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孟娇娇 《当代医学》2021,27(33):36-38
目的 研究腹部切口不同缝合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皮外缝合术,观察组给予皮内缝合术,比较两组缝合及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57.45%)高于对照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缝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24及48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6 h,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的腹部切口经皮内缝合术缝合后,可缓解术后切口疼痛感,更利于术后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以进行持续改进.方法 随机选取行剖宫产手术的537例产妇设作研究对象,其中有12例产妇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分析12例产妇入院时一般情况、术中情况及术后表现等内容,分析12例产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与改进建议.结果 分析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胎膜早破、上呼吸道感染、反复阴道操作等;提出持续改进建议,以此减少患者切口愈合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可以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持续改进护理方案,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切口及早愈合,减轻产妇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为临床控制切口愈合不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该院4年间80例孕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并根据随机原则,取同期80例切口愈合良好的剖宫产者为对照组.结果 在17个影响因素中,阴道检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肥胖、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手术时间过长、贫血、低蛋白血症、羊水混浊、前次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后出血等12项因素在切口愈合不良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手术切口方式、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5项因素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如肥胖、贫血、胎膜早破、阴道检查过多等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不良2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经术后积极治疗均获痊愈。临产后因产程延长、停滞而急诊行剖宫产术是术后感染的首要危险因素,羊水污染、胎膜早破、糖尿病合并肥胖也是危险因素,最终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5.
李爱玲 《农垦医学》2008,30(2):129-13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施以应对措施减少剖宫产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住院剖宫产768例患者中19例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病例进行分析,发生率2.47%.结果:危险因素中贫血占78.6%,肥胖占47.4%,胎膜早破占42.1%,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感占10.5%.结论:提高对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认识,指导孕期保健,控制社会因素的剖宫产;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基础疾病;手术操作规范,进一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产妇剖宫产手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法临床纳入2015年7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76例GDM产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98例非糖尿病产妇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观察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将两组术后切口裂开、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1.84%;对照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02%;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72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非糖尿病产妇,GDM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几率更高,直接影响术后切口愈合,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该类产妇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重视程度,积极预防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肺癌患者施行单孔VATS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笔者医院收治的120例施行单孔VATS手术的肺癌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将患者分为病例组(n=19)和对照组(n=101)。结合性别、年龄、营养状况、高血压、糖尿病、拔除胸管时间、TNM分期、病理类型等8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拔除胸管时间等观察指标与发生手术切口愈合不良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6.902,95% CI:1.358~35.071,P=0.020),营养状况(OR=3.698,95% CI:1.136~12.035,P=0.030),糖尿病(OR=5.946,95% CI:1.815~19.475,P=0.003)是肺癌患者行单孔VATS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回归模型结果可靠。结论 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是肺癌患者行单孔VATS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上更应加以关注,以期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周丹 《基层医学论坛》2016,(9):1268-1269
目的:探讨影响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2例,按照是否合并术后切口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体重指数(BMI)偏高、夏季手术、多人病房、胎膜早破、使用抗生素和手术时间过长均是影响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产科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较为复杂,包括手术时间过长、滥用抗生素、夏季手术、BMI偏高和胎膜早破等,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避免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促进产妇的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措施。方法:以近年来于我院行剖宫术孕产妇中34例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引起愈合不良的因素;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7例,对照组行常规方式切口换药治疗,治疗组采取止痛消炎软膏涂抹,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为孕产妇身体原因、合并疾病、剖宫产手术原因及产程时间过长。治疗组愈合时间和痛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有利于临床预防;采取止痛消炎软膏涂抹治疗方便有效,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加快愈合速度。  相似文献   

10.
高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678-1679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的不良因素。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患者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切口愈合良好患者9例作为对照组,对影响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的因素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重指数、伴有基础性的疾病例数、阴检肛查的次数、胎膜早破例数、急症手术例数、多胎妊娠的例数、纵切口例数、手术时间、非主刀缝合例数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必须注重相关各种因素,重视围术期的处理细节与手术技术,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在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切口愈合不良为390%;影响因素为: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纵切口、多胎、非主刀医生缝合、手术时间长。结论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注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细节,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提出预防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剖宫产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积极采用相关因素防治与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基础疾病、阴道检查次数、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急诊、瘢痕子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切口方式、病房、季节等因素与对照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案,避免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术皮内缝合切口愈合不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莫晖  李秋梅 《吉林医学》2014,(5):969-97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皮内缝合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960例采用皮内缝合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并进一步探索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结果:剖宫产术皮内缝合切口愈合不良与肥胖、糖尿病、水肿、贫血、滞产、缝合方式及技术、术后咳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切口张力增加、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结论:选择剖宫产术皮肤切口缝合方式、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合理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并使切口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总结提高切口愈合率的措施。方法选取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对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均出现切口愈合不良,分析发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行有效的处理。结果 40例产妇中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主要包括:母体因素25例,羊水粪染8例,胎膜早破4例,产程延长或滞产2例,手术止血不良1例;经过有效的处理后产妇切口均甲级愈合。结论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母体因素占主要原因,应在孕期做好孕妇的保健工作,并在术中进行预防感染的处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愈合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后应早期予以处理,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8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时期单纯剖宫产的9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中出血量、术后48 h阴道出血量和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虽然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恶露干净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切口感染,1例愈合不良;观察组2例切口感染,2例愈合不良。产后42天复查,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2例子宫复旧不良。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产后感染风险,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官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在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切口愈合不良为3.90%,影响因素为: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纵切口、多胎,非主刀医生缝合、手术时间长.结论 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注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细节,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张亚芬 《当代医学》2008,(11):42-43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官产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愈合良好组和愈合不良组在有关因素的差异.结果 切口愈合不良为3.90%,影响因素为: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纵切口、多胎,非主刀医生缝合、手术时间长.结论 诸多因素可能影响切口的愈合,注重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细节,减少切口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非生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剖宫产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1:2比例随机选择同期无切口愈合不良剖宫产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4.08%;其中切口感染82例,脂肪液化11例,裂开7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非生物因素为:BMI高、Hb低、住多人间病房、阴检肛查次数多、胎膜早破、伴有基础疾病、术前未预防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长、夏季、非主刀医生缝合、备皮至手术时间长。结论:造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很多,针对上述易感因素,采取适当措施可减少切口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妇均于剖宫产后测定糖脂代谢水平,根据糖脂代谢结果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糖脂代谢异常,n=15)与对照组(糖脂代谢正常,n=65)。比较两组糖代谢指标、脂代谢指标,分析可能引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文化程度、产次、孕周、不良孕产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年龄≥35岁、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5 kg/m;、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孕期未使用胰岛素、孕期体质量增长率≥30%、产后营养过剩、产后锻炼<0.5 h/d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孕前BMI≥25 kg/m;、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孕期未使用胰岛素、孕期体质量增长率≥30%、产后营养过剩、产后锻炼<0.5 h/d为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高龄产妇、孕前BMI高、有糖尿病、血脂异常家族史、孕期未使用胰岛素、孕期体质量增长过快、产后营养过剩、产后锻炼时间短是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后糖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评价新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剖宫产手术350例,分为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对照组170例,采用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式。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对比差别有显著性,表明新式剖宫产术优于传统腹部纵形切口子宫下段横行切口术。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排气快、进食早、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而且切口愈合好,外表美观,手术方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