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显微镜下外路视网膜复位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4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显微组24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外路视网膜复位术,对照组24例在间接眼底镜下行外路视网膜复位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结果:两组视网膜复位率、术后视力、术后冷凝反应、术中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外路视网膜复位术具有术野清晰、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显微镜直视下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72例(882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在显微镜直视下行巩膜外环扎、硅压、放液、冷凝术,使视网膜复位.结果:视网膜裂孔封闭,包含复位837只眼(94.9%),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36只眼(4.1%),9只眼(1.0%),因患者拒绝再次手术,视网膜未能复位.结论: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双手操作准确而迅速,视网膜裂孔和变性区能清楚观察,显微镜直视下放液及作视网膜冷凝,同时核实硅胶填压的位置是否合适,且助手能同时观察和配合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胡茵  唐晓昭 《四川医学》2012,33(9):1562-1563
目的探讨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6例(136眼)由同一术者进行外路手术,均在术中应用手术显微镜进行裂孔定位、冷凝封闭及巩膜外垫压。定期观察术后视力、眼内反应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经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患者,术后随访1~6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125只眼(91.9%),视力较术前提高120只眼(88.2%),不变8只眼,下降8只眼。最好矫正视力0.3以上95只眼(69.8%)。术后所有患者视网膜冷凝反应Ⅰ~Ⅱ级,无Ⅲ~Ⅳ级。轻度屈光介质浑浊不影响手术过程。结论经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简单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78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进行分析,讨论造成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失败的原因。结果 影响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原因包括原裂孔未封闭、新裂孔形成、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和发展以及病程的长短。结论 术前及术后裂孔定位的准确性以及玻璃体的状态、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是视网膜脱离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源膜离的病情特点及手疗效。方法对42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视网膜均一次手术复位,视力显著提高p〈0.01(X^2=28.529)。结论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7.
肖华 《吉林医学》2014,(7):1537-1538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在不同治疗阶段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5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裂孔封闭,视网膜复位,占91.1%;4例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经再次手术;4例于术后3 d眼压升高,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未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落实各项有效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报告75例,7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对其临床表现及其特点和与外伤、近视眼手术方法组合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完全复位66眼占86.8%,部分复位6例占7,9%,失败4眼占5.3%。手术关键不仅是封孔而更重要的应重视膜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5例45只眼,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放视网膜下积液、光纤照明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及冷凝、标记、巩膜外加压术和(或)环扎术,术后观察视力恢复和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44眼.1眼因玻璃体出血改为玻璃体切割复位,视力提高39眼,不变4眼,下降2眼,矫正视力在0.3以上42眼,放液无并发症.结果: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孔源性网膜脱离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6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确认裂孔未封闭C级以上增殖膜、大裂孔、多发性裂孔是网膜复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可确信只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即使复杂网脱手术也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网复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单纯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网复康进行治疗,观察视力、眼前节炎症、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增殖膜及全身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术眼视力改善,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吸收、眼底增殖膜及全身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眼前节炎症和对侧眼视力改善方面未见明显作用。结论网复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诸症改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显微镜直视下视网膜脱离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宜 《广西医学》2005,27(3):407-408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而严重的致盲眼病之一。常规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检眼镜来完成冷凝、放液、垫压的。两者的放大倍数低,冷凝时间不易掌握,间接检眼镜呈现的是倒像,术中反复取戴,医生要有一个较长的熟练过程。我们采用显微镜直视下完成以上的手术步骤,术野清晰,裂洞定位准确,冷凝定量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左双权  冯蕊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874-2874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冷凝封孔加巩膜外加压或环扎垫压的方法进行手术。结果视网膜复位率96.2%;视野扩大、视力提升者80.1%。结论本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能有效的提高视网膜脱离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冷凝封孔加巩膜外加压或环扎垫压的方法进行手术。结果:视网膜复位率96.2%,视野扩大、视力提升者80.1%。结论: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易掌握,能有效的提高视网膜脱离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对31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冷凝封孔合并巩膜外加压或环扎垫压的方法进行手术。结果:视网膜复位率96.2%;视野扩大、视力提升者78.3%。结论:本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能有效的提高视网膜脱离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方法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6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分别采用透热电凝CO2冷凝,放视网膜下液,硅胶或硅海绵外加压或环扎术。结果:术后检查视网膜复位率为91.67%,75%的患者视力提高,未成熟者为外伤所致巨大裂孔1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1例。结论;巩膜透热电凝,CO2冷凝和硅胶或硅海绵外加压或环扎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式。  相似文献   

17.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较常见且严重的眼底病变。长期视网膜脱离可造成视网膜膜性增殖,网膜脱离范围增大累及黄斑,从而增加手术复位的难度,影响术后视力,故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组报告2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误诊病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24例中误诊为视网膜脉络膜炎7例,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8例,玻璃体混浊9例。24例均找到裂孔,且进行了手术治疗。2典型病例例1,男,32岁,l个月前困右眼视物不清,眼前黑影在外院就诊,诊为色素膜炎,给予激素静脉滴注及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半个月,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仍…  相似文献   

18.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年龄及不同年龄组视网膜脱离与屈光状态,不同年龄组裂孔的形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岁以下网脱近视多见,40岁以后网脱近视逐渐减少,圆孔多见于40岁以下年龄组,马蹄形裂孔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  相似文献   

19.
对10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病年龄及不同年龄组视网膜脱离与屈光状态,不同年龄组裂孔的形态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岁以下网脱近视多见,40岁以后网脱近视逐渐减少。圆孔多见于40岁以下年龄组,马蹄形裂孔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  相似文献   

20.
邵利琴  盛张兴 《浙江医学》2017,39(16):1376-137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采用显微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5例,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视网膜下液放液,巩膜外冷凝,巩膜外垫压,环扎,玻璃体注空气等处理,对患者术后视力改善、视网膜复位、视网膜下液吸收、眼压、视网膜冷凝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3例视力提高,2例无变化。34例经一次外路手术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二次外路手术复位。术后25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视网膜冷凝反应I级29例,Ⅱ级6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缝穿巩膜、眼内出血、视网膜坏死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随访中未发现有植入物感染或脱出。结论显微镜下外路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