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口腔医护人员对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机会也日益关注,并且非常重视,因为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唾液.感染艾滋病和性病的患者在日期常无任何症状,临床上常难于签别,所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和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将作一综述.论述口腔专业医护人员可采用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艾滋病和性病交叉污染和传染的可能性.首先,口腔医护人员在问诊时应重点询问患者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社会活动、有无输血、静脉给药、同性恋或婚外性生活史.不明原因的口腔含珠菌,尤其易感人群,这可能是艾滋病的前驱的主要表现.其次,因为艾滋病和性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口腔医护人员应避免与患者的皮肤、粘膜、血液、唾液等直接接触.第三、在诊疗前,应嘱患者口腔清洁,第四、每诊疗1位患者后、接触可能染上患者血液或唾液时,以及离开诊疗室前.都必须用肥皂或低浓度的新洁尔灭消毒水洗手.笫五,所有诊疗器械必须高压蒸气灭菌,或微波灭菌后方可使用.慎重地对待每一个口腔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3.
口腔科历来是医院器械污染较为严重的科室,在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的医源性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社会各有关人士的关注,特别是经血液、唾液传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传播途径,给患者、医务人员一个良好的就医、工作环境。我院为解决口腔科器械的消毒灭菌问题,按照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的原则,采取配备专职消毒员,购买高温高压消毒锅、各类手机、常规器械和使用一次性口腔包等一系措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
口腔科门诊交叉感染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治疗操作大多数都是在患者口腔内进行。在操作中,牙科器械与患者的口腔组织、血液、唾液频繁接触。口腔器械和医务人员手均可成为传染的媒介。若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将会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口腔门诊感染的管理,已成为口腔门诊护士的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以减少交叉感染、口腔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病流行.方法 通过灭菌和科学效果监测,找出口腔门诊规范诊疗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管理制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预防口腔科院内感染,保护医患的卫生健康安全.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做好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管理,从而减少门诊口腔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控制口腔科交叉感染中手机消毒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为了控制口腔科门诊由手机引起的交叉感染对手机消毒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 6 0个样本 ,分成 2组 ,分别采用三次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和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的方法对手机进行消毒 ,一年内观察消毒后细菌阳性率 ,且观察手机轴承损耗情况。结果 :三次预真空消毒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对照组常规消毒液冲洗消毒方法阳性率为 5 3% ,P <0 0 1。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 ,且三次预真空消毒手机轴承损坏为 0 ,而对照组手机轴承损伤 3个。结论 :三次预真空消毒方法严格地控制了由口腔门诊操作引起的交叉感染 ,且对轴承损伤性极小。 相似文献
8.
口腔科医源性交叉感染的环节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是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栖居之所,口腔科疾病诊疗都在口腔内进行。在国外早在1956年就有人提出乙型肝炎可以通过反复使用的牙科器械导致交叉感染,20世纪90年代以来曾有报道患艾滋病的口腔科医生将HIV传播给患。因此,搞好口腔医疗设备与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控制医源性交叉感染已成为现代口腔医学发展中一个重大课题,本就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医源性交叉感染的环节和预防措施作一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口腔科门诊的所有器械都可能被患者血液、唾液,或被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所污染,易发生交叉感染,严格制订和落实消毒及防护措施对防治交叉感染非常必要。经实践证明小型压力蒸汽灭菌法、干热法、环氧乙烷和速消净为四种有效的口腔器械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口腔科治疗中极易引起交叉感染。本文就如何防止口腔治疗操作中引起乙肝病毒 (HBV)医源性传播和职业性感染加以研究 ,以便更有效地消除隐患 ,从而保证医疗安全。1 HBV感染的危害性病毒性肝炎中 ,以乙型肝炎发病率最高 ,危害性最大。乙肝有慢性化和致癌倾向的特点 ,经 2~ 10年随访 ,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者分别占 16 %、2 0 % ,约 0 6 %最后演化成肝细胞癌。乙肝的隐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在我市十分多见 ,这些带毒者经常就诊于口腔科 ,不易被口腔医师发现 ,其潜在的危害性是相当严重的。2 HBV的医源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疆是爱滋病高发地区,口腔医护工作者是高危感染人群,护患接触密切,病毒感染,传播的机会也较大,口腔科的医院内感染控制,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盲点,对此需予以足够重视.现将口腔门诊护士如何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随着口腔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口腔卫生知识产权的普及和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口腔医疗服务的卫生化已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要求口腔医学提供全新的理念、技术、方法、装备及业务流程和规范。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形状复杂,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灭菌比较困难,故被认为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 I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因此,切断口腔器械传播途径是预防血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手段。同时口腔医护工作者是高危感染人群,医患接触密切,通过器械、气雾传播的机会较大,对此应引起… 相似文献
17.
18.
病案是一种特殊的医疗档案,不仅是医生分析病情、确诊疾病、拟定治疗方案的依据,而且也是作为保险、司法及各种伤残鉴定的原始证据[1]。随着其服务范围及利用价值的增大,病案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医院病案室担负着病案回收、借阅、归档保存的工作。由于病案多来自临床科室,在回收前曾与病人及临床医护人员接触,难免会粘附多种细菌。 相似文献
19.
20.
手术室是医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目前对手术、麻醉人员及器械和空气的消毒已十分重视,而对手术室接送病人的推车、洗手刷子、手术体位按置的各种垫子、工作鞋等的消毒处理常被忽视。为了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和降低无菌切口感染率,我院于lpes年5月起对手术病人的推车、洗手刷子、手术体位垫子、工作鞋的消毒与处理等方面采取一些改进措施,通过临床实验及细菌培养证实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对此,谈几点我们的具体措施。1.手术推车在手术室与病房之间往返来回,不经处理,易将有菌区及病房的大量细菌通过车轮带入无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