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站无偿献血的420例献血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献血前、中、后都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的疼痛感受程度和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和再次无偿献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应用在无偿献血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柴颖 《求医问药》2014,(21):121-121
目的:分析对初次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减少其献血反应方面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站献血的1624例初次献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4例)和观察组(810例),为对照组献血者进行常规献血护理,为观察组献血者在进行常规献血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献血后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为1.60%,对照组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几率为5.16%。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初次献血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其紧张的情绪,降低其发生献血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此法值得在无偿献血活动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心理干预在献血及献血反应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健康宣教联合心理干预在献血及献血反应人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献血站接受献血的600例献血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献血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宣教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献血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献血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献血反应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献血者SA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献血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2.7%,对照组为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为87.3%,对照组为57%,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心理干预在献血及献血反应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献血者心理状况,降低了献血反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护理学知识预防献血副反应的方法。方法:将两组受试采血小组所服务的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献血副反应促成因素的护理干预,对照组按一般护理常规开展工作。结果:观察组献血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实施献血副反应促成因素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献血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意在探讨认知干预在高校学生初次献血者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9月在长春市某高校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140例初次献血的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献血前根据1周内的实际情况自行填写SAS焦虑自评量表,全程给予常规采血护理;观察组在献血前给予认知干预,干预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填写SAS焦虑自评量表,并联合常规采血护理;献血后2组分别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对比2组焦虑量表得分情况、献血量变化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总量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过对高校初次献血者实施认知干预,降低了这部分献血者的心理焦虑程度,提高了献血总量以及献血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6月期间接待的初次捐献血小板献血者8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献血者在献血小板的同时均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及献血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心理状态发生忧虑、紧张、恐惧的比率明显减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干预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并有效减少献血反应发生率,对保证献血者身心健康及血液质量,促进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再次招募及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6例我站于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进行无偿献血的志愿者,将其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献血者在进行献血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对照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整理两组献血者在进行不同方式护理服务后,无偿献血志愿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献血者在经过护理后,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之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进行采血工作的过程中为献血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帮助献血者更好的满足心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的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时宝红  雷庆  蒋媛媛  刘娟 《当代医学》2012,(31):126-127
目的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60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献血前后进行护理,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9例,发生率为0.3%;对照组3000名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32例,发生率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献血者更容易发生献血反应,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可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热情,促进无偿献血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先敏 《吉林医学》2012,(10):2216-22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偿献血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46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献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3%,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5.2%,两组献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方法通过严密观察,根据献血反应判断标准对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血液质量。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置献血反应,保护献血者,使他们建立信心,再次参加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1.
张英罗  时卉丽 《大家健康》2017,(10):204-205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风险及献血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献血安全奠定基础.方法:在该中心选择了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无偿献血人群,随机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对比其对护理风险及献血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试验组献血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抑郁、健康知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献血者采用综合护理的血压及心率异常、过敏等并发症发生率(7.81%,5/64)显著低于对照组(29.7%,19/64),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献血者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并提升献血的安全性,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本站首次行机采血小板献血者3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献血者心理、认知、行为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机采血小板后持续献血及成为献血小板志愿者比例高,担心机采血小板对身体影响和存在安全顾虑人数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护理干预满意度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献血者献血的依从性和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保留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重要性. 方法 将无偿献血者分为常规献血组和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有心理护理的一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献血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有显著的重要性,尤其是输血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依靠广大医护人员的知识、语言、行为,对献血者进行宣传、解释、鼓励、安慰等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心理学只是给予献血者特定的心理护理,使献血者以最佳状态献血,以保证整个献血过程安全、愉快、轻松,有助于促进保证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和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站献血者110例,时间为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按照不同的服务与护理方法,将全部献血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献血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献血者则是采取人性化服务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人性化服务和护理应用无偿献血的意义。结果:对两组献血者给予分别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况相对较好;且恐惧、忧郁等不良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献血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相对比较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向献血者给予人性化服务和护理,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而且还能保证献血者正常完成献血,降低献血引发的不良反应,值得相关临床工作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施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展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方法将2个固定采血点(每个采血点的日采集量基本相等)随即分为两组,一组接待的献血者为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另一组接待的献血者为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结果对献血者实施整体护理后,献血不良反应明显下降,2次以上献血者明显增加。结论在献血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整体护理,可以促进无偿献血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献血过程全程护理对献血者的心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艳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27-128
目的探讨献血全程护理对献血者的心理影响。方法我站2007年1月~2009年1月初次无偿献血者1000例采血过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观察组接受良好的心理护理、宣教工作和心理测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采血顺利性和出现的不良反应几率。结果观察组顺利采血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心理存在良好影响,可以提高顺利采血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按编号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9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献血护理,双号为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2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及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总发生率5.56%,不良献血反应总发生率3.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89%和17.78%(P<0.01)。结论:对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消除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团体无偿献血现状及影响团体无偿献血者献血的行为,提出针对团体无偿献血者的招募措施和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于2011年9月向2011年8月份乌市团体无偿献血823人(已献血)发放问卷调查。将研究对象823人随机分成干预一组、干预二组、干预三组及对照组。3个干预组分别给予电话干预、短信干预、贺卡干预,干预1a,于2012年3~7月对干预组再次发放问卷,调查再次献血情况。结果乌鲁木齐市团体无偿献血者,有13个民族参与团体无偿献血,平均年龄35.91岁,26~45岁为主要人群(78.76%);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汉族献血者比例最高(76.02%),少数民族献血者比例为23.98%;大专及本科学历比例最高(73.04%);职业以公务员献血比例最高(54.40%);干预措施能够影响团体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行为、献血知识了解情况、献血感受和献血意愿,以电话干预较为显著。结论今后在招募团体无偿献血者时,建议以电话干预方式与团体无偿献血者保持长期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无偿献血后穿刺点按压方面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采血组2016年11月至2016年12月进行无偿献血的252例献血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26例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126例则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按压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0.3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0.9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献血者献血后对其穿刺点按压实行优质护理可显著减少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对无偿献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以提高献血服务工作质量,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方法对实验组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献血者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献血者有疼痛感觉、献血反应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献400ml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无偿献血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明显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献400ml人数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