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结果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好转11例,所有患者疾病控制率为92%。患者不良反应以皮疹及腹泻为主,仅有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结论使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系数高,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2016年间我院诊治的87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联合放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予以吉非替尼联合放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总生存平均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疹等无明显差异(P>0.05),而骨髓抑制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治疗总有效率高,患者总生存期长,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78-80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40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及甘露醇脱水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行全脑放疗;观察组加以埃克替尼治疗,直到毒副反应不能耐受为止。在结束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中,最短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组有4例患者出现肿瘤进展而停止服药。在进行治疗干预之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为95.00%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呕吐、皮疹、腹泻,是出现于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且患者经治疗后均缓解。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采用埃克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患者毒副反应大多可耐受,近期疗效较好,还需进一步观察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2组患者分别给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客观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时,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的治疗效果相当,但是吉非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肿瘤特征来合理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联合适形调强放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同步应用适形调强放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7例,进展4例,全组有效率47.6%,疾病控制率80.9%,中位生存期10.6个月,1年生存率52.3%。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和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厄洛替尼联合适形调强放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对不能同步放化疗、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有可能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采用放化疗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放疗、化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比较两种方案对患者生存率、远处转移率、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及不...  相似文献   

7.
李小龙  党亚正  陆婉玲 《西部医学》2013,25(9):1312-131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7例老年NSCLC患者实施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分割方案:2.5Gy/d、5f/w,总剂量:35~55Gy;口服吉非替尼250mg,1次/日。结果 3个月近期有效率(CR+PR)66.7%,1年生存率63.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25.9%,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9.6%,皮疹发生率37.0%,腹泻发生率22.2%。结论三维适形低分割放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对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厄洛替尼分子靶向治疗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本组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出现皮疹19例(73.1%),其中Ⅰ度皮疹 8例(30.8%)、Ⅱ度皮疹5例(19.2%)、Ⅲ度皮疹4例(15.4%)、Ⅳ度皮疹2例(7.69%),腹泻12 例(46.2%),甲沟炎4例(15.4%),皮肤干燥6例(23.1%),口腔溃疡3例(11.5%),肝功能异常3例(11.5%). 结论 针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对症护理等措施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26例患者均未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  相似文献   

9.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 《医学综述》2012,18(3):471-472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7例,评价其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7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总有效率为62.2%,总疾病控制率91.9%;出现不良反应包括:痤疮样皮疹48.6%,皮肤干燥32.4%,腹泻24.3%,恶心13.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29.7%,甲沟炎2.7%,无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许坤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78-1879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27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同期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吉非替尼进行治疗的27例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血清CA125、CEA及CA242水平进行检测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血清CA125、CEA及CA24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较佳,且安全性也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一线应用EGFR-TKIs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70岁以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12例,应用吉非替尼(250 mg 1次/d口服)68例,应用厄洛替尼(150 mg 1次/d口服)15例,应用埃可替尼(125 mg 3次/d口服)29例。观察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无进展生存期( PFS)。结果112例患者接受EGFR-TKIs治疗,共109例完成治疗,本组无CR病例,26例患者获得PR,42例患者疗效为SD,41例患者PD,有效率(ORR)23.8%,疾病控制率(DCR)62.4%。3例不能耐受而中止用药。全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为6.0个月。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可替尼各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EGFR-TKIs靶向治疗药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可替尼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郭庭开 《中外医疗》2013,32(8):106-107
目的探讨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患者均采用厄罗替尼口服方式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生存期情况。结果在毒性反应上,所有患者均出现腹泻以及皮疹反应,Ⅲ度情况出现2例腹泻患者,占5.7%;出现1例皮疹患者,占2.9%;另外4例口腔溃疡以及7例肝功能异常患者。在生存期情况上,女性患者、未化疗患者、未出现脑转移患者、不吸烟患者,在中位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上,时间均相对更长;患者病理类型对生存期长短作用不明显。结论厄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整体而言,效果比较理想,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可行性。方法研究时段: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抽取本院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基于此,研究组增加吉非替尼辅助治疗,对比2组病情控制效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病情控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较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吉非替尼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洪滨  王婉茹  马业罡 《疑难病杂志》2012,11(10):760-761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2月确诊的NSCLC患者96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口服吉非替尼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总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瘙痒、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吉非替尼靶向治疗NSCLC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及安罗替尼靶向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作为治疗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及安罗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先进行手术切除单发脑转移瘤,然后给予放疗和安罗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脑转移瘤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情况,7个月、1年以及2年生存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转移瘤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2.05%及控制率89.74%均高于对照组39.47%及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7个月、1年以及2年生存率(94.87%,74.36%,4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39.47%,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肿瘤内科收治的84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所选84例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2例/组。对照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研究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半年生存率、一年生存率、二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患者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同步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8例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每日口服吉非替尼250 mg或厄洛替尼150 mg),22例患者接受全脑放疗及含铂为主的同步化疗.用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66.7%,同步放、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36.4%,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明显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68%,中位生存期23.2个月.同步放、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41%,中位生存期7.1个月.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优于同步放、化疗组(P<0.05).结论 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NSCLC脑转移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同步放、化疗,且患者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铂类化疗无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吉非替尼治疗,剂量为250mg/d,持续服药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70例晚期NSCLC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38.57%,临床疾病控制率70.00%;ⅢB期疗效优于Ⅳ期,但差异不显著(P>0.05);腺癌疗效明显优于鳞癌,差异明显(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和溃疡等,但未影响抗肿瘤治疗.结论 对于化疗无法控制病情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首选吉非替尼,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靶向治疗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分子靶向组76例与传统治疗组50例。分子靶向组术后给予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剂量为吉非替尼250 mg/d,厄洛替尼150 mg/d,ALK检测阳性者采用埃克替尼125 mg/次,3次/d治疗,持续服药12个月,传统治疗组进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靶向组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子靶向组患者治疗后生活明显质量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和溃疡等,但未影响抗肿瘤治疗。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靶向药物对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应用吉非替尼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至病情可见进展或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为止。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47.8%,对照组客观有效率为2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肯定,且未见有不良反应较培美曲塞增加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