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自制简易双腔冲洗管在肠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采用自制简易双腔冲洗管和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肠瘘7例,观察肠瘘治疗过程中每日引流量的变化、治愈时间、是否有引流管堵塞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本组7例肠瘘患者均治愈,平均愈合时间10~13d,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引流管堵塞情况,未见腹腔内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自制简易双腔冲洗管不仅能够保证瘘管充分有效地引流,同时可保证连续冲洗和引流同步进行,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尽早促进原病灶的愈合.  相似文献   

2.
3.
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素芬  陈秋芳 《广东医学》2000,21(7):620-621
目的 探讨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总结 10例高位肠瘘早期使用双腔引流管予以恒力负压吸引 ,并持续以生理盐水冲洗 ;瘘口采用暴露法 ,以及加强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吸引压力容易调整并恒定 ;使用双腔引流管引流无出现堵管现象 ;瘘口周围皮肤暴露法便于观察瘘口有无漏出消化液至体表 ,及局部皮肤被消化液刺激情况 ;无出现长期禁食的并发症 ;引流液回输 ,恢复消化液的胃 -肠循环及胆盐的肝 -肠循环 ;重新利用消化酶。结论 对双腔引流管及恒力负压吸引在高位肠瘘的应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0年12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患者18例,均应用VSD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低位肠瘘患者经VSD治疗7~40 d后肠瘘愈合拔管,拆除VSD装置;1例患者经治疗瘘口反复不愈合,半年后再次手术治疗.治疗有效率94.4%.结论 VSD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瘘治疗上安全有效,可缩短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我科从1992年以来,对70例甲状腺手术后创口采用自制负压吸引球引流,代替以往传统的半边乳胶管或橡皮片等引流法,对术后减少并发症,促使创口愈合,起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与制作方法1一般资料 男24例,女46例。年龄17~70岁。甲状腺腺癌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28例,甲状腺腺瘤26例,甲状腺囊肿12例。甲状腺全切4例(双侧2例,单侧2例),甲状腺次全切42例(双侧28例,单侧14例),甲状腺腺瘤局部切除14例,甲状腺囊肿摘除12例。2负压吸引球结构 ①引流管:采用医用乳胶管,外径10mm,内径7mm,长30cm;②负压吸引球:采用五官科洗耳球一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术后急性肠瘘患者应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90例治疗肠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单腔引流管,研究组使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最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和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引流液量、住院天数、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最高体温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和再手术概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若患者发生急性肠瘘因立即采用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法,该方法比传统的单腔引流管治疗效果更好,能有效的减少在手术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熊世龙 《吉林医学》2010,(30):5356-5357
目的:探讨引流管持续负压冲洗吸引在腹部Ⅲ类切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82例腹部手术术后属Ⅲ类切口的患者,按是否应用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分为A、B两组进行比较。A组:应用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治疗40例。B组:常规缝合腹壁切口42例。结果:A组40例均于术后4~5d拔出引流管,有2例(5%)发生切口红肿、积液,其余38例均工期愈合(95%)。B组42例术后有7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达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流管持续负压冲洗吸引是一种满意防止腹部Ⅲ类切口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的临床应用李根性1张素梅1李国照2我院自行设计的一次性双腔冲洗吸引管临床应用于外科手术135例,其中肝破裂3例,脾破裂5例,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合并肠管破裂3例,胃穿孔2例,输尿管结石6例,肾盂切开取石8例,盆腔脓肿5例,宫外孕3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对60例肝胆胰等大手术和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置入腹腔双套管,进行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中心吸引低负压持续引流,及加强对双套管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引流不畅和堵管1例,未发生创面出血、胆漏、胰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逐步控制。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能有效达到引流效果,降低腹部大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在腹部手术后的引流效果。方法:对21例肝胆胰等大手术和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置入腹腔双套管,进行NS持续冲洗、中心吸引低负压持续引流,及加强对双套管的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发生引流不畅和堵管1例,未发生创面出血、胆漏、胰漏、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术后腹腔感染逐步控制。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引流技术在腹部手术后的应用,能有效达到引流效果,降低腹部大手术后的并发症,提高腹腔严重感染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5.
急性乳腺炎是外科常见病,单纯抗炎治疗常常难控制病情发展,一旦脓肿形成切开引流将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而传统的引流方法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我院于2003年3月-2006年2月期间采用自制粘贴负压吸引结合抗菌素治疗急性乳腺炎25例,设同期急性乳腺炎传统的手术切开引流术25例单纯使用抗菌素治疗为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56-259
目的:探讨应用seldinger技术置腹腔双套管负压引流吸引在肠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5年收治的外科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患者,其中A组21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早期置双套管负压引流吸引。B组17例,采用传统单腔引流管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自愈率、住院天数、置管天数、最高体温变化。结果:A组21例病人中18例病人置管有效,3例病人在置管后接受再手术治疗。平均置管时间为(17.62±9.32)d,平均住院时间为(43.14±14.97)d。B组17例病人中12例病人置管有效,5例病人在置管后接受再手术治疗。平均置管时间为(31.71±15.30)d,平均住院时间为(57.41±26.88)d。结论:采用seldinger技术早期置腹腔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较传统单腔引流在肠瘘治疗中是相对有效的,且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7.
汤梅枫 《广东医学》2002,23(1):96-96
腹胀是腹部外科手术后最常见临床表现 ,对术后吻合口和腹壁切口愈合影响很大 ,为有效解决外科手术后腹胀 ,我们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袋作负压肛管排气 ,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3例 ,男 15例 ,女8例 ;年龄 2 1~ 79岁 ,平均 4 8 3岁 ,其中胆囊切除 8例 ,胃大部分切除 7例 ,阑尾切除 4例 ,肠切除 2例 ,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 2例。1 2 方法 普通肛管一根 (型号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 ,市售一次性负压引流袋一个 ,按常规肛管排气法操作 ,肛管插入肛门约 15~ 18cm ,连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 ,引流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技术在预防腹部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对6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高危因素患者实施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观察。结果全组60例腹部手术高危切口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9.2±2.3)d,平均换药次数为(3.5±1.8)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5±1.6)d。结论皮下可调式负压冲洗引流治疗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效预防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1982~1995年2月,我们就地取材,自制简易双腔引流管,分别用于腹部外科不同部位的引流。115例效果满意,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5例,男83例,女32例,有菌手术107例,无菌手术8例,直肠癌58例,结肠经直肠鞘脱出切除术4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例,胃穿孔修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制负压引流装置预防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韶关市铁路医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缝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比较2组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