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风早期康复及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是当今中风病治疗的关键,直接影响病人预后,因此日益受到学术界重视,中医药在此方面日益显出其优势所在。本文简述了中风早期康复的机理及中风后抑郁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说明了中风早期康复及对中风后抑郁症治疗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中医药在中风早期康复及中风后抑郁治疗中的作用,说明了将中医药引入中风早期康复及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的治疗方法并分析总结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2位中风患者,对其进行各种康复治疗和护理.结果:中风患者都顺利地进行了常规护理,并且开展了康复治疗,训练和指导的效果也较理想.结论:中风恢复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可以减轻残障缺陷,并且促进功能恢复,让患者重新拥有生活及工作能力.但是,对中风患者来说,预防还是最好的方法,应对全民加强宣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和阴阳针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名中风后出现痉挛性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针灸疗法、康复疗法进行治疗,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期分别采用Ashworth量表、简化Fugl-meyer量表对患者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针灸治疗和康复治疗均能够改善患者痉挛状态,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灸治疗与康复治疗在改善患者肌张力上无明显差异,但在随访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和阴阳针法和康复疗法均可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痉挛情况;较康复治疗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远期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中风的疗效评定是中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我国临床上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在治疗中风临床研究中,常常以肌力及关节活动度来评价治疗效果,且没有统一的疗效标准.近来,随着对现代康复医学认识的提高,一些康复评定方法也被引入到针灸研究中来,不论对制订合理治疗方案还是正确判定治疗结局,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家认为,对中风的临床医学评价应按照WHO国际残疾分类(ICIDH)的原则进行评定.下面就WHO最新国际功能分类(ICF)原则将中风病人3个层次的常用评定量表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中风患者及家属、实习医护人员进行中风康复知识的调查,了解患者及家属、实习医护人员中风康复知识现状,更好地为患者做好中风康复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例中风患者及50例家属、30例实习医护人员进行中风康复知识的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中风后的康复治疗项目有所了解,但对中风的康复知识普遍缺乏;多数人通过医护人员的现场指导获取中风康复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中风患者及家属中风康复的健康教育,同时,对即将进入神经科实习的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对中风康复知识的岗前培训,并提供多种获取康复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偏瘫是指脑中风后遗留的,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等症.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等特点.中风患者经挽救生命后往往遗留有不同程度、形式不一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早期康复是指在中风发病后,只要病人没有出现神志障碍和严重并发症,不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均应在24h后开始康复治疗,且偏瘫的康复治疗应选择2-3种康复方法综合应用[1].笔者现就近年来对头针和促通技术治疗偏瘫作的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并探讨针灸配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49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6例,患者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针灸及运动康复锻炼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治疗30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配合运动康复锻炼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单纯运用传统康复方法治疗中风有一定的局限.为此我们开展了针灸配合现代康复治疗中风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康复护理中风早期肢体瘫痪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中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手法组33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下肢肌力、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中医治疗组的上下肢肌力、MA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医手法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手法康复护理对中风早期瘫痪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骶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颅骶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康复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Brunnstrom's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康复技术相比,颅骶疗法结合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针灸及运动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早期的治疗效果,本文对近几年治疗中风后遗症早期的针灸及康复治疗方法、技术做了简要介绍、总结和初步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灸及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病人的早期恢复具有相当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期整体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敏  陈新  陈越峰  饶萍  刘健 《四川中医》2005,23(12):95-96
目的:探讨分期整体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对中风偏瘫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现代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治疗前、后3个月采用简化Fugl-Meyer评价法和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两种康复评定疗效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根据Brunnstrom偏瘫恢复的六阶段理论采取的分期整体针刺疗法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中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骶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颅骶疗法配合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仅用康复技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Brunnstrom's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肌痉挛和运动功能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偏瘫患者肢体痉挛及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康复技术相比,颅骶疗法结合康复技术对于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进行治疗,电针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进行治疗,3组均于治疗前后进行Fugl -Meyer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电针结合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能促进中风后偏瘫患者肩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尿失禁不仅是中风严重程度的标志,而且是中风康复治疗及护理效果的最好反映.因此加强中风患者尿失禁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根据尿失禁的分类采取相应方法,配合中医疗法及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针灸疗法对中风偏瘫的康复作用及临床应用概况,采用文献回顾性分析方法,从针灸疗法对中风偏瘫的有效性及其在中风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中风偏瘫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患者针灸结合康复护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科在2009年3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血管意外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针灸结合传统的康复护理的治疗方法,对照法则只采用康复护理训练,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能力(以Bathel指数来评价)和运动能力(以Fugl-Meyer量表来评价),发现研究组生活、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改善.结论:针灸结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及运动能力,降低中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健脑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观察健脑调神针法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6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脑调神针法.治疗前后进行HRMD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状态都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中风也都有明显康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有趋势表明治疗组的中风康复好于对照组.结论 健脑调神针法对中风后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中风康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风的发病率高于大多数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而且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发病人数也越来越多.中风后会出现各种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属于医学康复的范畴,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的病残程度,针灸作为传统康复对中风急性期的康复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将近年来针灸治疗急性期中风的疗效和机制研究的文章进行总结,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对照组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中的第一项和第二项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