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的对比情况。方法根据笔者所在医院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的销售情况,探究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的特点。结果采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在销售额以及处方数量方面,中药饮片明显高于中药免煎颗粒;在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方面,中药饮片低于中药免煎颗粒,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具有优点以及缺点,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剂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院单味中药配方颗粒2004至2008年用药情况的统计、分析,从医生、病人、药房三方探讨影响我院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舒波  李毅 《中国医疗前沿》2009,(11):127-128
通过对我院单味中药配方颗粒2004至2008年用药情况的统计、分析,从医生、病人、药房三方探讨影响我院单味中药配方颗粒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药免煎颗粒的应用优势。方法通过和传统煎法进行比较,分析中药免煎颗粒的应用和推广优势。结果与结论中药免煎颗粒的使用具有方便性和快捷性,且使用安全,在服用和携带上也具有很好的优势,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潜在优势还有很多,对于中药走向世界,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应用将起到推动作用。当然,当前应用的中药免煎颗粒尚无法真正取代中药饮品,且存在些许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传统煎法中药与免煎颗粒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药免煎颗粒又名中药颗粒饮片、免煎饮片、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作为取代传统中药饮片的新型汤剂,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科学等特点。其研制成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将会对中药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中药免煎颗粒以市场为前提,以科研开发为基础,以生产效益为突破点,以工艺质量为保证的生存发展战略,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中药免煎颗粒剂是近年来中药饮片发展改革的新型饮片剂型,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具有普通饮片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优点,是中药饮片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势在必行、人心所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早在2001年就对单味中药浓缩配方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广泛应用,与之而来的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如何正确的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将从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主要不良反应、如何合理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对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排序。[结果]共有中药注射剂26个品种或厂家,2009年销售额上升37.57%,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占主导地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西洋参中药免煎颗粒微生物检查方法。方法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对西洋参中药免煎颗粒微生物的检查方法进行研究,同时采用常规法以及培养基稀释法验证西洋参中药免煎颗粒微生物检查方法,并用直接接种法验证控制菌方法。结果培养基稀释法测定的是西洋参中药免煎颗粒微生物的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试验中的五种试验菌株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上;直接接种法对控制菌方法的验证主要是检查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结论对西洋参中药免煎颗粒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和控制菌方法以及其验证手段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对我院各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以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药品使用说明书为依据进行用药分析,同时结合出现的问题,探讨原因及解决办法。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10个科室的病历(分别是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普外科、肿瘤内科、妇产科、骨科、儿科、五官科),每月10份病历共1 200份,其中350份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水煎剂在银翘散的临床应用中疗效差别,为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总结近2年来所治疗病例80例分别应用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煎剂分别组方银翘散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2天和用药4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天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天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药免煎颗粒对单味药采用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可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而水煎剂则使部分有效成分丧失,因而药效发挥较免煎颗粒慢一些,综合各项因素,中药免煎颗粒较传统中药饮片具有更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不同中药的合理临床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发展趋势,然后分别对中药饮片和中药免煎颗粒分别在使用过程中的优点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关于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长处。结果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销售情况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二者之间相比来看,中药饮片的销售情况更佳。同时,在医院中,中医内科、针灸理疗等科室更偏向于使用中药饮片,而在皮肤门诊、中医外科等科室则更加偏向于使用中药免煎颗粒。结论中药饮片与中药免煎颗粒的应用在现代医学中十分广泛,二者的销售情况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科室对于两种中药药方的使用有所不同,临床应用中也要酌情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40例为治疗组,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40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2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饮片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 抽查我院2011年1月至9月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医嘱单2564份,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药品说明书、国内外文献资料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使用占84.32%.结论 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问题比较严重,合理用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对我院2007年7~12月住院患者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DDDs)、各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排序等情况进行分析。我院21个科室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17种,金额占全部注射剂金额的15.3%;活血化瘀类的疏血通、灯盏花素、丹参的用药频度排序均高于金额排序,肿瘤用药康艾、艾迪,清热解毒药血必净的用药频度排序均低于金额排序。提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较多,而部分药品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差,医师要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6.
中药调剂是药剂人员根据中医理论为指导,按医生的处方将各种中药饮片调配在一起的操作过程。它具有临时性的特点,是中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也是药房工作的重要部分,传统调剂主要采用戥子称作为工具,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房中的调剂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不断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免煎颗粒的引入及在调配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此来加强中药房的调剂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有效成分含量以及质量差异,为中药的使用和推广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用HPLC检测方法对大黄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过相应的检测措施后,大黄免煎颗粒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量分别为3.72mg/g、9.51mg/g、3.02mg/g,大黄中药饮片中大黄酚、大黄酸和大黄素的量分别为3.54mg/g、9.55mg/g、3.13mg/g。(P0.05)。结论: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得知,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差不大,基本相同。在使用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差异不大,两种方式都可按相关人员的习惯和喜好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中药免煎饮片生产中:①重量统一;②饮片成品潮解或结块的原因及解决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中药免煎饮片生产中(1)重量统一;(2)饮片成吕潮 解或愉的原因及解决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我院2008年1-12月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调查我院使用的16种中药注射剂的名称、用法、规格、数量、金额。根据药物限定日剂量(DDD),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DDDs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康莱特、血栓通和醒脑静注射液;除刺五加外,其余药物的DUI均小于1。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是符合规定用药剂量,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