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丽芳 《疑难病杂志》2011,10(11):879-881
<正>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摄取自食物,经紫外线照射转化为维生素D_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_3(胆钙化醇)。在人的皮下脂肪组织含有7脱氢胆固醇,也就是维生素D_3原,经过阳光紫外线照射转变为胆钙化醇,再经过肝脏转化为25(OH)VD_3,然后在肾脏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 与2 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途径对2 型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 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自身免疫反应、促进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等多种途径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周玉森  武玮  梅艳洁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4):589-590,638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方法 选择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中抽取80例,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其中单纯糖尿病(DM1组)4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DM2组)40例。另外同时选择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血液生化等指标。以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作为因变量,以年龄、血脂、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cy等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确定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结果 DM1组Hcy比NC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2血清Hcy的水平高于DM1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肽、TG、TC、HbA1c、Hcy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相关。 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有关,高Hcy血症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患者血脂异常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 1 0 0例 2型 DM(其中有大血管病变组 5 2例 ,无大血管病变组 4 8例 )和 1 0 0例对照组 (非糖尿病患者 ) ,采血测定血脂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M组和对照组比较 ,TC、TG、L DL- C,Apo B明显升高 (P <0 .0 1或 P <0 .0 5 ) ;而 HDL- C、Apo A1下降 (P <0 .0 1或 P <0 .0 5 )。 2型 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与无大血管病变比较 ,前者 TG、L DL- C、Apo B明显升高 (P <0 .0 1 )。结论 :2型 DM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 ,其中 TG、L DL- C、Apo B明显增高与 2型 DM合并大血管病变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而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对于DR的早期发现及治疗至关重要。而最近发现维生素D与DR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改善DR,可能对DR有保护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进而为DR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马玲 《海南医学》2016,(3):431-433
长期的糖尿病病程可引起血管、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组织的慢性并发症.维生素D是经典的钙磷调节剂,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对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缓解炎性反应、减少动脉内皮损伤等.近年来愈来愈多的临床及动物模型试验表明,维生素D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目前已发表文献对此仍存有分歧,本文就此相关机制及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周婉  叶山东  陈超 《安徽医学》2018,39(4):392-39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28例,按照有无并发症,分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78例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50例.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如糖尿病病史、年龄,测量身高、体质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清25(OH)D、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C肽、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25(OH)D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及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DPN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13.64 ±3.07)ng/mL,低于NDPN组的(19.55 ±4.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 与HbA1c(r=-0.467, P<0.05)、病程(r=-0.432,P<0.05)、LDL-C(r=-0.439,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显示,25(OH)D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维生素D缺乏与T2DM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同时被纳入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物样本库和糖尿病管理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310例,根据眼底检查分为DR组(n=105例)和正常眼底(non 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n=205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和检验信息,并检测各组血清中的25 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NDR组比较,DR组的25(OH)D水平降低(t=3.465,P<0.001),25(OH)D缺乏率增高(χ2=5.313,P=0.021),但是25(OH)D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0,P=0.3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校正一系列变量(基本特征、疾病史、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甘油三酯和尿酸)后,25(OH)D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呈负相关(OR=0.954,95% CI:0.926~0.983,P=0.002),25(OH)D缺乏的T2DM患者DR发病风险是25(OH)D不缺乏者的2.17倍(OR=2.171,95% CI:1.047~4.500,P=0.037)。结论  血清25(OH)D水平与DR的发生呈负相关,25(OH)D缺乏可能与T2DM患者D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维生素 D 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不仅参与钙磷代谢,还参与炎性反应、免疫、糖脂代谢等病理生理过程。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性疾病,至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了维生素 D 缺乏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糖尿病发病病因没有完全阐明,很多研究注意到低维生素 D 水平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相关性。本文就维生素 D 的测定方法及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瘸变是否有关.方法:本研究选择T2DM患者240例,全部受试者均采用离分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判定下肢动脉病变程度,按下肢血管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T2DM下肢血管病变组与非病变组,比较病变组与非病变组间血UA水平是否有差异:同时根据血UA水平又分为高UA水平组和正常UA水平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病变严重程度情况.结果: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变组(P<0.05),而糖尿病高血UA组较正常血UA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增加,病变程度更重(P<0.05).结论:血UA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 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 (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LLPA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4,P=0.001)、吸烟(OR=3.639,P=0.001)、舒张压(OR=1.046,P=0.0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88,P=0.0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520,P=0.028)、25(OH)D3(OR=0.096,P=0.001)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维生素D水平、高龄、吸烟、高HbA1c、高舒张压、高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54例伴大血管病变(DM-MA组),48例无大血管病变(DM-MN组).ELISA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免疫复合物血清(LDL-ICs)浓度.结果 ①血清LDL-ICs组间比较:DM-MA组[(78.31±17.53)AU]LDL-ICs较DM-NM组(38.16±5.34)AU显著升高(均P<0.05).②血清LDL-ICs浓度与其他因素的直线相关回归分析:LDL-ICs与血清BMI、HbA1c、SBP、TC、DBP、TG浓度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0.70、0.66、0.58、0.43和0.37,P<0.05);与血清HDL-C浓度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r=-0.76,P<0.05);与血清LDL-C浓度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0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LDL-ICs水平显著升高.在2型糖尿痛患者中,LDL-ICs与LDL-C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与血清TG、TC、HDL-C、HbA1c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 (DM)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已糖激酶法、放射免疫法对 5 1例DM患者 ,空腹及餐后 2小时血糖、血浆胰岛素进行测定 ,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AI) ,并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2型DM患者IAI明显降低 ,空腹及餐后 2小时胰岛素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相比 ,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病程 >1年较 <1年更易出现血管病变 (P <0 .0 0 1) ;体重指数 (BMI)与空腹胰岛素 (FINS)呈正相关系 (r =0 .3 0 13 ,P <0 .0 5 )。结论  2型DM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HINS)及胰岛素抵抗 (IR) ,病程在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大血管病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472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男性≥416.4μmol/L,女性≥356.9μmol/L)和正常血尿酸组。分析两组患者大血管病变及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AB I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而体质量指数(BM I)、三酰甘油(TG)、尿素氮(BUN)、肌酐(C r)、尿微量白蛋白(MAU)均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酸与病程(r=0.118)、BM I(r=0.204)、BUN(r=0.298)、C r(r=0.145)、糖化血红蛋白(r=0.107)、LDL-C(r=0.168)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与下肢动脉硬化密切相关,预防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除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体质量等危险因素外,还应控制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氧自由基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氧自由基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2例,男3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1.2±5.6)岁,其中28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者1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6例),正常对照组:体检健康人60例,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52.8±7.6)岁,2组人员分别作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A1,HbAIc)、血清脂质过氧化物(serumlipidperoxisome,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te,SOD)、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HbAIc、LPO、NO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SOD降低;伴有血管并发症者的HbAIc、LPO、NO比无血管并发症者升高更显著,SOD降低更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氧自由基与微血管病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郑洁 《黑龙江医学》2015,39(2):129-1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APN)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合并症组),测量两组患者身高、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APN、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等。结果两组间血清APN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N与HDL-C显著正相关(P<0.05),与LDL-C、SBP及IMT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APN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维生素D的水平。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无眼底病变者40例,2型DR者40例,3组患者均测定维生素D水平。结果3组间维生素D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O.05)。健康体检组与T2DM组及2型DR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2DM组与2型DR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2DM患者及2型DR维生素D水平较正常人降低,2型DR患者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且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导致成人失明的首要病因[1]。维生素D是一组  相似文献   

20.
念馨 《医学综述》2010,16(15):2341-2345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外周血管病变主要累及下肢动脉、颈动脉、上肢动脉等。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与多因素相关,如高血糖、内皮功能异常、炎性反应等,对其进行研究对临床早期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血流成像仪能早期发现病变,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和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