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燕  王锡锋  邹天骥 《吉林医学》2010,31(36):6820-6821
<正>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正常眼自发形成的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组织缺损,不伴有前后向的玻璃体与黄斑牵引及眼外伤[1]。黄斑部是视功能最敏锐的结构,任何黄斑解剖结构的异常均直接导致中心视力的损  相似文献   

2.
1例52岁的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3周就诊,患者视力为20/120。检查发现后极部隆起的脉络膜痣。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显示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延伸至黄斑区。使用维替泊芬对患者进行两次光动力治疗,其视力增至20/40。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区域消失,并且黄斑区病变消失。最后一次治疗后7个月,患者的视力保持稳定。使用维替泊芬进行光动力疗法对于继发于脉络膜痣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是有效的选择。光动力疗法治疗继发于脉络膜痣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Levy J.$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oroka Universit…  相似文献   

3.
背景:报道特发性黄斑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扩张合并全层黄斑裂孔的发生情况。方法:观察性病例报道。结果:1例60岁老年妇女,既往有双眼特发性黄斑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扩张病史,出现右眼视力急剧下降及视物变形。视网膜检查显示双侧特发性黄斑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扩张,右侧可见新出现的全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同胞中有黄斑裂孔形成的4个家族。方法:观察性病例研究。同胞中有黄斑裂孔的4个家族是经3个有多名医师的三级眼底医疗机构转诊时发现的。结果:第1个家族中,1对70余岁的姐妹患有2期黄斑裂孔,并需行手术治疗,另2名男性同胞未受累。第2个家族中,4个同胞中有3人患有黄斑裂孔,其中1男性同胞为4期黄斑裂孔,1女性同胞为3期黄斑裂孔,另1女性同胞为板层黄斑裂孔。第3个家族中,2名同胞(1男1女)均在1年内发展为黄斑裂孔。3年以后,男性同胞对侧眼也出现黄斑裂孔。最后1个家族,双胞胎姐妹发生黄斑裂孔(其中1名单眼发病,另1名双眼发病),其已故的…  相似文献   

5.
黄斑部视网膜裂孔简称黄斑裂孔,是黄斑部视网膜组织的全层缺损。自1869年Knapp首先报道以来,人们已认识到有较多原因可引起黄斑裂孔,如外伤、炎症和近视等。最近的临床研究显示大多数黄斑裂孔,是无明显屈光异常、无眼内疾病和眼外伤,为大致正常的眼所自行发生的,称特发性全层黄斑裂孔(idiopathic full thickness macular hole,IFTMH),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改变。方法对我院47例白内障患者共66只患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CRT)变化,记录两组术前、术后视力,前房深度和平均眼压变化。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SFCT、CRT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术后1月SFCT、CRT值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68,P0.05),手术治疗后患者前房深度和平均眼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37和12.534,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前房深度和平均眼压,治疗显效显著,但也会导致术后3个月内SFCT、CRT增厚,术后1月增厚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黄斑裂孔是常见的黄斑病之一,由于黄斑解剖及生理功能的重要性。黄斑裂孔往往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治疗上也很困难,对黄斑裂孔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不同大小、形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资料、OCT影像学表现及术后视力。结果视力未提高组裂孔基底径、最小径高于视力提高组(P〈0.05),两组裂孔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视力改善与基底径(r=-0.636)、最小径(r=-0.469)呈负相关(P〈0.05)。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前行OCT检查可通过裂孔基底径和最小径判断预后情况,其中基底径是更好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10.
<正>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是指无明确原因发生于黄斑区的视网膜全层缺损,常常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质量。人群发病率约为7. 8/100 000~([1])。对IMH的治疗,从发病机制的探讨到玻璃体微创技术的研究创新,一直是黄斑部疾病的研究重点。1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简史1869年Knapp首次报道了黄斑裂孔; 1988年,  相似文献   

11.
12.
黄斑裂孔是指黄斑中心凹部视网膜出现的组织缺损,严重损害患者的中心视力,可对患者的眼部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指排除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相关原发眼部病变的年龄相关性黄斑裂孔。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内容。本文就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方式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黄斑中心凹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研究资料。临床方面,光动力疗法及手术等在我国广泛开展;针对新生血管形成和CNV病变炎性反应过程的药物应用于临床也进展较快。基础研究方面,用基因疗法、靶向治疗CNV等领域亦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多种治疗的联合应用,标志着我国黄斑中心凹区CNV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基本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玻璃体切除术后裂孔愈合类型的相关因素以及愈合类型与术后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8年6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86例(86眼)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分析其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点,探讨裂孔愈合类型与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术前视力、裂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形态学的关系,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18例(18只眼),术后随访一年。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及12个月时,对患者行VA、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25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8只IMH眼术后一个月经OCT证实有17只眼(占94.44%)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年内无复发,1只眼(占5.56%)一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术后一年VA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视力进步15只眼(占83.33%);视力不变2只眼(占11.11%);视力减退1只眼(占5.56%)。VA恢复在术后6个月内最明显(。3)IMH眼术前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明显低与正常对照组(P〈0.05),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术后一年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持续到一年以后,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术后12个月时,1环和2环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P〉0.05);五个环的潜伏期也未受明显影响(P〉0.05)。(4)术后12个月时,患眼VA与mfERG一阶反应1环、2环的P1波反应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患眼术后视功能明显提高。mfERG在视功能评估方面较VA更加客观、全面、真实,两者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一阶反应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形态学的关系, 评估黄斑裂孔手术疗效.方法 收集2005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IMH的患者18例(18只眼),术后随访一年.分别在手术前和手术后1、3、6及12个月时,对患者行VA、mfERG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与正常对照组(25只眼)进行比较,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8只IMH眼术后一个月经OCT证实有17只眼(占94.44%)黄斑裂孔完全闭合,1年内无复发,1只眼(占5.56%)一年内黄斑裂孔始终未闭合.(2)术后一年VA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1),其中视力进步15只眼(占83.33%);视力不变2只眼(占11.11%);视力减退 1只眼(占5.56%).VA恢复在术后6个月内最明显.(3)IMH眼术前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P 1波反应密度明显低与正常对照组(P<0.05),典型三维地形图呈火山口样改变.术后一年mfERG一阶反应的1环和2环 P1波反应密度不断增加,持续到一年以后,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逐渐恢复.术后12个月时,1环和2环P1 波反应密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而3环、4环、5环P1波反应密度始终未受明显影响(P>0.05);五个环的潜伏期也未受明显影响( P>0.05).(4)术后12个月时,患眼VA与mfERG一阶反应1环、2环的 P1波反应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方法 ,患眼术后视功能明显提高.mfERG在视功能评估方面较VA更加客观、全面、真实,两者总体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手术前后的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单眼IMH患者,分为患眼组、对侧眼健眼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相关技术(OCT)测量患眼视网膜外层血流面积(ORBFA)、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BFA)和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比较手术前后变化。结果术前患眼组的ORBFA为(030±018)mm2,CBFA为(154±022)mm2,SFCT为(22100±6799)μm;对侧眼健眼组为ORBFA为(090±045)mm2,CBFA为(196±021)mm2,SFCT为(25044±5753)μm。ORBFA和CBF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FC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术后ORBFA:(092±017)mm2,CBFA:(191±017)mm2,SFCT:(25200±5758)μm。黄斑裂孔术后,ORBFA、CBFA、SFCT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H患眼ORBFA和CBFA减少,手术修复后均增加,提示脉络膜循环降低可能是IMH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是指无明显病因,排除眼底本身疾患而出现的黄斑裂孔。好发于老年人,对中心视力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它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追踪观察及治疗时机选择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传统的检查方法容易造成该病的漏诊、误诊,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作为一种全新的、非接触性的、非侵入性的、可重复性的检查方法,在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与裂孔愈合形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记录的图像形态,将术后裂孔愈合形态分为Ⅰ型和Ⅱ型,记录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变化及视力提高程度,分析裂孔愈合形态与术后视力恢复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期间未见裂孔再次裂开,根据OCT检查结果将裂孔愈合形态分为Ⅰ型(23例)和Ⅱ型(9例),Ⅰ型患者的术后BCVA高于Ⅱ型患者(P<0.05),且Ⅰ型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程度大于Ⅱ型患者(P<0.05)。结论:患者术后愈合形态决定患者术后BCVA;Ⅰ型患者术后BCVA较Ⅱ型患者有明显好转,视力提高程度大于Ⅱ型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于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后,探讨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愈合的有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接受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的22例患者,对其进行术前以及术后的裂孔形态以及各项参数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裂孔的高度(H)、底径(BASE)及最小径(MIN)、在水平方向处光感受器的内外节缺失区域的直径大小(DIOA)、光感受器和起点的脱离与裂孔两侧的外界膜断端间的实际距离(M、N),进而对影响患者视力恢复以及裂孔愈合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得出,影响裂孔愈合的最显著因素为黄斑裂孔的愈合指数(MHCI)[愈合指数=(M+N)/BASE],影响视力恢复的最显著因素为裂孔牵拉指数(THI)(牵拉指数=H/MIN)。结论: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评定裂孔是否愈合,可以参考黄斑裂孔的愈合指数,如要判定视力恢复程度,可以参考裂孔牵拉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