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超  凡治国 《黑龙江医学》2019,43(7):767-76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2015年5月—2018年5月来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50.00%)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与对照组(3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治疗,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实施多西他赛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减少1~2级发生率以及乏力、血小板减少3~4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的近期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多为1~2级,具有可控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12-115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于我院行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5例,其中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27例患者为常规组,加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患者为干预组。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的ORR、DCR、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生存质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EA、VEGF和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患者治疗后CEA、VEGF和MMP-9水平更低(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给予研究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增加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给予对比组常规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比组(65.00%),研究组药物安全性明显高于对比组,且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药物安全性,有效减轻患者疾病痛苦,具有进一步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8例晚期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并就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68%显著高于对照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胃癌患者可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不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胃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33-36
目的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125I 粒子植入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 年1~6 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 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不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 例。对照组患者经支气管镜125I 粒子进行植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粒子植入治疗的同时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治疗效果、生存率、肺复张情况及CD4+、CD8+水平。结果 术后1 个月,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CT 检查显示,观察组肺不张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 年生存率为70.8%(17/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7%(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合并肺不张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支气管镜125I 植入和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可作为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EP方案序贯阿帕替尼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一线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84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46例。实验组给予EP方案化疗6个周期+化疗间歇期阿帕替尼口服,对照组只给予EP方案化疗6个周期,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方案序贯阿帕替尼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明显提高,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04-108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筛选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3例,观察组予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对照组予埃克替尼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27%、65.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45%、91.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3.7个月,长于对照组的9.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级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4级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乏力、手足综合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严重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安全性可接受,但尚需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Ⅲ_a~Ⅳ期,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率分别为43.33%、70.00%。观察组患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Ⅲ_a~Ⅳ期周围型NSCLC,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评价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共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84例。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2例,纳入观察组,按照年龄(±2)、性别、分期、术前KPS评分(±5)、收治时间(±6个月)一对一选择32例未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R13.1%、PR41.7%、SD25.0%、PD20.2%,总缓解54.8%,总控制79.8%,进展时间8(4-15)个月、生存时间15(6-28)个月。阿帕替尼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主要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食欲减退、乏力、尿蛋白,其中54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展时间9(5-14)个月,高于对照组7(4-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17(8-25)个月,对照组15(7-2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肯定,但因使用患者较少,可以延缓进展时间,但也存在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需慎重使用,提高个体化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后服用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应用前景。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肿瘤科诱导化疗的其病理表现为腺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计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病症上表现无差异,实验组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采用目前常规的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改善率和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缓解率无显著差异,但是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皮疹、以及腹泻等副作用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对于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汝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血清学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2.50%)高于对照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清VEGF、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事件。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单药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收集患者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治疗情况;另筛选出同时期未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4%,其中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8%。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6.5%)等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38.5%)、恶心呕吐(34.6%)、高血压(32.7%)等非血液学毒性;两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乏力以及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57.7%)高于对照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疾病控制率(68.4%)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磺酸阿帕替尼临床应用中,根据适应证选择患者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4-87+封三
目的 通过三种不同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或阿帕替尼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经病理确诊且临床分期为ⅢB~ⅣB 期9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化疗组、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每组各30 例。化疗组采用PP(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在PP 方案化疗后3 d 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联合射频组予PP 方案化疗结束后3 d 行射频消融术。比较各组肿瘤控制率、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时间。结果(1)肿瘤控制率:化疗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化疗组、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无进展生存期: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分别与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时间:化疗组分别与化疗联合射频组及化疗组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癌采用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或阿帕替尼治疗,相对于单一化疗而言,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生存时间久,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和生存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年生存率与治疗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3年生存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治疗中应用吉非替尼效果良好,可显著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延长生存时间,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并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各34例,实验组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紫杉醇单药治疗方案.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MMP-9﹑VEGF﹑CYFRA21-4以及CE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在MMP-9[实验组(1798.30±240.39)ng/mL,对照组(1789.31±245.05)ng/mL]﹑VEGF[实验组(745.21±58.54)ng/L,对照组(745.52±58.19)ng/L]﹑CYFRA21-4[实验组(7.56±1.23),对照组(7.55±10.21)]以及CEA[实验组(22.31±2.95),对照组(22.51±2.21)]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MMP-9[实验组(1008.41±80.04)ng/mL,对照组(1459.32±115.06)ng/mL]﹑VECF[实验组(285.33±35.20)ng/L,对照组(543.52±44.21)ng/L]﹑CYFRA21-4[实验组(4.48±0.45),对照组(5.84±0.65)]以及CEA[实验组(14.42±1.14),对照组(19.14±1.6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对患者EGFR、机体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埃克替尼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免疫功能和营养状况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埃克替尼靶向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和营养功能,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方案治疗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驱动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研究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案联合吉非替尼,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12个月,计算两组总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癌胚抗原、CYFRA21-1、糖类抗原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帕替尼、吉非替尼片联合方案用于治疗驱动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及生存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毒副反应少、疗效佳,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延长其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益气解毒汤对应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安罗替尼单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脾益气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指标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及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咯血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加用脾益气解毒汤,能显著减轻安罗替尼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