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针对临床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沟通技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论述在临床护理技能训练中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方法选取8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试验,按人数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护理操作训练,培养其护理操作能力与护理沟通能力,对照组按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通过六个月的培训,进行跟踪调查,采取患者和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人员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临床护理人员满意度为98.5%,对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满意度为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训练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对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的沟通训练对护理实习生(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五官科对2010-2011年两届416名轮转护生进行沟通意义、沟通技巧、沟通形式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应用护患沟通情景竞赛、演讲竞赛、护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授课、建立护患沟通记录单等形式进行强化沟通训练,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结果五官科开展护生沟通能力的培训后,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了护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减少了护理隐患的发生.结论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将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应用于护理实习带教中,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科护理实习生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实验组应用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利用评价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 带教后期实验组临床沟通能力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带教初期,综合能力自我评价、患者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六步标准沟通流程应用于护理实习带教,能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4.
创新临床带教方式 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创新临床带教方式、提高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改变传统的“一带一”跟班式带教模式,对实验组进行沟通能力训练。结果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教师评价及护生自我评价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创新临床带教方式是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产科护生规范化培训的带教体会。方法 200名同一护校的大专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名,观察组护生入科后1周内首先参加规范化培训,第2周入科实习;对照组护生入科实习仅由带教老师带教,不参加规范化培训。结果经过规范化培训的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优秀率达98%,对照组为7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可以强化护生对产科知识的系统认知及理论水平能力,能够消除护生初到临床时,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产科护理带教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循证护理在中专护理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临床教学中对提高中专护理学生(简称护生)临床综合护理能力的作用。方法将在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实习的2007级中专护生46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2人)和实验组(24人)。对照组按学校实习大纲要求和医院原实习带教计划进行教学;实验组按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教学。实习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综合技能考试,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带教老师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生综合技能考试成绩优良率分别为40.91%、87.50%,患者满意度分别为50.00%、95.83%,带教老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45.45%、91.67%。2组各对应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EBN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能提高中专护生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轨路径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名,对照组按带教临床路径对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实施传统带教,实验组在带教临床路径基础上,按专科疾病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带教,实习结束时调查护生对带教方法和带教老师满意度,并对2组护生进行考核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2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轨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带教可提高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类研究的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在临床护生带教与传统护生带教进行比较,企图研究对照两组间学习结束时的差别。方法将2005~2007年来儿科实习的护理学生分为研究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习结束时两组间分别进行考核观察,主要从学习成绩(理论考核、实践技术操作、和患者沟通技巧与能力等)和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考核。结果实施了循证临床带教后,护理实习生成绩和带教质量、满意度有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两组研究结果,证实了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带教中有显著提高护生适应现代临床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应用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将64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 ,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理论与操作成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形势下应用PBL教学法可提高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实习效率及学习成绩,提高沟通能力,减少护生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抗  唐丽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127-129
目的通过调查毕业实习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发现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为临床本科护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对在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6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教师业务水平、人际沟通能力的满意度最高,对行为表率作用的满意度较高,对人文关怀及带教能力的满意度较低,对科研能力的满意度最低。结论本科护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带教教师的业务水平、沟通能力、行为表率等方面。因此,医院要重视带教教师的选择和培训,重新修订带教计划,制定本科护生带教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带教在手术室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60名大专护理实习生,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带教,实习4周结束后观察2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课、实践课成绩和提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患者满意度评价,实习护士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实习护士的理论课、实践课平均成绩以及提问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实验组的护生的满意度为93%,而对照组为73%。实习结束后,实验组对带教老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护理操作带教技能、工作责任心、教学方法、沟通能力(语言规范恰当)、教学态度等方面总的满意度为90%,而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有效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士的学习成绩、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带教老师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目标教学理论,提高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科学化水平.方法:将2007年7月到2010年6月来我科实习的96名护生随机的分对照组和观测组,各组均为48人.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通过目标制定、实施和考核来完成教学;对照组为传统的跟班带教模式,实习期结束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目标教学的实验组的理论成绩、基础护理技能、专业护理技能和综合护理技能均显著的高于采用传统带教的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5.83%,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81.25%,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为77.08%.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和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发现P值均小于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教学法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其科学性和目的性充分的调动了护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能更好的培养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管理在外科危重病人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到2011年6月在我科室进行护理实习的46名护生,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实验组采用目标教学法进行护理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试,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教学管理能够改变以往带教的盲目性,使护生实习的方向更加明确,同时也增加了护生实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护生素质,更好的满足了护理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实习手册》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有助于护生掌握儿科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启发式教学法在手足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手足外科实习的118名护生,根据实习顺序将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名.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法,实验组实施启发式教学法.评价两组护生岗位胜任能力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护患沟通、护理前评估、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本位思想教育对护理学生服务意识转变的影响.方法 选用成都医学院2009级护理专科班学生100名,实验组为成都医学院绵竹班50名学生,实验组除接受常规课程教学的同时实施4个月人本位思想教育,包括理论讲授人本位思想及人本位护理的相关知识;在〈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中实施人本位思想教育;对照组为同时在成都医学院本部接受常规课程教学的50名学生,采用盖普洛Q12调查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常用量表调查患者对护生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自身工作满意度、带教老师和患者对护生服务满意度共36项指标.结果 实验组在对自身工作满意度方面选择非常满意占总题项的22.3%,比较满意59.2%,较不满意18%,不满意0.5%;对照组选择非常满意总题项的14.8%,比较满意47%,较不满意27.5%,不满意10.7%,实验组的自身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带教老师在对护生的专业形象、知识水平、操作能力、服务意识、服务态度、与同事的协同能力、沟通能力、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方面满意度选择好选项62.3%,较好36.5%,一般1.2%;对照组选择好的选项30%,较好42.8%,一般24%,差的3.2%,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生所提供的护理服务方面对护生的接待、在需要时给予及时帮助、耐心解答问题、指导康复锻炼方法并讲解预防保健知识等16个选项方面选择满意选项82.5%,较满意17.5%;对照组选择满意选项64.8%,较满意32.8%,不满意2.4%,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人本位思想教育能转变护生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以及带教老师、患者对护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规范化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结合临床护生实习科室护理工作特点与要求,将专业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授课技能培训等内容,通过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规范统一的指导与培训,使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有统一的认识与学习,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水平。结果通过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规范带教老师的各项培训,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满意度测评成绩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规范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临床教学能力,满足护生的学习需要,临床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及护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轮转的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实习生80人,将2018年12月—2019年2月的40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教学;2019年3月—5月的40名本科实习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进行临床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的人文关怀能力、护患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以及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人文得分)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顺应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沟通能力,提升了临床教学质量与教学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护生优质护理服务能力,丰富了临床带教形式,有利于促进医教协同发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输液室实习的护生进行专科入门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实习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针对性的专科入门培训后进行实习,对照组不经培训直接进入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两组护生出科前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沟通能力、护理安全、临床适应能力比较。结果:经过系统培训后的护生成绩优于未培训的护生;带教老师及护生对培训认可程度均高。结论:对护生进行系统专科入门培训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流程,培养切实符合护理岗位需求的现代护理人才。方法以2008届实习护生86名为对照组,以2009届实习护生90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流程,试验组采用重建的培训流程,观察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考试综合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对医院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考试综合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率和护生对医院培训模式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流程重建使护生更全面、更正规的掌握护理操作技能,使各项操作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