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将动脉血引入透析器,经透析器后,净化了的血由静脉端输回体内,而正常人却没有一条较大的外周血管可利  相似文献   

2.
韩茜 《中国伤残医学》2014,(12):253-254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以延长使用寿命。方法:对63例在我院长期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总结归纳护理方法。结果: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1/1前瘘管最长使用寿命已达14年。结论: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及家属积极主动的保护动静脉内瘘,有利于延长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最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优点是感染机会少,使用时间长,活动方便,无管道脱落出血等并发症。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是确保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动静脉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血流和透析效果、动静脉内瘘在应用当中,如果保护不当、往往在短期内造成感染和栓塞,给病  相似文献   

4.
5.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法,进行血液透析首先要建立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是专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而建立的永久性通路,手术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05年3月-2006年7月共为32例患者行上肢动静脉内瘘手术,在医生与护士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正> 血液透析是目前终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存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和维持有效的血液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动、静脉内瘘由于具有安全、有效、维持时间长等优点,因而最常被采用。我们通过15例内瘘患者的护理,总结体会如下。 1 病例资料 15例病人均为慢性肾衰终未期。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39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12例,多囊肾1例,糖尿病肾病2例。其中14例为左上肢内瘘,1例为右上肢内瘘,均采用挠动脉小头静脉端端吻合。15例中14例手术1次成功,1例3次成功。无手术失败、严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9.
动静脉内瘘使用及护理体会韦美丹(广西中医学院一附院血透室南宁市530023)关键词动静脉内瘘;护理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需长期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进行长期血液透析则需要有良好血液通路——动静脉内瘘。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透析的效果。因此内瘘称之为血...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内瘘的使用不当引发感染栓塞是导致血管通路丧失功能最常见的原因。我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管精心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资料本组病例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3 a5 a,男28例,女22例,年龄28岁65岁,透析次数共4 236次,均采用动静脉内瘘,首选术式为前臂腕部桡动脉与头静脉端侧吻合。其中3例因血栓形成堵塞瘘管,2例内瘘感染,余45例均保持通畅。2预防动静脉内瘘栓塞糖尿病、高龄、低血压是内瘘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由于周围血管病变,血管内径过细,粥样硬化、血管钙化导致血管功能不良,且血黏稠度高,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患者进行药物溶栓,探讨溶栓时机、效果及预防内瘘闭塞的措施。方法对11例患者进行评估后,通过局部和全身给药,用尿激酶进行药物溶栓。结果溶栓治疗效果满意,血流量达200-250ml。未发生皮下、黏膜及牙龈等出血现象。3例患者因瘘管堵塞时间超过24h,溶栓失败。结论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创伤小,操作相对简便,疗效肯定,安全、可靠。而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应做好预防工作,积极溶栓治疗,进行健康宣教,缓解其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一种方法,而血管通路的建立又是进行血透的必需条件。其中,动静脉内瘘因具有出血少,易穿刺,流量大,可长期应用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被视为病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需要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共同保护。现将多年临床的内瘘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的应用,使得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方法又丰富了很多,给血液透析患者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建立仍然是最主要的血管通路,下面笔者就近10多年来对患者的内瘘护理做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任永梅 《大家健康》2017,(10):221-222
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有9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研究组有3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72.00%,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瘘应用动静脉内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血液透析效果,而且有效提高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探讨。结果入选的4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正常,未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有7例患者发生感染以及内瘘闭塞等并发症。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中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操作手法娴熟正确,积极进行患者的血压以及血糖的控制,同时教会患者进行内瘘锻炼的正确方法等,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动静脉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正常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血液透析患者50例,以上患者均为尿毒症行血液透析。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例,狼疮性肾炎4例。患者透析时间为1~5年,每周透析2~3次,血流量为200~250mL/min,每次透析时间为4h。同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动静脉瘘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结果本组50例患者行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手术成功,没有出现狭窄、切口感染、渗血等。内瘘使用时间最长达6.5年;其中2例患者因低血压、血液粘滞性高等因素导致内瘘功能丧失而改为腹膜透析或者重建通路。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动静脉瘘相关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内瘘是1966年Brescia及Cimino首先描述的,是指临近的动、静脉通过外科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流通道。经过这个通道动脉血转流至静脉,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静脉扩张,形成动脉化的血管,透析时直接穿刺,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流量,目前在临床血液透析中,动静脉内瘦已基本上取代了外模,Scribner指出,动静脉内疾已基本上取代了外疾,良好的血管通路可使目前20~4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延长生命达30~40年,我院动一静脉内疾基本采用前臂挠动脉与静脉侧侧吻合,现将23例动静脉内瘦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力初次行动静…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是专为慢性肾衰患者进行血透而建立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有效的内瘘不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而且可减轻其心理压力和痛苦,故视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如何维持这条"生命线"延长其寿命,是每一位血透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我科对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对45例需长期行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动静脉内瘘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45例尿毒症患者,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7~78岁,基础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0例,  相似文献   

20.
108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2-04—1998-04,对尿毒症患采用动静脉内痿进行血液透析108例,现就其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术后观察与护理,以及动静脉内瘘使用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