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评估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出应对风险管理的策略与防范措施,保障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方法 分析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查明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制定门诊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实行护理责任到人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其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以及主动服务的意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门诊静脉输液的医疗事故大大减少,患者满意率得到很大提升.结论 加强门诊静脉输液潜在风险的评估,实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纠纷及差错,提升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王小婷 《包头医学》2015,(3):158-159
目的:探讨分析门诊采血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及防控措施.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门诊采血室护理风险管理过程,即对门诊采血室护理风险脆弱性分析评估、根本原因分析、可能不良后果评估、针对主因控制等具体做法.结果:门诊所有采血患者均无良事件发生;实现了门诊采血服务优质化,患者满意度由2012年的96%提高到98.8%.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结论:门诊采血室进行风险脆弱性分析评估、根本原因分析、针对主要原因有效防控,能有效避免门诊采血护理风险的发生,可见门诊采血室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采血室护理操作风险的干预,确保所有门诊采血患者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郭红蕾 《包头医学》2015,39(1):48-49
目的:探讨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安全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静脉采血安全.方法:总结分析外科患者静脉采血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及患者风险潜在脆弱性问题,针对其原因采取正确防范措施.结果:外科住院患者标本符合率100%,患者满意度98%.结论:对外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护理风险潜在问题脆弱性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的避免、预防及改善的措施,能有效提高采血护理质量,回避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导致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防范意识不强、患者特殊体质及家属因素、医院组织管理和药物使用制度缺陷等.本文在分析护理风险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制定严格的护理安全管理标准,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技能培训及学习,实施重点病例上报管理,借鉴国际经验进行风险转移等,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静脉采血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未开展风险管理;而研究组60例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评估管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下淤血、晕血、采血项漏检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减少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采血中心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急诊护理风险的因素,包括医院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服务对象因素和社会因素。从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专科培训、加强医患沟通、落实告知、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规范护理记录等方面归纳了急诊护理风险的防范策略,做好对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甄别、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从而降低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总结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包括儿童患者因素、患者家属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等。分析儿科护理工作护理风险控制与风险防范方法,从增强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加强护患沟通、加强制度建设、改善患儿就医环境及设备设施、控制院内感染、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等角度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临床静脉采血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对策。方法:对检验科拒收的不合格血液标本,按拒收原因,分类分项统计例数并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提高临床静脉采血的合格率。结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建立、完善、落实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妇产科发生的42例护理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查找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及相应防范对策。结果:工作年限为1~2年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为42.86%,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为23.81%,工作年限在3~10年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风险的几率为9.52%~11.9%。前2者发生的护理风险均明显高于工作年限为3~10年的护理人员发生的护理风险,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因素十分复杂。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避免或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管理措施及防范对策。方法:对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防范对策。结果: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因素、设备及制度因素及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等四方面。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及防范对策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加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增强责任感等;改善医院硬件水平;规范急诊护理文书的书写;完善规章制度。结论:通过对风险管理措施及防范对策的实施,可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纠纷,既保障了患者的利益,也保障了护理人员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我院2012年静脉治疗护理缺陷,分析静脉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护理风险防范预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经我院护理质量委员会讨论定性的62例护理缺陷的分类和发生原因,进行登记,并计算相应的百分比。结果2012年62例护理不良事件中,静脉治疗引起的护理缺陷有31例,占护理缺陷总例数的50%;最主要的原因是输液外渗和漏注、多注、错注液体,分别占38.7%和35.5%。结论我院静脉治疗护理风险较高,防范措施为:多方面抓教育,转变安全态度;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夯实静脉治疗技术,落实静脉治疗监督工作;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菊花  洪慧革 《中外医疗》2013,(31):169-170
目的研究如何防范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方法选取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耳鼻喉科护理过程中所发生的120起风险事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式分析,重点研究耳鼻喉科护理操作技术的潜在风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结果耳鼻喉科护理操作技术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科室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护理制度因素、患者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各类风险因素所导致事故比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可减少风险的发生。各种风险因素均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点关注。同时,先进的护理理念、完善的护理制度、精湛的护理技术及高度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可大大降低耳鼻喉科护理技术操作的潜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或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手术安全。方法回顾分析60例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和促发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结果手术室常见的护理不良事件包括执行各种制度不严、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压疮、管道脱落、异物遗留体内、液体外渗及仪器使用不当,其中各种制度执行不严格所占比例最高。结论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责任心不强,专业知识水平缺乏,安全意识不够等,通过加强培训,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管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效果,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总结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相关风险,应用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加强防范能力,强化风险监控力度,完善工作程序,建立风险应急制度,健全日常护理制度。对比分析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8%,显著低于实施管理前(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对960例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实施风险管理。结果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患儿及其家属的综合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管理,提高穿刺技能,可以降低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应用时的风险,对减少护理纠纷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风险及安全隐患,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的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12例,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作历史性回顾。结果:妇产科护理风险主要体现在患者、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术三个方面,通过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干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进行妇产科临床护理期间,应规范临床护理制度,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可降低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7.
魏捷 《包头医学》2014,(2):127-128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单元内25名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培训,学习内容包括:护理风险概念,发生护理风险的后果,防范的重要性,护理面临的风险,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等。结果:护理核心制度的有效执行,护理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护理团队患者安全意识的提高,是护理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结论:加强护理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的培育,持续改进患者安全服务,针对风险有效具体的干预措施,加强团队的沟通和合作[1],对提高对防范护理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风险主要原因与应对策略,从而为降低护理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这段期间我院急诊护理情况全面调研分析和总结,找出急诊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并制定具体的应对改善措施,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结果导致出现急诊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本身的情况、患者个体因素以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等,针对急诊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综合服务素质、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制定了应对措施。结论影响急诊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很多,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和技能,并通过健全制度约束等,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不断提升医院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9.
余霞妹 《大家健康》2014,(9):112-113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有效防范策略。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妇产科接到的80例护理纠纷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防范策略。结果:其中本次发生的80例护理纠纷案件,其原因主要是:护理人员态度24例,比例为30.0%;医疗费用21例,比例为26.3%;护理人员业务素质16例,比例为20.0%。护士职称护理人员的被投诉率明显高于护师、主管及以上职称人员,差异显著(P<0.05);工龄5-10年、10年以上护理人员的被投诉率明显低于工龄5年护理人员,差异显著(P<0.05)。结论: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主要还是集中在护理人员态度和业务素质上,因此想要对护理纠纷发生率降低,就必须要注重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急诊急救患者护理风险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的68例急诊急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急诊急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针对性地制定护理风险防范策略,对比护理防范策略制定前后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风险防范策略制定后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优于制定前,差异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存在复杂的风险因素,要求护理人员加强重视,制定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提升急诊急救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