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363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询问和病历回顾获得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糖基化血红蛋白和其他疾病史,同时进行干眼的相关检查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级。结果 363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干眼97例,干眼总患病率为26.7%。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和性别无关,与病程相关。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及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的干眼患病率分别为15.6%、28.7%及46.7%,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1c≤7%组干眼的患病率为20.5%,Hb A1c7%组干眼的患病率为3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的患病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Hb A1c相关,PDR及高Hb A1c患者更易发生干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DR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激光治疗方案。根据其临床疗效将168例患者分成优良组(A组,n=138)和对照组(B组,n=30)。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病史、糖尿病分型、DR分期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等一般资料对比情况,对单因素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分析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病史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Hb A1c水平≥8%者18例(13.0%),1型糖尿病者13例(9.4%),高危PDR者18例(13.0%),均显著低于B组的21例(70.0%)、13例(43.3%)和15例(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b A1c水平≥8%、1型糖尿病及高危PDR是影响DR患者激光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1型糖尿病、高危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高Hb A1c是影响DR患者激光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学创新》2015,(34):71-7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与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结果,将106例T2DM患者分为NDR组64例(无视网膜病变组)和DR组42例(视网膜病变组),其中NPDR组31例(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组11例(增生性视网膜痛变);另选取普通人群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Hb A1c和FPG水平,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R组的Hb A1c及FPG水平显著高于NDR组和正常对照组,NDR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的Hb A1c和FPG水平显著高于NPDR组,且NPDR组的Hb 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NPDR组与NDR组的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FPG与Hb A1c相关性分析显示,DR组呈明显正相关(r=0.801),NDR组也呈明显正相关(r=0.739)。结论:T2DM患者Hb A1c和FPG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及程度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眼底病变监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具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查及资料分析,探讨其干眼发生情况和发生原因。方法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研究对象是我院眼科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糖尿病患者186例,总共有372眼,其中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组为试验组1组(共计100例),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组为试验组2组(86例)。选取75例正常人,共150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所有对象的性别、年龄、病史等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干眼发生情况进行检查。结果分析结果表示:本研究所有糖尿病患者患有干眼所占比例为54.31%,对照组中出现干眼的例数比值为13.33%,试验组1组出现干眼的例数比值为34.00%,试验组2组出现干眼的例数比值为77.91%,三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出现干眼的几率比正常人的要高,且其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是否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PDR)60例,同时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60例单纯糖尿病(DM)无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单纯DM组、健康体检的人群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三组的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血脂水平,并且予以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对比,PDR组和单纯DM组的FPG和Hb A1c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FPG和Hb A1c在PDR组和单纯DM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性。与健康对照组对比,PDR组和单纯DM组TC水平、TG水平、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PDR组和单纯DM组的HDL-C水平无显著的差异性(P>0.05),三组BMI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对比,PDR组TGF-β1和CTGF水平明显显著升高(P<0.05);与单纯DM组对比,PDR组TGF-β1水平和CTGF水平明显更高(P<0.05);且单纯DM组和健康对照组的TGF-β1水平和CTGF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诊断该病的一个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77-80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1~6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NDR组、NPDR组与PDR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吸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病程、血脂水平(TG、TC、HDL-C、LDL-C)水平。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分析糖尿病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1)150例患者82例发生DR,发生率54.67%。其中63例为NPDR,占76.83%,19例为PDR,占23.17%。(2)PDR组FBG、2h PG、HbA1c、TC、TG、LDL-C水平最高,HDL-C水平最低,其次为NPDR组,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病程最长,其次为NPDR组,NDR组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FBG、2hPG、TC、TG、LDL-C是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是保护因素(P0.05)。(4)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788)。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侧常见并发症,血糖水平、血脂水平是其发生的影响因素,而病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_(1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选择正常体检者(A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B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C组)各72例,采用离子交换液相层析法和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Hb A_(1c)及hs-CRP。结果:无视网膜病变组和视网膜病变组的Hb A_(1c)和hs-CRP(mg/L)含量均比健康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 A_(1c)和hs-CRP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敏感性分别为59.7%和62.5%,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是Hb A_(1c)+Hs-CRP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异为90.3%,分别与Hb A_(1c)和hs-CRP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Hb A_(1c)、hs-CRP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并可作为2型糖尿病进展及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正常视网膜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DR)、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PDR)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 group,PDR),同时测定患者HbAlc浓度,并对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DR组、NPDR组和PDR组的HbA1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作为监测DR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以来在内分泌科就诊的433例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散瞳检查眼底和荧光素血管造影,同期检测患者的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血脂、肌酐和尿蛋白含量等21个指标。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无病变组NDR)、无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无增殖期组DR)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组PDR),比较无增殖期DR组(非PDR组)和PDR组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指标。结果:NDR组281例,非PDR组132例,PDR组20例。PDR的患病率为4.62%,占所有DR患者的13.16%。PDR组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尿酸和尿白蛋白含量等指标均较非PDR组高(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PD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Ⅱ型糖尿病并发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含量、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糖尿病病程、尿白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各项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HbA1c、血糖、血压、血脂及UAER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150例(66.7%),NPDR组63例(28.0%),PDR组12例(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UAER、SBP和DBP在3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HbA1c、BMI、FPG、FINS、TG、TC、LDL-C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UAER、DBP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UAER、DBP与DR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4例,并将其分为无大血管病变组65例和大血管病变组109例,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并计算non-HDL-C,分析non-HDL-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non-HDL-C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BMI、Hb A1c、non-HDL-C及高血压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呈正相关(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 A1c、non-HDL-C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on-HDL-C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成为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治疗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DPN的发生发展。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33例,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DPN,明确DPN的患病率,同时将患者分为DPN组和非DPN(NDPN)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DPN的患病率69.17%,DPN组的年龄、病程、Hb A1c、BUN、2 h C-P与NDP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 A1c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Hb A1c可能是T2DM住院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预防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中心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DR、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三组NPDR,其中NDR组45例,PDR组55例,NPDR组40例。结果: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hs-CRP水平与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体内血清c反应蛋白具有相关性,血清c反应蛋白在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2型糖尿病随机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视力损害的原因,描述该人群中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úrhus县2型糖尿病患者10851例参加调查,选择378例典型样本进行包括眼底照相检查在内的眼科常规检查,同时检查血压、血清血红蛋白A1c(H bA1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载脂蛋白A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是31.5%,所有患者中2.9%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3%在临床上出现严重的黄斑水肿。黄斑水肿中40%(8/20)的患者是新发现的,还未接受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糖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无视网膜病变(NDR)组56例,有视网膜病变(DR)组53例,DR组进一步分为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8例和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15例,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水平,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DR组患者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显著高于NDR组(P<0.05);PDR组病程、血清TG、TC、LDL-C、HbA1c水平也显著高于BDR组(P<0.05)。结论:DR的发生发展与血脂异常相关,检测血脂及治疗血脂异常对防止DR的发生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验在糖尿病诊治中的应用及意义,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40例(研究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FBG、Hb 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及未合并视网膜病变组患者间Hb A1c水平存在差异,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视网膜病变(NDR)60例;背景期DR组(BDR)58例;增殖期DR组(PDR)62例。同时选择50例老年单纯白内障患者做对照组。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g-2水平。结果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同对照组比较,上述观察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视网膜病变的程度升高更明显。结论 Ang-2与DR的严重程度相关。T2DM患者的病程越长,PBG、Hb A1c水平越高,DR越严重;T2DM患者血液中INS水平与DR呈负相关;Ang-2可能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参与D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长病程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程≥10年)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之间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病程≥10年且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的患者253例(男女比例为136/117),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患者218例(男女比例为98/120)。比较两组患者之间胆红素水平有无差异,对两组之间有差异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DR组中直接胆红素较PDR组高,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发现,年龄及直接胆红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保护性因素,而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长病程2型糖尿病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与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的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胆红素作为体内的生理性抗氧化剂,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发生干眼的情况,并探讨造成干眼的原因.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至10月1日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共72例144眼.根据视网膜造影评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分组,A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B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例;另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C组).对比各组间主观症状、Schirmer I test(S I T)、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break-up time,NIBUT)、脂质层分级、印迹细胞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患者干眼发生率为61.1%,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干眼的发生率为50.0%,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干眼的发生率为70.0%,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与干眼发生有相关性(OR=17.00),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于眼发生呈明显正相关(OR=57.29);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得分A组为(64.32±1.00),B组为(28.45 ±1.10),C组为(13.54 ±0.90),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A组NIBUT为(5.90 ±2.28)s,B组为(7.58±2.15)s,C组为(11.55 ±2.25)s,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SIT为(7.75 ±2.03) mm,B组为(8.75±1.98)mm,C组为(10.78±2.21)mm,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01);A组杯状细胞数为(59.00±5.18)个,B组为(67.50±3.93)个,C组为(80.94±8.87)个,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易发生干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较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眼症状明显,泪膜功能稳定性下降,容易造成眼部干涩异物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认知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散瞳眼底照相,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问卷调查患者的文化程度、对HbA1c的认知情况、近一年来是否进行HbA1c及眼底检查。按免散瞳眼底摄片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分别对两组进行临床特征和糖化血红蛋白认知水平的比较分析。结果:220例患者中DR的患病率为32.7%、27.7%,患者HbA1c认知水平良好,随着年龄层次的降低及文化程度的提高,HbA1c认知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P<0.05)。近一年来,56.8%的患者未检查HbA1c,85.0%的患者未检查眼底。与NDR组比较,DR组年龄、DM病程、FBG、和HbA1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更多,文化程度更低(P<0.05)。DR组的HbA1c认知水平、近一年来进行HbA1c检查例数均显著低于NDR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DR患病率较高、筛查率低、HbA1c的认知水平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认识到HbA1c在血糖管理的重要性,定期眼底检查将有助于DR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