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胃造瘘(PEG)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行PEG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出院后给予常规家庭肠内营养管道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对比分析二组患者并发症、主观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腹泻、呕吐、堵管、脱管、出血、感染、肉芽生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消化道症状、体重下降、饮食变化、生理功能、肌肉消耗等营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维度、生理维度、社会适应性以及生存质量总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降低PEG患者家庭肠内营养管道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足量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的BMI、营养不良发生率、术后体重下降及营养指标的影响,以及评价该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36例为对照组,干预组: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常规术后家庭肠内营养宣教+营养食谱干预的食管癌管饲患者146例作为干预组。研究对象均为家庭肠内营养管饲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干预前后体重、BMI、营养不良发生率、体重丢失情况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出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在体重、BMI和营养不良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营养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营养干预3周后,干预组体重、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3周后体重丢失和BMI变化值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指标相比,干预组总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白蛋白略微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的肠内营养能够为食管癌术后管饲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可以明显预防术后体重丢失,降低术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营养支持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湖南省肿瘤医院住院行单纯放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按常规处理,检测两组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放疗前、后上述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放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略有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放疗前后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营养指标下降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道癌放疗期间营养状况普遍下降,营养支持措施能显著减轻营养状况的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服务对实行家庭肠内营养出院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外科出院的回家实行肠内营养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行出院计划服务。并于患者出院后1月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血浆白蛋白、体重指数。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月,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为(21.38±2.97)kg/m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95±2.85)kg/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6例(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例(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以改善实行家庭肠内营养出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148-150+154
目的 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头颈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整个放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营养各项指标。结果 在放疗期间,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了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改善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3月在我院头颈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100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整个放疗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营养各项指标。结果在放疗期间,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白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干预,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了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规范化营养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规范化营养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Hb、PA、ALB及生存质量(FACT-H&N量表)。  结果  规范化营养管理的观察组各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使用FACT-H&N量表进行评估,观察组总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行规范化营养管理能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营养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个体化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饲患者的BMI、营养不良发生情况、术后体重下降及营养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8-2019年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后家庭肠内营养管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136例接受常规家庭肠内营养宣教的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12月收治的146例接受常规家庭肠内营养宣教+个体化营养食谱干预的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营养干预前后体重、BMI、营养不良发生率、体重丢失情况及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出院时,对照组和干预组体重、BMI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干预组营养相关指标中总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营养干预3周后,干预组体重、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17.8%,26/146)低于对照组(27.9%,3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体重丢失值和BMI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干预组营养相关指标中总蛋白、前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个体化全程营养指导方式下的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可预防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饲患者的体重丢失,降低术后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更优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手术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分为肠外营养组25例,肠内营养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7天的相关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体重、BMI、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重和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体重、BMI、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的差值肠内营养组小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而肠内营养组腹胀、腹泻的发生率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术后排便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患者的生理过程,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费用,可以作为食管癌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重症放射性脑病行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例重症放射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咽癌放疗后重症放射性脑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沈海滨  刘小金  刘锐  沈忠 《浙江医学》2018,40(8):843-84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和对照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传统饮食)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d、术后7d的营养指标(体重、BMI、上臂中部肌肉周长、Hb、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肠道清洁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观察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有助于肠道清洁,改善患者营养免疫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实施的意义.方法 选取30例实施优质护理后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为观察组,回顾性选取30例在实施优质护理前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以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模式为框架,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放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出院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性反应,张口困难、放射性皮炎、情绪反应等放疗并发症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对于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临床改善效果满意,能够有效地改善口腔黏膜反应、张口困难、皮肤及情绪等不良反应,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素红 《中外医疗》2013,(23):172+174-172,174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应用不同途径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3年1月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69例分为35例肠内营养组、34例肠外营养组,与术前、术后7d进行体重、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统计并比较。结果 35例肠内营养组、34例肠外营养组均顺利度过围术期,对两组病例体重、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统计并比较,以观察护理效果,肠内营养组术前、术后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术前、术后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组对机体营养摄入未造成明显影响,而肠外营养组存在营养素摄入不足使得体重、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显著下降,在食管癌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营养不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服营养支持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鼻咽癌初治患者83例,放疗前NRs 2002评分3分,随机分为营养支持组40例和无营养支持组43例,放疗后1周内再次行NRs 2002评分,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和放疗副反应情况。结果 83例鼻咽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NRs 2002评分≥3分者53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63.9%,营养支持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更低(52.5%vs 74.4%,P0.05)。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淋巴细胞数(LYM)放疗后均有显著下降,但营养支持组放疗后的Hb、体重指数(BMI)较无营养支持组高,体重下降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营养支持组的2/3级口腔黏膜炎、咽食管炎发生率较营养支持组高,放疗疗程更长(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口服营养支持可以减少体重丢失,减轻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控制率。因此口服营养支持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方便、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不同时间实施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禁食72 h后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入院禁食24 h后72 h内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肠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体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及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角肌肌围(MAMC)均较支持前显著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均较支持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禁食24 h后72 h内行肠内营养支较72 h后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肠屏障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所造成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第8天TFN(转铁蛋白)、preAlb(前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情况指标及IgG、IgM、IgA、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TFN、preAlb、Alb、体重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IgG、IgM、IgA、CD4+、CD8+、CD4+/CD8+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鼻胃管(NGT)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肠内营养在鼻咽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研究2010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50例,分为NGT组25例经鼻胃管肠内营养,PEG组25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肠内营养,比较分析治疗前后2周、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周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营养指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PEG组患者营养指标高于NGT组(P<0.01),不同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后PEG组患者肺部感染、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NGT组(P<0.01).结论 PEG的肠内营养可改善鼻咽癌患者的营养不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35-537
目的:评价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2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抽选法分组,每组例数31例,对照组行全程营养护理管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各方面营养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能力、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时实施全程营养护理管理能有效维持患者的正常的营养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知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食管癌放疗患者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实践。方法:选择食管癌吞咽困难程度达Ⅲ级的放疗患者56例,将愿意配合管饲肠内营养患者34例设为肠内营养组,拒绝管饲营养患者22例设为常规营养组。肠内营养组患者放疗期间全程采用管饲肠内营养,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制定护理实践方案预防并发症;常规营养组患者经口进食流质饮食,辅以口服营养补充,必要时增加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前后BMI指数,血红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结果:放疗前两组的BMI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BMI指数在放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肠内营养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分别是119.20±12.60g/L、35.79±4.58g/L,与放疗前比较数值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营养组放疗后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分别是107.95±11.39g/L、33.78±3.30g/L,与放疗前比较数值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放疗后肠内营养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常规营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43)。结论:管饲肠内营养可改善食管癌Ⅲ级吞咽困难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医护患三方共同参与营养方案沟通和同伴间的榜样作用,能提高患者对置管的接受程度;完善的护理实践方案可有效预防和处理管饲肠内营养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出院后常规健康宣教和电话随访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复查时焦虑、抑郁和自我效能感的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基于微信平台的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从而降低对放疗的负情绪反应,促进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