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外来劳务工对泌尿秉结石病的知晓状况和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鳌群抽样调查深圳市西丽杜区15000名劳务工.结果 成功调查12531名调查对象,泌尿系结石病知晓率72.10%,泌尿系结石病病患病率(经正规医疗机构B超.X线、CT诊断为准)7.23%,泌尿系结石预防措施知晓率为8.65%.结论 社区劳务工由于来自内地农村,泌尿系结石知晓系情况比较令人担忧,这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大力度,应当引起政府从提高公民素质的角度来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校大学生强迫性神经症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大学生的强迫性神经症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强迫症的干预与病因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2 046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0(WHO-CIDI-3.0)对在校本科生进行访谈,完成访谈1 869人,共收集合格问卷1 843份,按ICD-10诊断标准筛查大学生强迫症。结果:大学生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7.1%,12个月患病率为9.9%,30 d患病率为2.5%;男大学生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高于女大学生(χ2=6.107,P=0.013);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6.223,P=0.001),低年级高于高年级;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年级、性别、父亲心境、母亲心境、童年时期父母间是否经常打骂、童年时期父母对其的照看程度及目前社会交往中与朋友联系程度等7个因素是大学生强迫症的影响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的强迫症终生患病率较高,大学生强迫症的患病受年级、性别、父亲心境、母亲心境、童年时期父母间是否经常打骂、童年时期父母对其的照看程度及目前社会交往中与朋友联系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提示大学生强迫症应引起学校、社会及家庭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对强迫症进行有效防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改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复发性泌尿系结石患者,测定复发前后的结石成分,对比结石成分改变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0例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初发时草酸钙比例最高,复发时结石成分为草酸钙、胱氨酸比例下降,其他结石成分均有上升。患者复发前后结石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结石复发时间为1-5年其成分发生改变的RR值是复发时间1年或5年的0.530倍;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显示患者结石复发时间1-5年是预测复发结石成分发生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45,95%CI=0.087-0.719,P=0.013)。结论复发性泌尿结石患者结石成分改变占30.83%,复发时间是其结石成分改变的危险因素,且以感染性结石与草酸钙结石间的成分改变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莞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与认知状况,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东莞市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痤疮患病情和感染危险因素认知情况,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东莞市大学生痤疮危险因素知晓率为24.75%(202/816),患病率为37.82%(253/669);男生患病率高于女生,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 =2.42,P>0.05),不同年级、学科和生源大学生痤疮危险因素知晓率和患病率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其痤疮感染危险知晓率呈明显负相关(r=-0.896).结论:东莞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知晓率较低.加强大学生痤疮健康教育和提高对痤疮危险因素的认知度可能是降低痤疮患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泌尿结石成分的特点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其预防措施。随机选取我院由泌尿外科送检的180例泌尿结石标本,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成分,并研究这些成分与性别,年龄,并发症,生化指标的关系。辽沈地区尿酸水平和PH值是本地区尿路结石成形的潜在风险因素,因此可以适当改变尿液PH值是临床上防治尿酸结石的一个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6.
泌尿系结石属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之一,可发生在泌尿系统各部位,如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根源是肾盂和肾盏结石.而肾结石在滑落中,落在哪个部位,即得名而巳.所以临床上也习惯称之为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近几年有增多趋势,多发病在30~40岁之间,有的呈地区性发病,其发病率高于其它地区,如我国的山东、广东、安徽等省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区域,但近几年来东北地区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我国其它区域报导数值也在上升,引起泌尿结石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溶脲脲原体感染导致大鼠泌尿道形成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溶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对雄性大鼠泌尿生殖系统结石形成的影响,从而探究引起雄性大鼠泌尿生殖道结石形成的途径与机制。方法:采用模拟性交的自然方式使雄性SD大鼠反复感染UU。8周末处死大鼠,解剖泌尿生殖系统,观察有无异常。结果:12.5%的大鼠尿道口及尿道中有白色略呈半透明的块状固体,质软,为软结石;27.5%的大鼠膀胱中有结石,其中12.5%为软结石,15%为硬结石,结石的数目不等,少的数枚,多的十多枚;肾盂、曲细精管中未发现结石。结论:UU感染可导致大鼠泌尿道形成结石。  相似文献   

8.
正泌尿系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我国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达5.8%,南方地区的患病率甚至超过10%~([1])。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是泌尿系结石的重要流行病学病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0.4%~([2])。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结石的患病率更高~([3-6]),并且相关研究表明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血糖升高是泌尿系结石的相关危险因素~([7-9]),但2型糖尿病与泌尿系结石成分、尿p H值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结石成分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由于社会适应不良、学习压力大、竞争增强等综合因素影响,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存在及已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效控制和防止大学生中心理问题的出现,对学生中突发性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匡伟生 《中外医疗》2010,29(9):65-65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法与外科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泌尿结石患者外科治疗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疗效以及预防复发等方面进行讨论。结论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根据结石大小、成分、症状、患者全身情况、医疗设备条件等若干因素综合分析,确定外科疗法,其中ESWL可作为泌尿系结石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14种食物不耐受的检测现状及其与人体泌尿结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某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食物不耐受检测者4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采用χ2检验比较食物不耐受不同程度分级及每一种食物不耐受阳、阴性组人体泌尿结石的情况,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泌尿结石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按IgG抗体阳性率高低排序,前三位分别为鸡蛋(32.45%)、螃蟹(27.96%)、牛奶(12.65%)。存在食物不耐受的检测者中,轻、中、重度食物不耐受分别占67.15%、24.09%、8.76%,中、重度不耐受多见于鸡蛋、牛奶,其次为螃蟹和鳕鱼。在控制收缩压、年龄、体重、红细胞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食物不耐受是泌尿结石的保护因素(OR=0.965,95%CI:0.943~0.987),且存在一定的剂量—反映关系,食物不耐受程度越重,结石阳性率越低(χ2=7.191,P=0.007);牛奶、鸡蛋两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组的泌尿结石阳性率均显著低于不耐受阴性组(χ2=5.370,P=0.020;χ2=6.696,P=0.010),其余12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组与不耐受阴性组的泌尿结石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物不耐受情况较为普遍。食物不耐受并非加重人体泌尿结石的发病率,而是与泌尿结石呈负相关,这可能与人们因食物不耐受而限制食物的摄取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探索治疗泌尿纱结石的新疗法,应用推按运经仪穴位刺激,配合中西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500例与对照组500例在疼痛减轻,疼痛消失,排出结石,排净结石四项对比P〈0.01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果提示本文所研究的推按运经仪治疗泌尿结石是一种简易,高效,低费用排石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泌尿结石成分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红河地区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尿石症患者405例为研究对象,对结石标本行化学定性分析,鉴定结石成分;选择同期120例泌尿外科非尿石症患者为对照组,分析总结泌尿系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泌尿系结石成分复杂多样,多为含钙结石、含草酸钙结石及混合结石;在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精神高度紧张、日饮水量少、植物油脂类型、健身运动及重口味咸食7个因子为危险因素。结论:泌尿系结石成分复杂,以含钙结石为主;发病受饮食习惯及营养因素影响,并个人因素作用也较大。  相似文献   

14.
陈治国  廖成明  余建  胡冬  张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2,(27):142-143,145
目的探讨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尿路多发性结石患者在仰斜半截石位下采用腔内泌尿技术Ⅰ期的治疗过程,并与采用传统的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HCG下降值、碎石成功率及结石清除率均优于体外震波碎石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仰斜半截石位腔内泌尿技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是一种安全、高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桂西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危险相关因素。方法:对体检的3624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进行问卷、肾损伤及其危险相关因素指标检测分析。结果:CKD患病率11.29%,知晓率30.81%;白蛋白尿患病率4.00%,肾功能下降患病率4.11%,非感染血尿和/或白细胞尿患病率1.27%。代谢综合征(MS)及其的组分中CKD患病率9.38%,泌尿系结石中CKD患病率1.90%。40~75岁比20~39岁、男性比女性、MS比三组分的CKD发生率高,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桂西地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者CKD患病率为11.29%,危险相关因素有其特点,以MS及组分为主,泌尿系结石、年龄、男性等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着重从大学生心理、社会认知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主客观原因,对广大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素质和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降低犯罪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邯郸市大学生痤疮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9~11月对邯郸市3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痤疮发病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 582例,其中痤疮患者872例(55.12%),男性患病率59.71%,女性患病率50.00%,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痤疮是邯郸市大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受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黄锋  尹瑞兴 《医学综述》2008,14(2):227-229
中国有众多少数民族,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各民族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水平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民族高血压患病率总体有上升趋势。虽然目前引起高血压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但高血压患病可能与地理环境、年龄、摄入盐过多、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了解各少数民族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对制定正确的防治措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小腿抽搐的现状及分析相关因素,为预防大学生小腿抽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在校大学生720例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小腿抽搐的月患病率为24.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5.1%,女性患病率为24.8%;饮食规律性、节食或偏食、睡眠规律性、腿部外伤、是否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饮食规律性、腿部外伤、是否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等因素与大学生出现小腿抽搐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学生的小腿抽搐患病率较高;节食或偏食、睡眠不规律、有腿部外伤、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等是造成大学生小腿抽搐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石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夏季更是泌尿系结石病的高发季节,如何有效防控泌尿系结石病?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减轻患者病痛?如何合理运用高新技术攻克医学难关?一直被医生和患者所共同关注。本刊日前专访了泌尿系结石专家、重庆市泌尿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泌尿分院副院长、全军泌尿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导师李为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