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讨论医院采用信息化管理防范门诊药房调剂出现差错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调剂出现差错的原因,并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式防范药房调剂出现差错,调查2018年我院药房出现的调剂差错,并与2017年对比。结果通过调查发现,我院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药房调剂出现差错的频率明显降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防范门诊药房调剂出现差错的效果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PDCA循环的使用,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高工作质量。方法为提升工作质量,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我院自2017年6月起实施PDCA循环工作法,首先统计我院门诊药房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对我院的门诊药房未采取PDCA循环法时出现药品调剂差错的数量和类型;使用统计学原因分析工具,对药品分析差错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采用PDCA循环法,检查采取措施后的5个月间药品调剂出现的差错和类型,对采用PDCA循环法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未实施PDCA循环法前,门诊药房调配药方15678张,出现差错318张,差错率为2.03%;在实施PDCA循环法后的2017年6月至2017年10月,门诊药房调配处方15726张,出现差错79张,差错率为0.50%。实施PDCA循环后,药品调剂差错明显减少,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使用PDCA循环,通过对出现的药品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执行,能够有效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提高工作质量,赢得患者的好评,提升医院的社会美誉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中药疗效的相关调剂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前开具的药方15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后开具的150份药方作为实验组(实施调剂管理),针对处方单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影响中药疗效的相关因素,比较实施调剂管理前后的中药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中药调剂管理前后中药疗效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调剂过程中的审方、调配、复核、包装及发药等环节均属于影响中药疗效的因素,临床中实施中药调剂管理能显著提高中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PDCA循环管理法,调查我院2015年、2016年门诊药房药品接近失误(内差)、药品差错(外差),分析差错及失误原因,并拟定措施、检查和落实,最后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完善管理制度,并与绩效挂钩,落实奖惩;量化岗位绩效(技术含量、工作强度、工作量);加强新进人员包括实习生带教及专业知识培训;加强药品管理,对易出错的药品设置警示标识;同时通过检查反馈及时调整药品货架。实施后,与2015年相比,2016年调剂差错指标有所下降,总差错发生率0.20‰,下降幅度23.01%。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明显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使调剂差错率降低到预定目标值,是防范调剂差错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诱发医院医师处方药品调剂出现差错常见问题进行归纳并据此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并对管理质量进行探究。方法本院药房自2017年2月始应用PDCA对药品调剂进行调控,将未应用PDCA循环法管理进行调配的医师处方中随机抽取2000张并设为对照组,对应用PDCA循环法调控的药品调剂药方随机抽取2000张并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药方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PDCA循环法在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方面的价值。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药方中出现差错的概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药房中应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进行调配和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以及降低药品调配过程中出现差错的概率,保障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药剂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药剂科门诊药房的管理工作中开展品管圈活动,改善药剂质量的管理方式,对比分析药房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药剂质量管理情况。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门诊药房平均每周药剂调剂差错件数为39件(100%),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药房平均每周药剂调剂差错件数为11件(28.20%),门诊药房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平均每周药剂调剂差错件数明显低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下降了71.8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门诊药房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能力评分高于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药剂质量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的管理办法效果较好,降低了门诊药房药剂调剂差错的件数,提高了药房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能力,提升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是非常可行的管理办法,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并制定防治措施。方法:查找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常见差错,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药房调剂差错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范调剂差错的对策是提高药剂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建立健全门诊药房调剂工作制度。结论:加强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工作人员和制度管理,才能最大程度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6S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我院门诊药房总调剂处方59 150张,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月为6S管理实施前(28 146张),2017年2月—2018年2月为6S管理实施后(31 004张)。比较实施前、后调剂差错情况、工作效率及取药等候时间。结果:实施后差错率为0. 09%低于实施前的0. 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施后单方调剂时间为(2. 11±0. 49) min短于实施前的(4. 55±0. 78) min,人均日调剂量为(197. 54±8. 14)张高于实施前的(115. 42±7. 82)张,取药等候时间为(5. 13±0. 32) min短于实施前的(7. 84±0. 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6S管理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调剂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方法随机收集病区药房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规范化管理中的相关资料,共抽取600份处方,其中326份处方是在2017年10月开始在病区药房开展规范化管理,评价并比较管理前与管理后的差错现象。结果差错现象包括电子处方、手写处方、处方调剂。管理后的差错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规范化管理应用于病区药房药品调剂工作中,可规范药剂科医务人员的药品调剂工作,提高调剂质量,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调剂差错事件,确保了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医院药房管理中实施循证医学原理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于2017年5月开始在药房管理中实施循证医学原理的管理方式(B组),与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实施的常规药房管理相比较,针对两组不同的管理原理及方式之间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实施循证医学原理管理后的药房在患者满意度、配药出错率、药房整体管理水平及药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考核评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实施常规药房管理的管理效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药房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循证医学原理进行管理能显著提升药房的整体管理水平,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减少差错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西药调剂差错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开设的西药调剂处方中选择3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的1600例进行了相关差错情况的原因分析,并于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实施了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出现差错的情况和总结出的可能导致差错的原因进行统计,探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 3200例研究对象中,出现差错的有74例,占2.31%;其中出现发放种类差错和数量差错的情况占大多数,分别为35.14%、32.43%;出现差错的原因大多是因药品包装和名称相似、还有取药环境的因素所致,占所有差错事件的20.27%、18.92%、17.57%;另外,根据实施预防对策前后的调剂差错发生情况可以看出,实施后差错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调剂的过程中,很容易受药品因素、药师因素以及取药环境因素等影响,导致出现诸多差错情况。只有对相关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才能降低调剂差错的发生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实现西药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分别选择实施前(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药房管理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实施前后药房差错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情况。结果药品合理分类与药品监管制度实施后药房管理中差错发生率0.52%明显低于实施前1.18%,患者满意度评分(92.8±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评分(86.5±2.1)分,实施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房管理中实施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是可行的、有效的,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物流学原理在改进药房调剂工作的作用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药房调剂工作人员60例(在2016年4月23日至2017年4月23日选取),随机分组化(30例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物流学原理管理和传统工作模式管理。结果观察组药房调剂工作人员的审核错误发生率(3.33%)、调配错误发生率(0.00%)、发药错误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调剂工作中加强物流学原理管理的实施,能够降低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分析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获取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门诊药房人员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门诊药房人员的工作情况实施分析,对比分析精细化管理实施前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失误率以及患者药房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管理后,处方调剂时间、人均日调剂量、患者平均侯药时间以及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实施前,且两组各项指标值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可有效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失误率,更利于获取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对降低药房调剂内差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2022年4月常州市德安医院药房发生的调剂内差进行分类并分析原因,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前、后药房药品调剂内差发生例数和分类,分析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的有效性。结果:药房实施PDCA循环管理法后,各调剂人员发生的内差例数均有明显下降,平均改善率达41.05%;各类调剂内差例数均下降,发生例数持续降低;调剂数量差错下降39.58%,品种差错下降43.02%。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药房调剂工作中效果显著,可减少药品调剂内差,提高医院的安全用药水平和调剂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实践与体会。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找出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原因,并采取形影的处理对策,随机抽选我院门诊药房不同年度的药品调剂差错事件登记资料,即2014年1至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照组),2016年1至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观察组),分析开展前、后后药品调剂差错率、药品调剂差错目标达标率等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开展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药品调剂差错目标达标率为0.43%。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效果显著,便于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率的降低,药品调剂达标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PDCA循环在我院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的实践。方法以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住院药房调剂差错作为对照,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住院药房调剂差错作为管理组,比较经过PDCA循环后我院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结果经过PDCA循环的管理,我院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较前明显下降。结论运用PDCA循环对减少我院住院药房调剂差错有良好成效,今后应继续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房常见的调剂差错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当前医院的门诊药房进行调剂工作过程中常见的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措施.结果:调剂工作常见的差错原因有药剂人员缺乏责任心、调剂制度不健全、药剂人员专业知识匮乏等.结论:加强药剂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药剂人员的专业素养、健全调剂制度等,是应对药房常见调剂差错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精益管理在降低住院药房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日至2015年12月20日未在住院药房实施精益管理的研究对象为对照组,以2016年1月20日至2016年12月20日在住院药房实施精益管理的研究对象为实验组,对比2组药房调剂差错率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住院药房调剂差错发生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住院药房中实施精益管理,能够有效将药房调剂差错的发生几率降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鱼骨图分析法结合人机料法环(4M1E)法管理在门诊西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门诊西药房中的500张药方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上述医院门诊西药房中的500张药方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鱼骨图分析法结合4M1E法管理。对比两组药方的方剂合格率、管理效果(包括药房人员日调剂量、单方调剂时间、药品盘点时间、患者候药时间)、管理中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状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药方的方剂合格率为9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方的药房人员日调剂量为(212.41±68.42)张,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09.38±34.08)张,单方调剂时间、患者候药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分别为(2.29±0.57) min、(7.52±2.08) min、(1.24±0.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2±1.49) min、(13.63±4.02) min、(3.09±0.8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药方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