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严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326-4327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抽选硬核白内障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及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裸眼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视力充分恢复的同时安全性更高、角膜散光度也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徐涤非  杨洪 《吉林医学》2013,34(3):415-416
目的:探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94例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分为同轴微切口(1.8 mm)治疗组和同轴小切口(3.0 mm)治疗组,每组各47例,观察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散光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视力以及角膜内皮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切口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小于小切口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同轴1.8 mm微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术后术源性散光更小,视力恢复好,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超声乳化吸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有效的高龄白内障手术方法。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106例(112眼)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结果术后第1天超声乳化组患者裸眼视力0.5,例数明显多于小切口组(P0.05),但两组术后7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P0.05),但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恢复快、散光小,有条件者可优先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疗效与超声乳化吸除术相接近,但无需特殊仪器,更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468-1471
目的:观察和比较1.8mm透明角膜微切口与3.2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117眼,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切口组59眼行1.8mm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切口组58眼行3.2mm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30d和术后90d分别进行LogMAR视力、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散光检查。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术后1d微切口组比小切口组视力恢复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的中央角膜厚度增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术后30d角膜散光趋于稳定。结论:与3.2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相比,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曹蓓 《当代医学》2021,27(34):105-107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散光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术后1、7、30 d,两组视力>0.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后者的应用范围更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危险因素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取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照组采取常规3.2 mm标准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比较1周后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改善情况,角膜内皮个数及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4%(63/64)比85.9%(5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0.68±0.12比0.52±0.11),角膜散光低于对照组[(0.69±0.11)°比(1.12±0.13)°],角膜内皮个数高于对照组[(2679±68)个比(2425±7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1.9%(14/64)比93.8%(60/64)],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3%(61/64)%比84.4%(5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白内障治疗中,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和角膜散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其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的3.2 mm标准切口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白内障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硬核白内障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研究组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统计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视力水平较术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角膜散光度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但研究组内皮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9.30%)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可减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降低幅度,改善角膜散光度,利于提高视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90例,根据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使用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个数、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在手术1周以后角膜增厚的程度、裸眼视力和视力散光度数。结果:研究组超声使用时间、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以后角膜的增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及7 d,两组裸眼视力和视力散光度均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13.33%,对照组为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着使用超声时间短,对角膜内皮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改善裸眼视力和散光度。  相似文献   

9.
刘霞  秦礼宝  李国梁  薛源 《海南医学》2013,24(16):2380-238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分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内障摘除术治疗组(观察组)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的眼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d、1周、1个月时的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时的散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时的散光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成本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容易导致患者术后眼压增高,但与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近似,成本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0.
曹全刚  江航 《重庆医学》2018,(15):2085-2087
目的 探讨手术位置切口不同对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20例白内障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例(70眼)患者(观察组),其中顺规性散光者(34眼)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逆规散光者(36眼)选择颞侧角膜缘切口.另外60例(68眼)患者均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对照组),患者均采用6 mm巩膜隧道式反眉弓状切口.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3d、1周角膜散光度逐渐升高,术后3个月均降低,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大于0.5的眼数占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行切口可有效减轻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12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5.00%,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用于硬核白内障治疗中能够改善角膜散光,减少并发症,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谭念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1):1111-1113
目的观察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并与3.2 mm同轴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年龄55~78岁,晶状体混浊3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2例(28眼),B组24例(32眼)。A组行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3.2 mm传统同轴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观察随访,记录术后的散光改变、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手术并发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2组平均超声乳化时间(average phaco time,APT)、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ffective phaco time,EPT)、平均超声乳化能量(average phacopower,AV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变化:术后第1周A组裸眼好于B组裸眼视力,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1个月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变化:术前与术后比较,2组角膜散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更小,早期视力恢复快,前房密闭稳定,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127例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角膜水肿分级、术后角膜散光值、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结果:由Ridit检验可知,观察组角膜水肿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角膜散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相比,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分级明显更优,视力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对高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8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1)术前及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眼压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高于对照组[(24.1±5.2)mm Hg比(16.7±4.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患者眼压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均较术前高,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2.2±0.6)D比(1.9±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散光度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7 d、1个月时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观察组患者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1 520±190)元比(3 300±51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相比治疗效果好,但小切口非超生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费用低,可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状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内障患者在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与3.0 mm切口白内障手术下的术后角膜散光效果.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就诊该院(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眼科)的白内障患者60例82眼,并随机分为观察组白内障患者40眼,对照组白内障患者42眼.观察组的白内障患者行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微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的白内障患者行常规3 mm切口白内障手术.记录两组白内障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角膜散光、角膜内皮计数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裸眼视力(0.84±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75±0.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观察组白内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0.86±0.41)、(0.75±0.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36)、(1.02±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内障患者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计数(2651.61±265.22)、(2296.75±282.71)、(2325.36±267.81)与对照组(2619.53±302.44)、(2218.76±362.43)、(2273.42±284.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裸眼视力恢复较好,且角膜散光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张厚洪  袁江峰 《当代医学》2021,27(10):70-72
目的 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与研究组(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每组53例.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裸眼视力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角膜散光度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白内障患者过程中,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相较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有效性、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眼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均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进行两组治疗情况的对比。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和93.75%,研究数据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产生(P0.05);两组治疗前未产生角膜散光度和眼压水平上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膜散光度为(0.98±0.16),眼压为(16.75±1.2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0.25)和(19.12±1.64)mmHg,数据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产生(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在深入探讨的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白内障患者应用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00例白内障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即标准组(n=250)、试验组(n=250)。标准组患者应用3.0 mm同轴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视力恢复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与标准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视力恢复情况更好,角膜散光度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应用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仅可以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还可以改善患者角膜散光情况,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在治疗硬核白内障中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在2014年03月到2015年0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量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42例和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给予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化乳化白内障手术给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的角膜散光度的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角膜散光度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角膜散光度的改善情况显著比对照组优,P0.05。术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明显,且能够大幅度改善角膜散光度,促进眼功能的恢复,手术预后效果好,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术后散光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散光的动态变化并与超声乳化术后进行比较。方法 将 35 2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 35 2只眼分为非超声乳化组 (186例 186只眼 )和超声乳化组(16 6例 16 6只眼 ) ,进行白内障手术既术后 1周、1月、3月及 6月角膜散光的动态研究 ;并就两组手术切口及其缝线所导致术后手术源性散光 (surgicallyinducedastigmatism ,SIA)及术后不同时期的SIA及轴线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 1周角膜散光分别为 1.96± 0 .6 9D及 1.19± 0 .5 6D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非超声乳化组术后 1月、3月及 6月角膜散光较超声乳化组无明显差异 ;两组角膜散光平均为 0 .96D和 0 .89D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角膜散光小 ,手术便捷 ,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