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对比氧气雾化、超声雾化吸入对治疗老年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不同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的60例患者,按吸入方式不同分为A组(n=30)与B组(n=30)。A组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A组与B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咳嗽、气喘、哮喘音消失时间均少于B组,A组与B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老年急性支气管哮喘采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疾病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白玉春 《中外医疗》2013,32(21):102-103
目的探讨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该院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均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采用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结果经过5d的上述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6.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81.1%。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万托林与普米克令舒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在治疗哮喘急性发作同时具有雾化及给药的优点,在缩短病程及改善患者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其它雾化吸入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6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呼气流量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人治疗,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最大呼吸量、血氧饱和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48.54%,总有效率为90.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24%和72.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雾化后最大呼气流量和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小儿支气管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的哮喘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儿,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分成2组,两组皆采用常规抗病毒和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博利康尼溶液和普米克令舒混悬液对于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理想,且明显比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效果好,能够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加快病情转归,操作简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 ,我科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对急性哮喘发作患儿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两组作为对照 ,进行了疗效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支气管哮喘患儿 6 1例 ,均来自我科哮喘门诊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 ,符合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1] 。观察组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 (简称A组 ) 35例 ;对照组 :超声雾化吸入(简称B组 ) 2 6例。1.2 研究方法A组用氧气湿化瓶加驱动器 ,瓶内加 0 .9%生理盐水10ml,备劳特 (又名非诺特罗氢溴化物 ,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生产 ) 2~ …  相似文献   

7.
林春雨 《当代医学》2014,(16):26-27
目的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5年1月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n=43)。观察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方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临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与超声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均有明显疗效,但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具有刺激小、明显提高患儿血氧饱和等优势,更适合运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常规方法联合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雾化吸入疗法,实验组采用常规疗法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相联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最大呼吸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2.1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观察组雾化后最大呼气流量和血氧饱和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有效控制患儿的哮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可必特联合普米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78例,按随机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观察组给予可必特联合普米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患儿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主要临床症状(咳嗽、气喘、肺部鸣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其中FEV1、FEV1/FVC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在临床优良率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使用可必特联合普米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整体临床疗效优良率也显著优于可必特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和超声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观察两种雾化吸入的优缺点。方法选取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辅以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明显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都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副反应相对较少。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采用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较常规超声雾化吸入,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布地奈德气雾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均治疗7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流量(PEF)]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喘憋、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可缩短喘憋、哮鸣音及湿啰音消失时间,促进患儿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与分析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2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56例,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的血样饱和度、呼吸流量峰值、咳嗽症状消失时间、喘憋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95.46±4.21)%、(50.34±21.88)LS、(4.59±1.67)d、(2.10±1.34)d、(3.04±1.58)d,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4.34±5.24)%、(15.88±9.51)LS、(8.50±1.36)d、(4.98±2.34)d、(6.90±1.34)d,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相比,血氧饱和度较高,呼吸流量峰值较高,咳嗽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喘憋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症状,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陈晓  黄秀玲 《河北医学》2009,15(2):173-176
目的:探讨万托林+爱全乐氧气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老年性支气管哮喘168例分为实验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实验组用万托林+爱全乐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结果:经过3d的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7.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2.2%。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万托林+爱全乐氧气雾化吸入具有同时给药、雾化、氧疗的优点,对改善症状、体征,缩短病程明显优于其他雾化吸入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急性哮喘发作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单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鸣音、喘憋以及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短期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缩短治疗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老年肺心病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肺心病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中药热毒宁注射液面罩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毒宁注射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能明显减轻憋喘、咳嗽、痰多症状,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陈建平 《中外医疗》2011,30(7):18-18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组81例,采用沙丁胺醇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81例,采用吸入性低分子肝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治疗可直接作用与支气管平滑肌,起效快、副作用少,迅速缓解喘息等症状,提高治愈率,是治疗哮喘的最直接、有效地方法,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5月期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能有效缓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雾化吸入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将1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氧驱动雾化吸入组(氧气组)84例,超声雾化组(超声组)78例,2组雾化药物及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氧气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超声组显著缩短(P〈0.05,P〈0.05)。2组雾化吸入中HR、RR较雾化前显著增快(P均〈0.05),超声组雾化吸入中SpO2较雾化吸入前、吸入后1 h显著降低(P均〈0.05);氧气组雾化治疗不良反应如咳嗽、胸闷、治疗中止发生率显著低于超声组(P均〈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刺激性小,患者耐受性好,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5月期间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止咳、平喘、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能有效缓解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来本院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雾化吸入的药物均为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其中对照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观察组则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比较两组间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热、咳嗽、气喘、哮鸣音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7天,观察组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S用力呼气容量(FEV1)大于对照组,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均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能更有效的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的炎症状态和肺功能,相比于超声雾化吸入能促进哮喘急性发作症状更快更好的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