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0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52例;收集同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6例为肝硬化组,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CA125水平分别为(8.5±4.6)、(44.7±16.1)、(104.5±56.8)U/L。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患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肝硬化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0.8±7.2)、(32.9±11.3)、(73.7±19.0)U/L;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CA125水平明显升高,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组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黏连蛋白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增加,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黏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及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肝纤维化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与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IVC)在慢性肝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肝纤维化与肝功能和肝肿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放射免疫法检测69例慢性乙型肝炎、48例乙肝肝硬化及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A,LN,IVC水平,同时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AST、ALT及γGT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并设30例健康对照。结果原发性肝癌和乙肝肝硬化组血清HA、LN及IV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且以HA最具意义。血清HA、LN及IVC-5TBIL、AST、ALT及γGT均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项肝纤维化指标与AFP无相关性。结论血清HA、LN及IVC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相关.而与AFP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对2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ⅣC,LN水平及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结果:血清HA,ⅣC,LN水平与慢性肝炎发展呈正相关,且在慢性重度肝炎及肝硬化阶段处于最高水平(P<0.01),结论:血清HA,ⅣC,LN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肝纤维化血清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后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检测TGFβ1水平,并分别对比与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结果 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TGFβ1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其显著升高提示肝硬化或肝硬化趋势。结论 TGFβ1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有助于肝纤维化诊断,但不能替代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周血小板计数和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为慢性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24例为肝硬化代偿期组。采集两组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常规,记录血小板计数水平;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水平,PCR探针荧光法进行HBV-DNA定量;根据肝脏弹性水平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将结果分为5个等级。结果肝硬化代偿期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和HBsAg、HBcAb-IgM滴度均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HBcAb滴度(12.69±1.27) S/CO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的(9.11±0.95) S/C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周血小板计数以及HBsAg、HBcAb、HBcAb-IgM滴度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与外周血小板计数、HBsAg、HBcAb-IgM滴度呈负相关(均P0.05),与HBcAb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外周血小板计数、HBsAg、HBcAb、HBcAb-IgM滴度变化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慢性砷中毒大鼠肝脏血清酶活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砷中毒大鼠肝脏和肝线粒体损伤相关血清酶活性的变化,为揭示砷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及选择慢性砷中毒早期诊断酶学指标提供资料。方法选用Wistar大鼠,经饮水给予75mg/L三氧化二砷6个月。处死动物6个月。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大鼠肝脏线粒体,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脏线粒体呼吸酶及血清酶活性。结果砷中毒大鼠肝脏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下降;血清谷氨酸脱氢酶、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精氨酸酶、腺背脱氨酶、谷胱甘肽硫转酶活性升高。结论慢性砷中毒能够导致肝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和ATP酶的活性下降。血清中与肝细胞及线粒体功能有关的血清酶活性升高,进一步证实了砷中毒对肝细胞及其线粒体的损害作用。上述5种血清酶的测定。对于慢性砷中毒的辅助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 ,也是目前认为尚可逆转的最后阶段。因此 ,早期发现肝纤维化对阻断和减少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血清Ⅲ型前胶原肽 (PⅢP)含量测定被认为是最简便 ,易推广的反映胶原合成的指标[1] 。为了解不同型肝病患者的PⅢP水平 ,我院对 2 0 9例肝病患者血清PⅢP水平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测定对象 各型肝病患者 2 0 9例 ,男 16 2例 ,女4 7例 ;年龄 3~ 74岁。其中急性肝炎 35例 ,轻度慢性肝炎 32例 ,中、重度 6 0例 ,早期肝硬化 51例 ,肝硬化失代偿期 31例。…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利于临床早期抗纤维化治疗,以阻断或延缓肝硬化的形成。肝穿刺活检因其创伤性而限制了临床上的常规开展,因此寻找简便而有效的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成为近年来肝病研究的热点。据文献报道,血清中Ⅳ型胶原的浓度可以灵敏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并与肝内Ⅳ型胶原的浓度呈正相关。本文测定了111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Ⅳ型胶原的含量,并与正常人对照作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肝纤维化4项及甲胎蛋白(AFP)在不同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2例符合条件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鉴别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血清CHI3L1及肝纤维化4项在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5)。血清AFP浓度在肝癌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诊断肝癌的AUC为0.912。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在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鉴别诊断效能较好,AUC分别为0.853和0.84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各血清学指标均呈正相关(P <0.05)。结论 CHI3L1、肝纤维化4项及AFP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慢性肝炎及其肝纤维化导致的肝硬化等不同肝脏疾病,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0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40例,C级21例)和97例正常对照血清中TGFβ-1和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III)。结果肝硬化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中HA、IVC、LN、PCIII水平随炎症和肝硬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各组血清HA、IVC、LN、PCIII均与血浆TGFβ1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这对于早期诊断出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晚期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1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18例,健康对照者20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HMGB1含量;同时检测各组患者肝功能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HMGB1检出含量在乙型肝炎患者慢性重型肝炎组高于慢性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MGB1检出含量与外周血TBIL、AST/ALT、HA及PⅢNP均呈正相关(r=0.865,0.646,0.783,0.662,P<0.01),与PTA及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915,-0.852,P<0.01).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HMGB1含量与其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同时HMGB1也是辅助诊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在慢性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慢性肝病患者血清标本105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35例,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肝病诊治指南》,分为慢性肝炎组35例、肝硬化组35例和肝癌组35例。采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肝病组和对照组血清Cys-C和ADA水平。结果各肝病组血清Cys-C、ADA均高于对照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均高于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高于肝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血清Cys-C和ADA,各肝病组异常率较单独检测血清Cys-C或ADA均明显增高。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ADA呈正相关(r=0.505,P0.0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血清Cys-C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肝功能评价指标。ADA在对肝硬化的诊断方面优于Cys-C,且对各肝病组阳性率高于Cys-C,联合检测Cys-C和ADA对监测慢性肝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应用建立的Fab’放射免疫测定方法检测了1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结果60例急性肝炎、49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34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23例肝硬化患者血清LN分别为114.74±2.34、110.17±32.18、144.84±38.90及171.13±40.41μg/L,仅CAH和肝硬化病例较正常对照116.64±19.85μg/L显著升高,且有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血清LN逐步升高趋势。血清LN水平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显著正相关,而与常规肝功能指标A/C、ALT、Bil不相关。但A/G≥1.5的患者LN水平显著较A/G<1.5的患者低。根据ROC曲线分析,以160μg/L为临界值诊断肝硬化,灵敏度69.6%、特异性84.3%,准确性81.1%。因此血清LN的检测对肝纤维化程度判断,尤其肝硬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活检后常规病理检查,同时检测TGFβ1水平,并分别对比与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的相对独立关系。结果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TGFβ1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程度,其显著升高提示肝硬化或肝硬化趋势。结论TGFβ1水平可不同程度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度与纤维化程度,有助于肝纤维化诊断,但不能替代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与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的持续感染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主要原因,肝纤维化阶段是个可逆的病理过程,早期及时诊断处理肝纤维化是防止肝硬化形成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纤维化血清标志和HBVDNA的定量检测,明确慢性乙型肝炎中HBV复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了解肝纤维化的成因。1资料与方法84例病毒性肝炎均系我院2003年4-12月住院病人,诊  相似文献   

17.
肝-肺综合征是慢性肝病和与之相关的肺血管扩张疾病,主要特点有:慢性肝病、缺氧和肺内血管扩张三联征。 肝-肺综合征的病因是慢性肝病,尤以隐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胆汁性肝硬化多见,也有仅门脉高压而无肝硬化的肝-肺综合征。肝—肺综合征均具有肺血管扩张和肺动-静脉交通。肺血管扩张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推测慢性肝病、肝硬化可能通过以下机制起作用:①肺血管舒张失  相似文献   

18.
据台北出版的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 2 0 0 0 ;7期刊出的黄信彰等医师报告称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血清γ -谷氨酰转肽酶活性超过 6 0IU/L时干扰素的疗效降低。肝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显示 ,与γ -谷氨酰转肽酶正常的丙型肝炎病人相比 ,其肝炎症状与纤维化程度较严重 ,且血清ALT与AST、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血清总胆红素值也较高。经多项回归统计处理显示病理肝组织纤维化分数≥ 2时 ,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上升的独立预测因子。在 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后 ,其疗效远低于γ -谷氨酰转肽酶正常者 ,其持续疗效反应为 8%vs 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白细胞介素-33(IL-33)、丙氨酸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慢性HBV感染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住院治疗的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同期医院内行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检测血清sST2、IL-33、ALT、AST指标水平,对慢性HBV感染患者行肝穿刺病理检测,进行纤维化程度评估分期。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sST2、IL-33、ALT、AST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结果:11例F0期、27例F1期、26例F2期、22例F3期、14例F4期。其中肝纤维化75例、肝硬化14例,分别占75.00%、14.00%;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sST2、IL-33、ALT、AS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指标水平最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sST2、IL-33、ALT、AST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ST2、IL-33、ALT、AST水平与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反映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抗凝血酶活性(AT:A)、D-二聚体含量(D-d im er)等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血清白蛋白(A lb)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48例,正常人20例;分别测定血浆PT、APTT、Fbg、AT:A、D-d im er和血清A lb,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硬化组PT、APTT、D-d im e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A lb呈负相关(P<0.01);Fbg、AT: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与A lb呈正相关(P<0.01)。结论上述止凝血相关指标在肝硬化患者有显著的变化,并与血清A lb显著相关,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