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比较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各35例,用法均为每晚睡前口服10mg,疗程为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的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均轻度上升,其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降低TC、TG、LDL-C的总有效率高于辛伐他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为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瑾  徐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58-2659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为瑞舒伐他汀组,30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为阿托伐他汀组。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TC、LDL-C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HDL-C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较治疗前显著下降,FMD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hs-CRP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FMD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在改善血脂水平、抑制炎症效果、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均优于阿托伐他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对冠心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各90例,两组均联合规律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血压水平、ba PWV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阿托伐他汀组为8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变化比较无明显差异,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HDL-C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ba PWV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ba PWV水平较基线值均有显著下降,且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ba PWV水平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阿托伐他汀组为3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动脉僵硬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冠心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各29例。其中,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设为甲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的设为乙组。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治疗前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甲组优于乙组;甲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乙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均有一定成效,但使用瑞舒伐他汀更明显地降低了患者血脂水平且产生的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脂及肝肾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分别与该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效果显著,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2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4/46),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血脂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2018年诊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200例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编序后随机分组为A组与B组,对应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两种药物治疗,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种药物治疗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改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相对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血清三酰甘油、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C-C)指标均有所改善,而A组患者改善程度具备显著优越性(P0.05);在用药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或者阿托伐他汀治疗均对病情有一定的改善调整效果,相对而言,瑞舒伐他汀的降脂能力更为突出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及依从性差异,完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将17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2组疗效及依从性.结果 2组LDL-C、HDL-C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耐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mg瑞舒伐他汀与40 mg阿托伐他汀调脂疗效类似,且治疗依从性更佳,可作为首先调脂药物,但对伴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群体为我院收治的55例冠心病患者,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并设为观察组。同期另外55例冠心病患者则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指标水平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血脂指标改善幅度更大,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更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相比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禹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用药后的临床效果,用药前后血脂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前后血脂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有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其中A组选用瑞舒伐他汀,B组选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糖、血脂、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改善,但A组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复发率、血运重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均可用于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梗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并恢复正常血管内皮功能,但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欧阳思艳 《当代医学》2012,18(21):131-13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药理疗效.方法 选择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8月~2011年12月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具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但阿托伐他汀在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方面的临床疗效差异性,为后续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所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差异与血脂情况,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血脂正常程度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更加突出。结论瑞舒伐他汀相比于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以对患者的血脂起到控制作用,更加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差别。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含量以及血脂达标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对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比阿托伐他汀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脂,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内皮舒张功能(FM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在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hs-CR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调节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炎症反应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依据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将134例冠心病患者列为我院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为研究观察组。同期另外134例冠心病患者则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为研究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TC、TG、LDL-C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观察组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参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比阿托伐他汀更为显著,且对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采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102例,通过随机法分为51例对照组(辛伐他汀)与51例研究组(阿托伐他汀)。比较不同药物实际使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脂相关指标水平均更低,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可通过阿托伐他汀取得更为确切临床效果,使治疗效果提高,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别观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斑块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TC、TG、LDL-C、HDL-C)、血管内超声参数(血管体积、管腔体积、斑块体积)均有改善,乙组以上检测指标改善优于同期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斑块,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75例,瑞舒伐他汀组临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次,辛伐他汀组临睡前口服辛伐他汀10 mg/次,连续治疗8周。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间血脂达标率差异及治疗前后血脂差异。结果:治疗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和LDL-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5)。治疗4、8周后,瑞舒伐他汀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P<0.05),两组间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但瑞舒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辛伐他汀片口服。治疗一个疗程后(8w)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片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患者TC、TG、LDL-C(P0.05),并能使HDL-C略微升高;阿托伐他汀钙片组调节血脂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片(P0.05)。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辛伐他汀胶囊均为临床上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好的他汀类降脂药。但阿托伐他汀钙片起效更快。半衰期更长,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