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 (PMN)是机体最重要的炎性细胞 ,它对炎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了关键的作用。PMN是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由造血干细胞粒系发育而来 ,在骨髓中经过约 2周的时间从髓前细胞发育、分化、成熟 ,2天后进入血流。PMN是血细胞中寿命最短的细胞 ,平均生命期限为 48小时左右 ,至分化成熟 ,PMN就开始启动其自发性凋亡的机制 ,凋亡的PMN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掉。机体在遭受创伤或感染时 ,PMN在各种刺激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 ,经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定位、跨膜迁移 ,并在趋化因子的引导下到达炎症局部 ,发挥效应作用[1 …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类阎醇激素对鼻息肉嗜酸性粒细胞及IL一5的作用。方法收集20名患者新鲜的鼻息肉组织切成碎片,分成4等份,置于含有不同浓度地塞米松(DXM)的培养基中,对照组不加DXM,24h后检测悬浮液的细胞活力,并对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检测培养液上清和组织匀浆中IL-5的含量。结果组织培养液上清和鼻息肉组织匀浆中IL-5含量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DXM浓度升高而降低。培养液上清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各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随DXM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皮质类固醇可抑制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及IL-5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CPB)期间病人血浆IL-8及中性粒细胞(PMN)表面IL-8RA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以临床先心房室缺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麻醉诱导后(A)、CPB后30min(B)、CPB结束后即刻(C)采集病人外周血,测定白细胞数、血浆IL-8浓度(ELISA法)及PMN表面IL-8RA表达量(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法)。结果 B点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A、C点(P<0.05),而B、C两时相点的血浆IL-8浓度和外周血PMN表面IL-8RA表达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A点(P<0.01),且C点值显著高于B点(P<0.05)。结论 CPB期间及CPB后血浆IL-8浓度和外周血PMN表面IL-8RA表达增加,可能是CPB导致PMN激活和转流后病人炎性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息肉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表达与嗜酸粒细胞(Eos)活化的关系;糖皮质激素对其抑制作用。方法设置三组分别为鼻息肉组、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及正常鼻黏膜对照组;其中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入院后,术前接受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qd×5。Pharma-ciaCAP系统测定样本血清中ECP的水平;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Eos和Eotaxin在标本黏膜中的表达;分别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地塞米松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比较,鼻息肉组血清中ECP水平(16.47±5.38μg/L)及组织中Eotaxin(50.85±32.22)表达明显增强(P<0.05),Eos活化增多;ECP水平与Eotaxin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性(r=0.647);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血清中ECP水平(6.26±3.13μg/L)及组织中Eotaxin(15.21±11.32)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正常对照组血清中ECP水平(3.57±1.49μg/L)及组织中Eotaxin(13.08±10.62)表达水平低;鼻息肉地塞米松治疗组及正常黏膜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鼻息肉血清中ECP水平升高,组织中Eotaxin表达增强,且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外周血中Eos、组织中Eotaxin表达和Eos活化。  相似文献   

5.
赵晓蓉  魏继承  陈枫 《重庆医学》2012,41(2):124-126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血中性粒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心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P组CPB前将葛根素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主动脉开放后1(T2)、2h(T3)经桡动脉抽取血标本,每次4mL。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性粒细胞内NF-κB及IL-6和IL-8的表达阳性率。结果主动脉开放后1、2hP组NF-κB及IL-6和IL-8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内NF-κB活化及IL-6和IL-8的过度生成。  相似文献   

6.
热应激反应对IL-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热应激反应对IL-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分成6份,其中1份作为对照组,其余5份应用热休克或氯化镉诱导热应激反应后与培养液或IL-6共同孵育,分为热休克组、氯化镉组、IL-6组、IL-6 热休克组及IL-6 氯化镉组。各组于热应激反应诱导后3、20h分别测定中性粒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凋亡率。结果热休克与氯化镉均可诱导热应激反应,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IL-6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抑制,IL-6不影响热应激反应对中性粒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并可逆转IL-6对其凋亡的抑制作用,提示热应激反应可能参与机体的抗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热应激反应对IL-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分成6份,其中1份作为对照组,其余5份应用热休克或氯化镉诱导热应激反应后与培养液或IL-6共同孵育,分为热休克组、氯化镉组、IL-6组、IL-6+热休克组及IL-6+氯化镉组.各组于热应激反应诱导后3、20 h分别测定中性粒细胞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及凋亡率.结果热休克与氯化镉均可诱导热应激反应,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IL-6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抑制,IL-6不影响热应激反应对中性粒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并可逆转IL-6对其凋亡的抑制作用,提示热应激反应可能参与机体的抗炎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在鼻息肉(NP)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IL-2、IL-8在NP组织匀浆、NP病人血清、健康成人血清中的表达。结果NP组织匀浆中IL-2、IL-8含量高于NP病人血清和健康成人血清中的含量,差异有显著性(F=401.98,g=34.14、34.74,P〈0.01)。IL-2、IL-8在Ⅲ型NP组织匀浆中的平均含量高于Ⅱ型各期,差异有显著性(F=782.48,g=41.79~64.73,P〈0.01)。结论IL-2、IL-8在NP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在NP的发生与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基因并制备其原核表达系统,研究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Hp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NAP基因,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转化表达菌BL21-CodonPlus(r)(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PCR扩增一408 bp产物,与基因库中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8%)。重组质粒pET-22b-nap转化BL21-CodonPlus(r)(DE3)后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19 000的融合蛋白,能与Hp全菌抗体产生结合反应,Western blot显示特异的单一条带。结论成功构建Hp-NAP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NAP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可作为Hp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辅助细胞1(Th1)和Th2细胞及细胞因子IL-12和IL-4的含量及意义。方法标本取自30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和20例行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中鼻甲黏膜(对照组)。新鲜鼻息肉手术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测定Th1和Th2细胞的百分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12和IL-4在冰冻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组织以Th1细胞亚群为主,且其中Th1和Th2细胞亚群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织IL-12、IL-4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h1细胞百分率与IL-12的水平正相关(P〈0.05),Th2细胞百分率与IL-4的水平正相关(P〈0.05),IL-12的水平与IL-4负相关(P〈0.05)。结论鼻息肉中Th细胞在IL-12和IL-4作用下分化为Th1和Th2,二者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和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人类鼻息肉及鼻息肉病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鼻息肉标本(鼻息肉组)、23例鼻息肉病标本(鼻息肉病组)及15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粘膜标本(对照组)中GM-CSF的表达状况。结果鼻息肉病中GM-CSF含量明显高于鼻息肉组,鼻息肉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息肉病的高复发可能和GM-CSF的高表达水平有关,可以作为区分鼻息肉病和鼻息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IL-23在鼻息肉(NP)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鼻息肉患者手术切除标本30例(观察组)、同期行单纯鼻中隔手术的下鼻甲黏膜1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23的表达情况,HE染色检测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指标与鼻息肉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IL-23阳性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IL-23的表达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一致.结论 IL-2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离表达及与嗜酸性粒细胞的关系与鼻息肉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15、CD11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脓疱型银屑病(PP)发病中的作用,为该病的治疗探索新途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3例患者(银屑病组)和13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表面CD15、CD11b的荧光强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例患者皮损处脓疱壁、血管内皮细胞、角质形成细胞ICAM-1的表达水平,并与正常皮肤标本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P患者与正常对照者PMN表面CD15、CD11b的荧光强度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P患者皮损组织的脓疱壁、真皮浅层和乳头内血管及表皮角质形成细胞ICAM-1染色呈阳性;表皮内ICAM-1的表达呈局灶性分布;正常皮肤组织ICAM-1染色呈阴性。结论黏附分子CD15、CD11b、ICAM-1参与了PP的发病,并促进炎症发展,提示抗人黏附分子抗体可能成为治疗PP的新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炎症反应过程中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 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CPB前?CPB 40 min?CPB停机和停机后2?6?24 h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 浓度,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CPB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浓度和中性粒细胞值较CPB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 < 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CPB结束后2 h,TNF-α的血清水平达到高峰,CPB结束后24 h 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血清IL-6水平在 CPB结束后6 h达到高峰,然后下降,CPB结束后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趋势同TNF-α?2组TNF-α?IL-6血清水平(高峰值)与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正相关(P < 0.01)?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值与TNF-α?IL-6血清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PB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与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CPB和ACC的时间长短影响TNF-α?IL-6的释放,可能影响到术后患者炎性反应的程度;CPB期间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6水平?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变化,并检测C反应蛋白(CRLP)、IL-6水平的变化,探讨UC患者PMN凋亡与CRP、IL-6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UC病人外周血PMN凋亡。结果 活动期UC患者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健康人对照组和缓解期UC患者。缓解期UC患者PMN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差别。不同病情活动期UC患者PMN凋亡有显著性差异。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中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且与PMN凋亡呈负相关,与病情呈正相关。缓解组患者CRP、IL-6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UC患者PMN凋亡延迟,且与病情及疗效密切相关。IL-6产生过多可导致肝脏合成CRP增高,同时可能是导致PMN凋亡延迟的重要因素。适度调控PMN凋亡。有可能会成为治疗UC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手术中中性粒细胞(PMN)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 )的表达、PMN 培养内皮细胞(EC)黏附率变化及谷胱甘肽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年龄 5~ 1 2岁先心病患儿 2 0例 ,配对分组为对照组 1 0例、干预组 1 0例 ,干预组CPB预充液中加入谷胱甘肽 30mg/kg .对照组于术前 2 4h、CPB开始 2 0min、复温前、CPB结束前、术后 4h、术后 2 4h ,干预组于术前 2 4h、术后 4h采血 ,分离PMN ,免疫组化检测ICAM 1表达 ,记数法测量PMN 培养EC黏附率 .结果 :PMNICAM 1表达与PMN 培养EC黏附率均增高 ,术后 4h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ICAM 1表达 :干预组 (2 .5 2± 0 .96 )× 1 0 6,对照组 (4 .2 0± 0 .82 )× 1 0 6;PMN 培养EC黏附率 :干预组 (2 3.6 3± 2 .5 1 ) % ,对照组 (2 7.99± 2 .5 8) % ].结论 :CPB可引起PMNICAM 1表达、PMN 培养EC黏附率增高 ,谷胱甘肽可抑制PMNICAM 1表达 ,降低PMN EC黏附率 ,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3种血清中性粒细胞相关因子在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急性期的以及ACO患者缓解期表达水平的差异从而探讨3种细胞因子在ACO中的作用机制,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ACO...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IL-2对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新鲜健康成人外周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L-2(20,40,80,160 U/ml)孵育2 h后,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孵育5 min后,瑞特染色,观察并计算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正常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为(38.71±2.37)%和0.35±0.032;加入IL-2 20,40,80,160 U/ml,中性粒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分别为(45.38±1.94)%和0.49±0.084,(51.12±2.06)%和0.61±0.054,(56.73±1.32)%和0.67±0.028,(59.46±1.72)%和0.71±0.039。结论IL-2能提高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具有增强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酵母表达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纯化方法。方法:表达上清用(NH4)2SO4盐析、凝胶过滤、阳、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式进行纯化。通过比较产品纯度、收率与质量确定最佳实验方案。纯化产品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等电聚焦与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鉴定。结果:获得较高纯度的NGAL。结论:(NH4)2SO4盐析、凝胶过滤和阳离子交换是纯化酵母表达NGAL的最佳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