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任脉腧穴在妇科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加以总结,发现穴位以任脉神阙穴及其以下穴位应用为主,任脉其他腧穴未见,说明任脉具有"主胞胎"功能的腧穴以子宫局部腧穴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文献的考证及临床观察总结,提出了经络腧穴定位乃反应点的观点,采用对经络腧穴的望诊、触诊来判断病变位置及确定治疗点,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著名学说,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述一直在中医临证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强调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治疗当从脾胃入手。脾胃论的直接应用主要反映在中药临床运用中,同样在针灸领域里,它也体现出重要价值。笔者在针灸临床实践中注重运用脾胃理论,调理脾胃气机,疏通经络。针灸处方以取足阳明经、足太阴脾经为主,兼取俞募穴,辨证取穴,采用补法或平补平泻,一般留针30分钟,常取得明显治疗效果,现选择典型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脾胃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著名学说,其"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述一直在中医临证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理论强调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治疗当从脾胃人手[1].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脑血管病腧穴应用杜广中(1994年级硕士研究生250014)导师张登部关键词脑血管病;针灸疗法;腧穴;综述近10年国内主要期刊有关针灸治疗脑血管病资料丰富,本文谨就腧穴应用研究整理概述如下。1急性期的腧穴应用1.1传统腧穴近10年来,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8.
针灸疗法简便经济、使用方便,可以随身携带,及时施救以挽危急。结合临症急救和治疗各科急症之验案体会总结成针灸救急五法,疗效较为满意。特简介要领和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的点穴操作实践教学模式,虽然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对学生实践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很大的促进。笔者从全国针灸技能大赛腧穴定位模式中受到启发,在针推专业《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点穴操作中运用分组竞赛的形式并评选奖励,大大提高了学生点穴实践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学的基本诊断方法。但切诊在针灸临床中包括更广泛的内容 ,不仅仅局限于切脉 ,而是包括了经络切诊法 ,既通过对经络系统中经脉、经筋等的循、扪、切、压 ,而诊断经络虚实、明确病之所在及确定治疗选穴和刺法。经络切诊在针灸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正如《素问·谬刺论》所说“凡刺之数 ,先视其经脉 ,切而从之 ,审其虚实而调之”。1 经络切诊明病位经络内系脏腑 ,外络肢节 ,使人体成为一个内外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机体健康状态下 ,经络作为一个潜在的系统 ,发挥着正常的生理功能 ,而没有任何异常的反映 ;在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1.
说到艾叶,我们自然会想到将艾叶挂满门窗前以“避邪”的端午节,看来具有“医草”之称的艾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为大家所熟悉。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之,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本草从新》,故艾叶作施灸材料,具有温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等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第一,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柱,易于燃烧,气味芳香;第二,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层。又由于艾叶产地广,价格低廉,所以几千年来,一直在灸法中长期采用。  相似文献   

12.
金元时代,著名医家李东垣氏,在治疗内伤杂病的过程中,认识到中焦脾胃在其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不断实践,创立了脾胃内伤学说,为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其所著的《脾胃论》中,说“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不能充,而诸病所由生也”;“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明确认识到“脾胃不足是内伤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脾胃  相似文献   

13.
腧穴的命名是融汇医学、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体现。"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知名求位,便于取次;知名得意,便于操作;顾名知用,便于施治。如风穴多为诸阳经之会,临证取穴能使卫阳密固,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风邪则不易侵袭,且阳气充实,卫外而为固,并且奋起抗邪,故风字穴疏风祛风力强。"风字穴"虽都以风字命名,然其功效各有不同,因其与风的关系不同或熄内风,或散外风,或内风、外风兼治,皆因其命名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4.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治神,直接影响着针灸临床疗效。针灸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必须要正己之神,守己之神,调我之神,养我这神,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知患之心神,明患体之神,察患病之神。  相似文献   

15.
16.
颈夹脊穴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针刺颈夹脊穴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调整肌群力学平衡,缓解局部疼痛;能提高椎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血流指数,改善椎动脉供血,提高大脑的供血状况,缓解眩晕头痛等临床症状.针刺颈夹脊穴可应用于各种由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各种疾病.针刺颈夹脊穴可以改善脊神经的应激能力,调整人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中风昏迷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9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7%、73%)(P<0.05)。结论针灸疗法有利于脑部功能的恢复,可有效减轻脑组织损伤,提高中风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深入研究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形态学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穴位定取、操作手法以及未来针灸拓展3个方面,对形态学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作一些粗浅的探讨。说明形态学知识对于准确地定取针灸穴位不可或缺,使针灸操作更具科学性,而且在针灸未来拓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忠全 《吉林医学》2010,31(8):1039-1040
目的:观察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患者,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随症加减,结合体针、头针治疗。结果:显效15例,有效6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