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孙利军  周永田 《现代康复》1998,2(7):670-670
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序列不正常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我们自1994年以来.自制软组织松解针,对颈、肩部粘连结疤的软组织进行彻底松解,然后用手法复位,矫正颈椎小关节紊乱,配合内服中药,治疗颈性眩晕,现将资料完整的8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颈椎眩晕症是由于颈背部软组织病变导致颈椎节段性失稳而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眩晕为主症,常伴有头痛、耳鸣、视物疲劳、体位性猝倒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近三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症68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之清  潘旭东 《中国康复》1990,5(3):136-139
颈部疾患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近几年本症十分多见。本文以我们的研究资料为主,并参考有关文献,予以综述。一、命名问题。“颈性眩晕”的命名尚不统一。有的称之为“外伤性颈性头晕”、“颈椎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后颈交感神经综合征”或“巴一刘氏综合征”(Syndrome of Barre-Lieou)。多  相似文献   

4.
颈性眩晕顾名思义就是由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以眩晕为主  相似文献   

5.
针刀及手法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颈性眩晕[1]是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眩晕,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为突发性、一过性发作,即大多数病人当头颈部旋转至某方位时出现眩晕症状,恢复原位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多为持续性眩晕,在病人低头、仰头、旋转甚至大声讲话时均  相似文献   

6.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到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所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或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颈椎牵引是治疗本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探讨不同角度颈椎牵引对颈性眩晕的影响,我们对60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海襄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4):4260-4260
颈性眩晕是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的眩晕.由于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没有特异的治疗手段.本试验为研究颈性眩晕短期的内科治疗方法,而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颈性眩晕顾名思义就是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其特点是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因颈椎小关节紊乱的纠正而得到缓解。颈源性眩晕的症状在临床十分多见,已引起学们的普遍重视。对于这种疾病的命名,曾有过颈后交感神经丛综合征、颈椎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供血不足、颈前庭综合征、颈性偏头痛、颈性眩晕等.反映出我们对于此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郭继祥 《天津护理》2001,9(2):68-69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症,此症进行牵引治疗效果显著,但与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是不可分的。因为颈部结构复杂,病情变化快,而且进行牵引治疗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提高观察能力,加强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天柱穴治疗颈性眩晕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症是临床最常见症候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的发病率日见增多,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颈性眩晕是其中的常见原因,随着颈椎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及患者的年轻化,颈椎眩晕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不便。自1999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复方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天柱穴治疗颈性眩晕,方法简便,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手法加中药治疗颈性眩晕(附88例报告)孙利军1周永田2颈性眩晕是指由颈部软组织病变,颈椎序列不正常或颈椎骨质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我们自1994年以来,自制软组织松解针,对颈、肩部粘连结疤的软组织进行彻底松解,然后用手法复位,矫...  相似文献   

12.
椎神经阻滞治疗120例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树平 《临床医学》1998,18(5):22-23
颈性眩晕是由于各种颈部疾患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症,尤其多见于颈椎退行性变患者。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椎神经阻滞疗法治疗12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症。在内科是常见病,用药各异。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12月对118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山莨菪硷片合用治疗,并与单用培他啶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从门诊及病房收集,颈椎拍片均符合颈椎病,脑彩超报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椎动脉系统缺血症后群,起病多与转动颈部或身体有关,症状以眩晕、行走或站立不稳为主,常伴有呕吐、头痛、耳鸣和血压增高等,中老年患者居多。现将我科2004年4月至2005年6月对天眩清注射液合并红花注射液与单独使用天眩清注射液在临床治疗眩晕症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针刀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解剖基础及治疗特点、典型医案等方面,介绍吴清明教授临床运用针刀结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特色及经验.颈性眩晕发病与颈椎及颈部相关组织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密切相关,吴教授主要针对椎动脉机械压迫、颈交感神经刺激、本体感受器功能异常3种发病机制,采用针刀松解枕下肌群、针刀触激星状神经节、手法整复颈椎关节错位以改善患者眩晕、恶心欲呕等临床症状,并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颈性眩晕儿童的颈椎X线片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特征,探讨发病机理。方法对80 例颈性眩晕儿童进行颈椎X线片及TCD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本组患儿的颈椎X线片异常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关节紊乱,可并发颈椎失稳、颈曲变直甚至颈曲反弓、颈轴侧弯;异常TCD表现以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增快为主,少数表现为单支或多支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及双侧血流速度不对称。结论儿童颈性眩晕的病变部位主要在寰枢椎或/和C2、C3椎,发病机制主要为寰枢椎或/和C2、C3椎间多种形式的关节紊乱。  相似文献   

17.
体外反搏治疗颈性眩晕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引起的一组症侯群。颈椎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底动脉供血不足所产生的颈性眩晕 ,临床上较为常见 ,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我院 1991~ 1998年采用体外反搏治疗 6 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40例 ,女 2 0例 ;年龄 30~ 6 0岁。病程长者 3~ 5年 ,短者 1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 ,如发作性眩晕、头昏、耳鸣、恶心、视物不清、走路不稳等。脑血流图提示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 X线摄片示有骨质增生的表现。经神经内科确诊排除其它疾患引起的眩晕。95 %的患者都给…  相似文献   

18.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引起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的一系列;陆床症状,如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枕项部疼痛不适、摔倒等,本征属中医的眩晕范畴。我科于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52例,收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根据1984年全国颈椎  相似文献   

19.
王林 《临床医学》2007,27(1):87-87
颈源性眩晕是指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症的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作者自2001年11月~2006年3月采用神经阻滞配合天舒胶囊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5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系指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和刺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多发病。1994年8月~1997年4月.我们对96例患采用综合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