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1年内在我院精神科看诊入院治疗的病人160例,按照针对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1例,女39例,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85例,男35例,女45例,经颅磁刺激)。在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患的恢复情况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经过一段疗程之后,两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所缓和,但是观察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从两组青少年治疗之后的抑郁状态中看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与仅仅只是经颅磁刺激治疗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25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患者焦虑、抑郁的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对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及实施心理护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或抑郁症状及失眠得到改善,部分摆脱药物依赖及副作用,促进疾病恢复。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及心理护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得到改善,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通过舒肝解郁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的变化,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抑郁、焦虑症状的变化,用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方面,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通过舒肝解郁胶囊与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后,在改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高,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辅助治疗脑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来88例脑中风导致的抑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在采用针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辅助治疗,观察此项技术辅助治疗脑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的44例脑中风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其中治愈15例,治愈率为34.1%,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辅助治疗脑中风后抑郁,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在临床应用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诊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平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其中,对照组选择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其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46%71.42%),观察组HAM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且P0.05。结论: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患者,其抑郁症状及治疗效率均得到显著性改善,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斌 《当代医学》2021,27(30):169-170
目的 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8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4、8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即刻记忆、空间结构、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言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实施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减轻抑郁程度,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30天的治疗观察。观察组给予1次/天的经颅磁刺激,并服用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氟西汀治疗。研究基线期、15天时、30天时指导所有受试者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for depression,HAMD)24项版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治疗15天时,联合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4.246,P=0.039);联合观察组治疗30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高于对照组(χ2=7.542,P=0.006),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t=2.851,P=0.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氟西汀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女性抑郁症伴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女性抑郁症伴功能性胃肠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颅磁组(n=30)。对照组患者口服帕罗西汀治疗,颅磁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后抑郁、胃肠道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4周后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神经内分泌指标多巴胺、5-羟色胺(5-HT)、皮质醇 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两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颅磁组低于对照组;治疗4周后,颅磁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颅磁组血清多巴胺、5-HT高于对照组,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帕罗西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有利于改善女性抑郁症伴功能性胃肠病患者抑郁及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神经内分泌指标相关;且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等常规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等常规药物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假经颅磁刺激及利培酮等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量表(PANSS)、副作用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分析评估经颅磁刺激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阴性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因子(P)、阴性因子(n)和一般精神病理(G)三项及PANSS总和较治疗之前的分数明显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下降幅度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安全因素可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我院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治疗的人数为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配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药物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2周、4周、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并于治疗前与治疗后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HAMD评分下降,而ADL评分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在第1周时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增加抗抑郁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使用HAMD抑郁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结果:在睡眠质量方面,两组患者入睡时间、觉醒次数和总睡眠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觉醒次数和总睡眠时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情况方面,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分别(19.5±4.2)分、(9.2±1.4)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分别(19.6±4.3)分、(5.8±0.9)分,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应用在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同时帮助患者更好睡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10月收治的47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研究组24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日早午各1片口服,治疗4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状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康复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研究组患者的HAMD、NIHSS和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有效缓解卒中后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米氮平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卒中治疗,治疗组在使用米氮平基础上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照组仅使用米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1、2、4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临床疗效,并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康复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HAMD、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评分明显上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组在第1周时HAD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药在合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更快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增加抗抑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患有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实施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患有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照组采用假刺激方案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表现改善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患者实施辅助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随机抽取50例抑郁症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的抑郁症状,其中大多患者对经颅磁刺激治疗缺少了解,不愿治疗,治疗前往往紧张、害怕、恐惧,甚至排斥,在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均给予心理治疗。结果:全部患者精神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或消失。有效率达到100%,临床效果显著。结论:通过积极正确的心理干预,50例抑郁症患者均能较好的配合经颅磁刺激仪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佟菲 《当代医学》2021,27(23):135-136
目的 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8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伪线圈假刺激治疗,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头痛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缓解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假性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超低频经颅磁真刺激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和第4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对患者进行分类测试(WCST)和操作测验(CPT),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医治后,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WCST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患者的CPT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还能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高频组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低频组采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帕金森病伴抑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和用药3周患者HAMD评分的差异.结果 低频组患者帕金森病伴抑郁治疗效果和高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轻微;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3周两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之前(P<0.05).结论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的疗效相当,均无明显副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首发抑郁症的起效时间,判断其疗效.方法 选取6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研究组采用重复经颅刺激(rTMS)进行治疗,给对照组采用改良无抽搐电休克(MECT)进行治疗,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2、3、4、8周患者抑郁症状的变化和减分率.结果 治疗后1、2、3、4周,研究组症状变化、抑郁减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减分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治疗首发抑郁症均能在1周后起效,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能快速起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假性刺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因子分和幻听条目评分均明显下降。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幻听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