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器械返洗率的效果。方法本院从2017年1月开始在消毒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统计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消毒中心器械返洗率,器械灭菌合格率以及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返洗率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活动实施前,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器械灭菌合格率较活动实施前显著提升,前后比较(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降低返洗率,增加器械灭菌合格率,且成本低,可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持续改进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为节点,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科室满意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器械拆装、清洗质量、消毒质量、包装质量及环境管理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器械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评分及科室满意情况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PDCA持续改进,可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增强护士职业防护能力,提高科室满意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我院于2014年10月开始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分别统计实施前(2013年9月~2014年9月)、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工作人员各项操作的合格率、考核成绩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人员在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和器械清洗三个环节中的质量检查合格率与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低于实施前(7.0%),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可以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避免发生不良事件,从整体上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品管圈(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期间(实施后)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实施QCC质控护理管理措施,本期品管圈活动圈名为健卫圈。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实施前进行对照分析,实施前后分别选取纸塑包装物品191件,无纺布包装物品169件,共计360件,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及发放,同时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前13名护理人员及实施后19名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电子问卷抽查,记录并比较在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物品质量(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发放)、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QCC实施前消毒供应物品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包装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分别为77.78%、81.11%、85.56%、87.22%,明显低于QCC实施后的97.78%、98.33%、97.22%、9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实施后的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李晖  赵琼 《甘肃医药》2023,(9):850-852
目的:分析评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消毒灭菌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敷料包、器械10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灭菌处理的敷料包、器械包100例设定为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对比各流程操作合格率、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采取PDCA循环管理可提升整体工作质量,能有效提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具有诸多优势,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感染防控的重点部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规范信息系统的应用,本研究依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基本功能、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及相关文献,对我国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发现在消毒供应中心,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等全流程的质量追溯与质量控制,提高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无菌物品发放质量,提升专业人员岗位能力及临床服务满意度,降低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科学、规范与精细管理等优势。但也存在信息系统技术研发不足、信息系统应用不全面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我国消毒供应专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6名护理人员纳入到品管圈活动小组中,小组成员均经过品管圈相关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积极执行落实,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前,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为8.25次/周,品管圈活动后的再生包差错发生频率降为了0次/周,进步率为100.00%;其中导致再生包差错的常见原因有标签错误以及包内器械物品错误,其中标签错误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发生频率为3.50次/周,实施后降为了0次/周,进步率为100.00%;包内器械物品错误在品管圈活动实施前以及实施后发生频率分别为2次/周、0次/周,进步率为100.00%。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再生包工作流程进行规范、改进,可以显著降低再生包差错发生率,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杨晓建 《大家健康》2016,(10):279-280
目的:旨在探讨环节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合理设置岗位和人员分工、制订完备的质量体系规章和定期对环节质量进行检测、讲评及改进等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环节质量控制。评估实施环节质量控制模式前、后各6个月的质控效果。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室管腔器械、小手术包器械、棉布包装外观和监测登记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消毒供应室手工清洗管腔器械超时率、纹齿器械返工率、下收下送超时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001);实施后,除锈剂用量、费用消耗下降,器械丢失量减少。实施后科室人员对于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环节质量控制可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的管理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后器械管理和医院感染情况作为观察组,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后器械管理和医院感染情况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器械清洗和包装合格率、管理人员技术能力评分以及科室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清洗质量合格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应急反应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科室工作满意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采用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措施,可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工作质量,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前的管理情况作为对照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后的管理情况作为实验资料。对比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回收合格率、洗涤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及灭菌合格率均较实施前高,供应差错率较实施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0.12%(2/1697),较实施前的1.32%(21/15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质量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综合质量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的器械各1 200件,综合质量管理前、后选取118例医生、护理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综合质量管理实施前后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风险事件发生率、消毒监测合格率、科室满意度。结果:综合质量管理实施后器械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不合格率显著下降,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消毒监测合格率显著提高,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综合质量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控制中可显著提高器械清洗消毒质量,降低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消毒监测合格率和各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S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19年9月(6S管理模式实施前)消毒供应中心8579件外来器械资料作为对照组,2019年10月~2019年12月(6S管理模式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9421件外来器械资料作为研究组。统计对比两组外来器械管理情况(登记错误、包装松散、清洗合格、灭菌合格)、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外来器械登记错误率0.36%、包装松散率0.47%低于对照组0.91%、1.13%,清洗合格率98.06%、灭菌合格率98.83%高于对照组95.30%、96.27%(P<0.05);研究组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99%低于对照组2.72%(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效果、器械完善度、包装效果、沟通服务、器械收发速度服务质量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采用6S管理可提高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在减少器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服务质量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融入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017年1至12月为研究时间段,其中1-6月为实施细节管理前,7-12月为实施细节管理后,对比其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护理服务意识、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较实施前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加入细节管理可以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依据不同时间段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两组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研究组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相关科室的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中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对于提升其质量管理效率十分有利,可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与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2014年01月开始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分析实施前后的工作量及供应室人员前后人数对比,并比较实施前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之后消毒灭菌锅次及一次性物品发放工作量大幅增加,人员与实施之前相比,人数降低,实施之后临床各个科室医务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与实施之前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因素和发生环节,应用细节管理方法对各项操作流程进行细节改进,实施细节管理,比较细节管理前后效果.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工作人员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率及职业防护措施落实率显著提高,锐器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细节管理能显著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的影响。方法:成立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健康教育品管圈小组,现场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完成情况,分析并归纳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坚持手卫生的依从率。结果:在坚持洗手率、保证洗手时间超过70s、程序符合规范、严格使用消毒液和细菌学检查五个方面,强化健康教育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检测合格率由原来的56.4%提升至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质量的持续改进管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手卫生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31-134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介入持续质量管理的效果与价值。方法从我院供应室工作者中选取10名组成持续质量管理小组,参照卫生部2009版《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质量管理规范,严格按照规范强化消毒供应各项流程,定期开展抽查工作。对比消毒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前、后无菌物品合格率及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合格率变化情况。结果持续质量管理后无菌物品合格率(96.13%)高于实施前(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实施持续质量管理前、后消毒供应室日常各项工作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实施后包装、回收及清洗消毒合格率高于实施前,包装满意率与灭菌合格率明显上升;实施后发放差错率低于实施前,差错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管理中介入持续质量管理可健全完善各工作人员及医疗设备的优化配置及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器械无菌品质,可增强供应室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灾害脆弱性分析(HVA)的风险管理在医院消化内镜消毒供应中心(CSSD)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以2017年1—12月CSSD实施风险预防措施改进前为对照组,以2018年1—12月CSSD实施风险预防改进措施后为试验组;以KAISER模型中人员损害事件、技术类损害事件为指标,筛选出风险事件风险值(RISK)排名前5位的RISK事件;对前5位改进前后的RISK值进行比较。结果:前5位分别为蒸汽灭菌锅故障、酶液失活、等离子低温灭菌器故障、洗消人员防护不达标与5槽内镜消毒工作台故障,5项改进后RISK值较改进前RISK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HVA能将CSSD中高风险事件列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计划,切实保障风险管理效果,为医疗安全提供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细节干预措施对于消毒供应中心中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消毒供应中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中实施细节干预措施后的实际效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回收及时度、供给及时度以及包装质量的评分等方面均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细节干预的相关措施能够显著的提升消毒供应中心中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