科室主要为急诊科,占46.50%。结论:我院综合院区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但是同时存在系列突出问题。开展处方点评工作使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日趋合理,同时处方点评工作仍需提升和完善,以保障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用药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12月全年处方共计600张.统计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基本药物使用率、含注射剂处方所占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处方百分率、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用处方所占的百分率,结合有关规定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注射剂应用百分率为45.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12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百分率为55.0%,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的百分率为23.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6.5%.结论制定干预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切实做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和不合理用药分析,提高医院门诊处方质量及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8月门诊处方,对其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抽取3 000张处方统计,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2.008种,平均用药品种总数1004.2种,注射剂平均使用率11.83%,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24.17%,通用名平均使用率97.47%,国家基本药物平均使用率98.21%,平均处方用药金额95.16元。合理处方2 728张,占90.93%,不合理处方272张,占9.07%,不规范处方及用药不适宜处方占其中大部分,超常处方占少数。结论门诊不合理处方依然严重,加强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监督与点评,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沈青 《求医问药》2014,(19):149-150
目的 :分析点评我院门诊急诊处方的规范性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我院门诊急诊处方3498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种类及合理性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点评。结果 :在这3498张门诊急诊处方中,共包括药品种类7210种,平均每张处方的用药种类为2.1种,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有1320张(占处方总数的37.7%),使用注射剂的处方共有856张(占处方总数的24.5%),均为基本药物的处方共有2894张(占处方总数的40.1%),药品通用名为100%,其中,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有82张(占处方总数的2.3%)。结论 :对门诊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反馈和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还能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门、急诊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所开具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13800张处方中,抗菌药物一联使用12387张,占89.76%,二联使用1392张。占10.09%,三联使用21张,占0.15%。不合理处方1732张,占点评总处方数的12.55%。结论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表现为无指征使用、不合理使用喹诺酮类、选用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配伍不当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中药注射荆处方进行分析,了解门、急诊患者用药基本情况,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抽取2012年10月1日-10月31日门、急诊含有中药注射剂的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原因并提出处理建议。结果合中药注射剂的处方2412张,其中不合理处方854张,占中药注射剂处方总量的35.4%。情况分类如下:用法用量不合理共98例,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1.5%;诊断与用药不符共42例,占不合理处方数的4.9%;中西药配伍不合理共13例,占不合理处方数的1.5%;溶媒不合理共701例,占不合理处方数的82.1%。结论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一些问题且呈多样性,需要药师与医师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处方中不合理用药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陆卫英  何丽春 《广西医学》2009,31(7):996-998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抽取2008年门诊处方6 212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共有1 897张,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16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8.59%。不合理用药的问题主要有:无指征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给药间隔不合理、同类药物重复使用、用法用量不当、配伍禁忌、选药不合理、疗程过长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将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蔡媛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3):103-104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静脉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的不良后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急诊输液处方1000张,对抗菌药物的种类、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类抗生素应用量最大,其次为克林霉素。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有175张,占使用抗菌药物的17.5%。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用药水平,尤其是静脉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 系统统计2016年3月~2017年2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按照我国《处方管理办法》、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本省《关于加强2014年度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处方点评工作的通知》(《门急诊处方点评标准》)以及药品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法规,筛选不合理处方,将点评结果 分类分析总结.结果 系统统计处方共计153960份,其中抗菌药物处方7641份,抗菌药物处方比为4.9%,点评不合理处方655份,不合理率8.6%.不合理处方中,(1)问题分类:单次剂量过大占2.14%;用药频次不合理占45.8%;溶媒量不适宜占2.9%;超说明书用药占4.12%;超长处方占37.1%;诊断与用药不相符占7.33%;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占0.92%;重复用药占4.43%;未标注试敏结果 占0.15%.(2)药物种类:青霉素类占7.63%;头孢菌素类占43.51%;大环内酯类占28.24%;氨基糖苷类占5.19%;喹诺酮类占8.09%;硝基咪唑类占0.76%;磷霉素(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占3.81%;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占3.36%;头霉素类占1.52%;单环-B内酰胺类占2.29%.结论 本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率均符合国家标准,但仍有部分问题尚需完善和改进,本院医师及药师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合理用药系统探讨儿童门诊静脉输液的处方点评与干预。方法儿童门诊静脉输液的合理用药遵循用药规则,对处方的合理性予以判断,最后利用PDCA模式对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对注射剂的处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结果通过PASS系统的运用,儿童静脉输液处方不合理比例有明显降低,但是药物剂量过度使用仍未改善。结论儿童门诊静脉输液予以PASS系统后对处方点评、干预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持续改进整体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使儿童用药安全得以保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探讨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方法:采用分项叙述及回顾性分析方法,阐述我院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情况。结果:开展专项处方点评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金额比例分别由整治前的26.88%、11.62%降到整治中的12.80%、5.48%;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有所提高,全院平均分由2011年8月的53.87分提高到2012年2月的85.69分。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模式的建立和应用,有效遏制了门、急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初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李慧 《中国医药导报》2012,9(8):114-115,119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2 620张,逐张统计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36种,口服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46.68%,注射剂处方占总处方数的32.10%,中药配方颗粒处方占19.42%;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占62.81%,使用中药注射剂处方占23.02%。结论我院儿科用药基本合理,中、西药并重,但处方用药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中药注射剂应用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6.
郭卫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58-1459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的西药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查我院2013年1月-6月门诊西药处方5000张,参考国家卫生部统一发布的处方点评表进行处方分析,统计注射剂使用频率,抗菌药物频率,并严格点评,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注射剂334张,使用率为6.68%;抗菌药465张,使用率为9.3%。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20张,不合格率为2.40%。不合格处方中发生频率较高的有:诊断与用药不符;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适及选药不合理,药物剂量与说明书不符等。结论不合理用药主要是由于医生的工作繁忙及掌握药品知识不全面引起,医师和药师都应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促进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毛素芳 《中外医疗》2012,31(35):40+42-40,42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了解医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份处方门诊3960张,并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该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7.2%,注射剂使用率为14.8%,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不合理用药率为6.1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等方面。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需要临床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控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有效方法,为提高社区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建议,为基层医疗机构制定合理、安全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0—2011年同期宁波市鄞州区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3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期6个月的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输液率。结果 2010年7—12月份总处方数231 510张,抗菌药物使用率50.16%,输液率35.33%;2011年7—12月份总处方数243 617张,抗菌药物使用率35.81%,输液率23.6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输液率较2010年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14.35%和11.64%。与2010年7—12月份相比,2011年7—12月份各科抗菌药物使用率及输液率均有明显下降;而小儿科的抗菌药物及输液率在各科中始终为最高,2010年7—12月份更是分别达到了81.52%和54.20%;妇产科最低。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中不合理抗菌药物问题非常严重,通过组织开展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临床抗菌药物使用重点科室负责人进行教育与培训,建立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监督体系,可以减少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静脉输液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规范我院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药物治疗获益最大化;方法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由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我院执业药师随机逐月抽查了2011年度门诊处方9360张进行分析点评;下半年对不合理处方采取行政干预,并将采取行政干预前后的数计做对照.结果处方合格率上半年为84.98%,下半年为95.02%,上升率为10.04%;门诊抗菌药使用率上半年36.10%,下半年21.22%,下降率为14.89%;急诊抗菌药使用率上半年83.61%,下半年56.48%;下降率为27.13%;注射剂使用率上半年42.15%,下半年26.51%,下降率为15.64%;行政干预虽起得一定效果,但还需要加大力度.结论处方点评必须再加大行政干预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和注射剂的应用势在必行,合理应用药物仍然是一件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求控制急诊一楼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11年7~12月我院急诊药房所出现过的179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找出相应对策。结果:分析表明在179张不合理处方中,属于注射剂溶媒选用不当的处方比例为46.4%,属于给药方案不正确处方比例为22.9%,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占20.1%,6.7%的处方违反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2%的处方属于书写不规范,适应症不适宜的处方只有1.7%。结论:通过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我院急诊科大夫在注射剂的使用上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