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炙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诊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6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30例、针炙治疗组13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炙治疗组总优良率为95.65%,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的总优良率80.76%。结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应用综合治疗,采取温针方法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防止复发,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成俊珍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5(3):68-68
目的探讨针炙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数。方法采用针刺梁丘、血海、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配合梁丘、血海、鹤顶穴,隔物炙治。结果总有效率达95.8%。结论针炙治疗膝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门诊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0d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46.7%、96.7%,对照组分别为36.7%、90.0%,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 中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7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1治愈9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9.7%。对照组2治愈7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0.6%。结论多种手术联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磨损和撕裂、轻度炎症性的关节炎,病变累及关节的3个间室-内侧间室、外侧间室以及髌股间室.家族史、肥胖、膝外翻和膝内翻畸形、半月板切除术后、股骨远端和胫骨陈旧性骨折均是该病的易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治疗方案选择关节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择2020年11月—2022年4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接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案尾号奇偶数分作对照组(奇数编号,34例)与观察组(偶数编号,34例)。对照组治疗方案选择开放式手术,观察组治疗方案选择关节镜手术。对两组患者不同术式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观察各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5)。两组手术用时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对应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可首选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案,相比开放式手术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4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0例采用常规治疗;针刺治疗组148例采用针刺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42.00%,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82.43%,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针刺疗法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便,患者顺应性良好,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减缓疾病发展,促进疾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与探讨膝关节骨折治疗后骨性关节炎发生情况。方法收集1987年5月~1997年5月50例膝关节骨折治疗产生骨性关节炎后遗症病例,回顾分析骨折损伤程度及治疗方法对产生骨性关节炎的影响。结果本组5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受限,反复肿胀,疼痛,生活、劳动能力均受到影响,非手术治疗18例(36%),手术治疗32例(64%)。结论治疗方法不当对骨性关节炎发生率有很大影响。传统的非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复位不良,固定不妥的手术治疗后,骨性关节炎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51)
目的了解临床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于2013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常规手术方案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接受关节镜下微创技术治疗方案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对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损伤疗效对比,观察组2例判定无效,对照组9例判定无效,经统计学处理提示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患者VAS指标进行评分,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有改善,经统计学处理提示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具有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案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患者术后恢复和预后质量有突出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5例(治疗组),并与电针配合神灯治疗21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占84.0%),好转4例(占16.0%),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4例(占66.7%),好转5例(占23.8%),无效2例(占9.5%)。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治疗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物理虹外线治疗,对2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关节屈仲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OS)。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骨科常见病,以进行性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可达85%,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特点,治疗,预后进行了综述。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各种疗法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治疗机理,对临床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病 ,多见于 5 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 ,X线示“唇样”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力线改变、骨磨损和骨赘形成 ,甚至出现关节畸形。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 ,本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近 1 0 a来本病的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非手术疗法1 .1 中药内服 中草药疗法是本病非手术疗法中常用方法之一 ,近年来临床着重于分型论治与专病专方的治疗研究。刘洪旺等 [1] 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 3型 ,即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亏虚型 ,分… 相似文献
16.
程鹏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3):19-19
目的:探讨膝关节炎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了1998年12月至2001年4月应用膝关节冲洗加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9例,34个关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9例,34个膝关节经以上治疗并6个月-24个月随访结果:优13个关节,良19个关节,可2个关节,差无,优良率94.1%。结论:膝关节冲洗加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炎,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18.
骨性关节炎(0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外敷中药及针灸治疗),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42.7~73.5岁;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3.8 ~7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91)
目的研究火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评价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观察组予以火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膝关节功能评分(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KOA效果明确,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玻璃酸钠注射+物理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膝关节镜下清理、冲洗,术后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术后随访时按Molster方法将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8.56±4.28)分提高到(67.32±6.05)分。观察组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39.01±4.17)分提高到(80.63±6.38)分。两组术后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术后比较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