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慧  张萍  蓝海云 《广西医学》2013,(4):453-454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评价阿卡波糖联用胰岛素泵(CSII)对2型糖尿病(T2DM)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43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CB组21例采用CSII联合阿卡波糖治疗,CSII组22例单纯采用CSII治疗,治疗10 d后应用CGMS监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波动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CB组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较CSII组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较CSII组明显减少(P<0.05),血糖达标率较CSII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CGMS能监测患者全天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泵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隋淼陈军丁  凯等 《吉林医学》2014,(10):2107-2108
目的: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用胰岛素泵强化降糖,治疗组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照组采用回顾式动态血糖监测。比较两组达标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达标后血糖、达标时间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组低血糖事件低于对照组,两组血糖达标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在2型糖尿病的短期强化治疗中能平稳有效快速的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联合动态血糖监测治疗新诊断重症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重症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34例)、B(34例)。其中A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联合胰岛素泵﹙CSII﹚治疗,B组应用每天八次采集指血监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总剂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A组血糖控制水平更为理想,胰岛素总剂量、血糖达标时间、发生低血糖次数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够实时监测体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指导胰岛素泵进行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评估不同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效果及对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130例T2DM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波动最大幅度(LAGE)、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的变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7%(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PG、P2hB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MAGE、LAGE及MPP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4.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46%(P 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评估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T2DM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王妍  张力  于艳燕  严晋华 《重庆医学》2015,(19):2734-2736
2型糖尿病(T2DM )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临床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控制血糖,尽快解除持续性高血糖对 T2DM 患者胰岛β细胞的损伤,延缓及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2]。目前,临床使用的强化治疗方式有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强化降糖治疗和传统的胰岛素多点皮下注射(MSII)治疗两种。与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方式相比,胰岛素泵能够模拟正常生理分泌曲线,可以达到有效控制T2DM患者全天血糖谱的临床治疗效果[3]。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准确的反应各时段患者血糖水平的波动,从而指导调整胰岛素用量。本研究通过对照研究,探讨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对照组(CISS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手指血糖;治疗组(CGMS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两组治疗模式对比分析。结果CGMS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CGMS监测时发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事件明显高于指血组(P〈0.01),夜间明湿;CGMS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血糖达标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安全,优于指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期间分别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指尖血糖检测对血糖波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本院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尖血糖监测仪),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糖化血清蛋白、FBG与24 BG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到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及血糖飘移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患者的血糖波动,效果明显优于指尖血糖检测仪,能有效提高低血糖检出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将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II)结合治疗模式(双C组,16例),组2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17例),组3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MSII组,17例),后两组采用指端毛细血糖监测法,治疗7d后比较三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漂移情况。结果治疗7天后双C组和CSII组患者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明显优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亦较MSII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双C组MBG、MAGE、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动态系统监测系统能监测血糖连续的变化曲线,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更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血糖的控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组1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II)结合治疗模式(双C组,16例),组2采用单纯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17例),组3采用胰岛素多次注射治疗(MSII组,17例),后两组采用指端毛细血糖监测法,治疗7d后比较三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及血糖漂移情况.结果 治疗7天后双C组和CSII组患者的全日血糖、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明显优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次数亦较MSII组明显减少(p<0.05).其中双C组MBG、MAGE、低血糖次数均显著低于CSII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动态系统监测系统能监测血糖连续的变化曲线,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更有利于心肌梗死患者血糖的控制,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余晓波 《右江医学》2013,(6):817-818,821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 86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岛素泵组44例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注射组42例采用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经强化治疗后,两组患者FBG和2 hPBG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1);与胰岛素治疗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P<0.05或0.01).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平稳、快速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率,是初诊T2DM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胰岛素泵CSⅡ联合使用对血糖不稳定的1型及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应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血糖难以控制平稳的患者83例,采用治疗组与对照组前后对照的方法,观察用aspart加胰岛素泵前后的血糖曲线(7次)、胰岛素用量、低血糖次数、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时间、血浆C肽、动态血糖监测等指标.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时间、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胰岛素用量及费用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胰岛素类似物aspart与CSII联用治疗不稳定型糖尿病较多次注射方法控制血糖更稳定,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阿塔汗  孟柳 《新疆医学》2012,42(1):22-24
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时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2组T2DM患者,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检测的方法,评价2组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种胰岛素都能有效控制血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组血糖漂移度小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低血糖事件少于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预混人胰岛素30R注射液治疗T2DM,在血糖控制良好时,前者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CSⅡ)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56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指血糖监测组(A组,30例)和CGMS组(B组,26例),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CGMS组血糖控制较指血糖监测组所用时间短[(8.1±2.8)d vs(11.6±4.2)d,P<0.01],但两组胰岛素用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胰岛素泵联合CGMS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快、更安全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60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治疗的降糖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CGMS组和对照组(各50例),CGMS组佩戴3d CGMS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CGMS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对照组行手指法测血糖(SMBG),同时使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根据SMBG每日8次连续3d的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均用CGMS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24h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小于对照组[(6.6±2.3)mmol/L与(7.5±2.1)mmol/L,(3.9±0.9)mmol/L与(5.1±0.6)mmol/L,均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0.64±0.21)U/kg与(0.82±0.41)U/kg,P〈0.05];低血糖发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20±3)min与(40±9)min,P〈0.05]。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以降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5.
曾理  汤伟  李小宁   《四川医学》2017,38(10):1171-1175
目的探讨曲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86例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即观察组采用曲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各43例),通过动态CGMS监测血糖波动情况,并比较血糖、血脂、血压、HOMA-β及HOMA-IR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h PG等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血脂、血压、胰岛素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CGM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GE、NGE、MODD值、高血糖AUC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BG、低血糖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OMA-β、HOMA-IR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β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OMA-IR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可有效的调节其血糖,改善血糖波动及胰岛β细胞功能,在血糖控制稳定性方面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低血糖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及护理,分析对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普外科收治的200例需进行手术的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100例实施指尖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每天10次且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干预组100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的治疗模式。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术前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入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可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全面系统的监测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效率,节约了医疗成本,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程国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9):686-688,692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T2DM患者分为指尖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和CGM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后2 h、凌晨200、晚2200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SMBG组(P<0.05);治疗后2组晚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少于SMBG组(P<0.05)。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SMBG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SMBG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CGMS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联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方法: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泵输注法控制血糖,同时使用CGMS评估。结果:接受胰岛素泵治疗3天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h、中餐后2h、晚餐后2h、晚22:00血糖明显降低;胰岛素泵治疗7天后患者的平均血糖值、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显著低于治疗前;出现低血糖事件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相比其基线血糖平均明显降低,基线血糖漂移幅度均明显下降。结论CGMS与胰岛素泵联合应用可更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胰岛素持续输注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血糖、胰岛素用量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初诊的T2DM患者分别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灵R(观察组)或分次皮下注射诺和灵R(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及疗效巩固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疗效持久。结论对T2DM特别是新诊断的T2DM同样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持续注射治疗,有利于残存β细胞功能的保护,从而达到血糖长期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I组)与胰岛素泵持续农下输注门冬胰岛素(Ⅱ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I组三餐前即刻皮下注射赖脯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Ⅱ组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三餐前即刻皮下泵入门冬胰岛素。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凌晨3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并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血糖波动,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结果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及平均血糖,但Ⅱ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小于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