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20)
目的分析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予以人文关怀的有效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精神病量表中的各项指标、康复疗效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康复效果,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评定和康复疗效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可有效改善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分别施行人文关怀护理和常规护理,治疗后随访1年,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精神病量表测定,康复疗效测定和社会功能评定等,探讨分析不同护理的作用效果。结果:在不同时间点进行精神病量表测定,康复疗效测定和社会功能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人文关怀为指导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降低了治疗后复发的几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刘杨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5)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精神分裂症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严格遵循药物治疗。于观察组病人额外提供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实施人文关怀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了解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现阶段临床医学所融入的新型"人文关怀"护理方式,使精神分裂症患者不仅病情得以控制,心理护理也得到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A0)
目的探究将人文关怀应用到恢复期的精神分裂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拾的64例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32例,常规护理)、干预组(32例,常规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精神病病情、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后干预组的BPRS(精神病评定量表)低于常规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恢复期的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人文关怀,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推广到临床中。 相似文献
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90)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5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精神病评定量表(BRPS)评分及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结果入院前两组患者BRPS评分、IPRO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入院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者BRPS评分、IPRO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7.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152-154+158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及有效性。方法选定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延续性护理)、试验组(47例,应用人文关怀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1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差异较小,护理8周后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家属满意度(93.62%)较对照组(79.07%)高(P0.05)。结论针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人员工作中应以引导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为主,其中人文关怀可确保患者病情稳定,促使其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究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应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3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经随机方式分为一般组、研究组.一般组41例实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2例在一般组基础上实行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依从性与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量表(ADL)、精神病评定量表(BRPS)、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焦虑自...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学创新》2015,(29):104-10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本院精神科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方法,护理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BPRS中焦虑忧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等各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在精神分裂症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运用人文关怀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80例常规组患者均施以基础护理,80例研究组患者则予以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运用人文关怀进行护理,可以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有利于增强其自理能力,促进其身体康复,改善其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4.
曾海苑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73)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9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干预,采用护士住院观察量表(nosie)对两组患者在12周前后进行评估。1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组患者入组前nosi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2组患者入组12周末nosie评分中,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项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惹、精神病表现、迟缓、抑郁项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1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文关怀应用中观察组精神症状控制和社会功能康复方面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人文关怀能显著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关系。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疗效,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人文关怀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34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7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人文关怀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68.66%、92.54% vs.40.30%、73.1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90)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落实,新生儿数量有了大幅增加,相应的新生儿的患病人数也随之增加,给新生儿科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由于新生儿群体的特殊性,家属们往往对护理工作者有较高的期望,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除了要注重专业技能操作,还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该文通过营造具有人文关怀氛围的新生儿科,对建立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19.
诊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医疗风险存在于整个诊疗过程,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当代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人文关怀在整个急诊护理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2007年1月1日起,我院尝试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具体落实到急诊护理的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患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我科自2005年以来开展人文关怀护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儿及家长的需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