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 复习文献资料,从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青霉素类 临床治疗发现,大剂量静脉注射或鞘内注射青霉素G.或滴注速度过快时,可使大脑受影响,出现头昏、头痛、恶心呕吐、惊厥、神志不清等反应,严量者可导致死亡。当病人患有脑、肾疾病时,使用常规剂量的甲氧苯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基青霉素及青霉素G.可引起肌阵挛、癫痫发作、扑翼样震颤、幻觉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青霉素药物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在用药后24~72小时出现,如及时停药,神经系统症状可迅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引起的60岁以上老人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对老年人如何用药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老年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系统收集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报告216例,对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的品种、给药途径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的药物以抗菌药物的比例最大(59.26%),其中以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最为显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在给药时要重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老年人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9.
1 资料与方法
①一般资料:患者105例,男61例,女44例,男女之比约1.4:1;年龄最大77岁,最小50天,平均38.5岁。②既往史: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8例(7.6%)。其中磺胺药、青霉素、青链霉素过敏史各2例,外用氨苄西林及风油精过敏史各1例。③因果关系判断:105例报告中,虽经重复给药或皮肤试验等方法确定因果关系的例数较少,但均与其用药密切相关。④ADRS的转归:除1例脑梗塞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因多品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抗菌药促进了多脏器损害而最终死亡外,其余均在停药后自行缓解或通过对症治疗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抗西药物是广泛应用于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研究表明,大多数抗菌药物的安全性良好,但仍有许多抗菌药物伴有多种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的危害性极大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务工作者有必要更多地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临床上能更安全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菌药物的研制开发和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过多、过滥和不合理应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的新课题,特别是药物不良反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必须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并予以积极的防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在60岁以上老人中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老人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抗菌药物应用引发不良反应老年患者64例,对抗菌药物应用种类、给药途径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引发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占比最高,61-70岁患者占比最多,80岁以上患者最少;患者给药途径多为静脉滴注。结论:在为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重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展开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3.
14.
匡远深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8):13-13
药物不良反应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北京天坛医院近日通过收集本院一年中发生的 400余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研究发现,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9大类、6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中药制剂,再次为神经系统药物。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损害、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的损害等。为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调研了本院2004年404例不良反 相似文献
15.
引起眼部不良反应的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治疗疾病时 ,医生往往重视药物在胃肠道、神经系统以及皮肤过敏等方面这些最常见的副作用。而药物引起的眼部不良反应常不因重视而忽略。甚至把有的眼科疾病因滥用药物或不合理使用引起的药源性眼病 ,当作原发性眼病治疗而误治 ,其疗效往往不佳。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类、解热止痛类、抗结核药以及糖皮质激素类 ,均会导致药源性眼病各类药品所述如下 :1 抗生素类1 1 青霉素 :可引起幻视 ,一过性视力障碍[1] 。1 2 氯霉素 :该药作为眼用局部用药。长期大量应用 ,引起视神经炎及视力障碍[2 ] ,连续应用要防止中毒性弱视、视神经… 相似文献
16.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 相似文献
17.
抗菌药物的问世,大大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许多人把他当成治病的法宝:但近年来,抗菌药物从广泛使用演变成过量使用甚至滥用,抗菌药物的安全性也日益凸现,伴随着不合理用药,不仅造成很大浪费,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其不良反应频繁的发生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合理使用抗菌药,加强抗菌药物监测,正逐渐被全社会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喹诺酮类药物由于其抗菌谱广、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不受有效期限制、价格较低等优点, 特别是该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深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视。此类药物同其它抗菌药物相比,其不良反应较轻,而且由于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随着新品种、新剂型的不断增加和临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增多,应引起我 相似文献
19.
20.
抗菌药物作为国内最常用、占医药费用比例最高的一类药物,虽在控制细菌感染和细菌性传染病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滥用造成的疗效降低、卫生资源浪费、细菌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高均成为严重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