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观察膝关节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将本院收治的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与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常规肌力训练,包括膝关节周围肌肉等张训练和等长静蹲练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等速肌力训练,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PT)、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ysholm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VAS评分、Lysholm评分、10米步行时间及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有助于改善KOA患者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80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给予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和等长肌力训练,治疗组另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和等长肌力训练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可明显加强膝关节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神经促进疗法、平衡功能训练、等张肌力训练、桥式运动、重心转移训练、步态训练、协调与运动控制训练等)、作业治疗、传统康复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偏瘫下肢屈、伸膝肌群等速肌力训练,测试及训练模式为普通等速向心/向心模式。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仪的峰力矩值(P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Berg平衡功能评分及改良Ashworth肌痉挛分级(MAS)对患者下肢肌痉挛及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10周后,2组患者膝关节伸屈膝肌PT、Fugl-Meyer评分、Berg评分及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肌痉挛MAS评分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对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检测2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过程中膝关节屈肌及伸肌峰力矩(PT)。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等速肌力训练过程中其膝关节屈肌、伸肌P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屈肌、伸肌PT值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膝关节屈肌、伸肌肌力,促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等速离心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等速离心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运用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及训练系统对4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70个患膝)进行为期4周、每周3次的等速离心肌力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测定患者在60°/s、120°/s及180°/s等速运动时的峰力矩、单次最大作功量、平均功率及力矩加速能量;并将训练前、后患膝疼痛程度及下肢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经训练后,其患膝屈、伸肌群各项功能参数均有显著改善,并以屈膝肌各项功能参数的改善尤为显著;患膝疼痛及功能性行为能力评分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结论等速离心训练能有效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屈、伸肌群的各项功能参数(其中以屈膝肌的改善尤为显著);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疼痛,显著提高其功能性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有效性。方法:45例膝OA患者随机分为向心训练组、离心训练组和对照组。向心训练组患者(n=15)接受等速向心肌力训练.离心训练组(n=15)患者接受等速离心肌力训练,每周训练3次,共训练8周。用Biodex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评价膝OA患者训练前后的膝关节伸肌和屈肌的峰力矩改变。用目测类比评分法和Lequesne指数评价膝OA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改变。结果:两个训练组的膝OA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和肌肉峰力矩在训练后都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8周后无明显改变。虽然不同的等速训练方法显示了一定的训练效果特异性.但在两个训练组之间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肌力训练方案在膝OA的治疗中都是有效的。在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训练之间未观察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郭明  邵彬  姜海  张翠芳 《中国康复》2015,30(5):376-377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训练配合威伐光和等速肌力训练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关节松动训练,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威伐光和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膝关节评分除主动伸展受限、日常动作2个条目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其余条目分值较治疗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除步行能力评分外,其余条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威伐光和等速肌力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能更为有效地促进KOA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增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CST)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的影响。方法:将44例PFP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膝周肌群力量训练和超短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每周3次,持续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评估疼痛VAS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以及等速肌力测定膝关节屈、伸向心收缩峰力矩(PT)进行记录。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估指标差异无明显的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膝关节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膝关节屈伸肌PT值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膝周力量训练以及超短波治疗基础上辅以CST,有助于减轻PFPS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膝关节功能,增强屈伸膝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徐卫华  赵彦  王鸿  王家祥  孙强 《中国康复》2016,31(5):365-367
目的:在超短波和温针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等速训练对早中期髌骨软骨病患者进行康复的效果。方法:将58例早中期髌骨软骨病单膝自愿患者随机分成等速组30例和常规组28例。2组均采用超短波、温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等速组用等速测力仪器进行康复训练,常规组进行常规的运动疗法康复;检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围度和角速度为60°/s时等速肌力测试峰力矩等指标,同时进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膝屈伸肌PT、伸肌PT患/健侧比值及患侧PT屈/伸比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同时等速组在患膝伸肌PT和伸肌PT患/健侧比值上较常规组提高更显著(P0.05)。2组患膝大腿腿围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等速组更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等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等速训练在早中期髌骨软骨病的康复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KOA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等速肌力训练、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仅遵医嘱进行家庭自我踝泵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对各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采用WOMAC简明健康调查量表评定)及等速肌力指标[包括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PT),屈、伸肌峰力矩值对应角度(AOPT)]进行评定。 结果各组患者分别经4周治疗后,发现对照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WOMAC量表评分(包括疼痛、僵硬、功能评分及总分)、等速肌力指标(包括膝关节屈肌及伸肌PT值、屈肌及伸肌AOPT值)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P&rt;0.05);而联合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3.34±1.76)分]、膝关节活动度[屈膝(117.66±20.60)°、伸膝(5.69±2.12)°]、WOMAC指数评分[疼痛(110.34±49.53)分、僵硬(38.97±35.49)分、功能评分(430.52±270.43)分、总分(581.21±322.90)分]及等速肌力指标[膝关节屈肌PT值(21.83±3.63)N?m、伸肌PT值(28.90±6.76)N?m、屈肌AOPT值(99.86±18.94)°、伸肌AOPT值(49.93±6.78)°]亦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联合采用等速肌力训练、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及关节松动术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提高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宽  王春方  孙长城  张颖 《中国康复》2020,35(8):413-417
目的:探讨不同限弧等速肌力训练对髌股关节炎患者髌骨轨迹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髌股关节炎患者60例,按接诊顺序分为A组(0°~30°)、B组(30°~60°)和C组(60°~90°)不同角度限弧运动训练组,每组各20例,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训练系统按分组对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进行4周的限弧等速肌力训练。训练前、后拍摄膝关节负重正侧位及屈膝45°轴位片,测量髌骨轨迹参数(即髌股指数、外侧髌股角、髌骨合适角);记录每个膝关节的等速肌力测定值,即峰力矩(PT)、总功(TW)及平均功率(AP);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包括疼痛、僵硬、日常功能)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训练4周后,A组髌股指数、髌骨合适角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外侧髌股角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A、B、C组峰力矩PT、总功TW及平均功率AP值均较训练前明显提高(P<0.05);WOMAC评分比较,A组疼痛、日常功能评分较训练前明显降低(P<0.05)。训练后,髌骨轨迹参数比较:髌股指数、髌骨合适角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外侧髌股角明显高于B、C组(P<0005);等速肌力测定值比较:A组PT值明显高于B、C组(P<0.05);WOMAC评分比较:疼痛评分A组明显低于B、C组(P<0.05)。B组与C组间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屈曲范围0°~30°的股四头肌等速训练可有效改善髌股关节炎髌骨轨迹,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屈伸肌力的影响及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KOA患者18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推拿+等速训练+五禽戏),B组(推拿+等速训练),C组(推拿+五禽戏),每组各60例。三组均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伸肌力和临床总疗效,以及6个月随访时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复发率。结果:三组KOA患者的临床疗效A组最佳(P<0.05),B、C组次之(P>0.05)。治疗后三组的VAS、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AS评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B>C。6个月随访显示VAS、Lysholm评分组间两两比较A>B=C,复发率比较A>B=C。结论:推拿结合等速运动训练配合五禽戏治疗KOA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方案,可以提高膝关节的屈伸肌力,进而增强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复发率,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患侧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的等速肌力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评定患者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的峰力矩(PT)、屈伸肌的总功(TW),运用意大利Walkerview数字化跑台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患侧下肢髋、膝和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及步长、触地时长。结果:治疗6周后,2组髋关节及躯干的屈伸肌PT和TW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髋、膝和踝关节的屈曲、伸展角度较治疗前均扩大(均P<0.05),步长和触地时长均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患侧下肢髋关节及躯干的屈肌和伸肌等速肌力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knee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muscle strengths can be improved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knee osteoarthritis after intraarticular hyaluronan injections. DESIGN: A total of 25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knee osteoarthritis and with a radiographic Ahlb?ck grading scale of I or II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One session of intraarticular knee injection of hyaluronan was given to both knees (weekly intraarticular knee hyaluronan injections for a total of 5 wks). Knee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muscle strengths were recorded between 10 and 90 degrees of knee flexion. The recordings were done on two angular velocities, 80 and 240 degrees/sec. This study took place in a tertiary medical center with a gait laboratory and a KIN-COM isokinetic dynamometer. RESULTS: An increase in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muscle strength adjusted for body weight (P < 0.01) was observed in both knees, ranging between 5.1% and 27.7%. CONCLUSION: The decreased knee muscle contraction strength (concentric and eccentric) can be improved in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with an Ahlb?ck grading scale of I or II after five weekly intraarticular knee injections of hyaluronan.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患者疼痛、膝关节活动度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1月行膝关节ACL重建术115例为观察对象,根据康复训练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被动运动联合等速闭链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等速训练在骨折制动后膝关节僵硬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科住院及门诊骨折患者38 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两组均采用中药熏蒸和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等速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器械训练(股四头肌训练椅)。治疗前及治疗16 周后,观察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屈伸肌群最大峰力矩、峰力矩与体重比、平均功率、屈伸肌肌力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关节屈曲度、伸直度、屈伸弧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观察组关节屈曲度、屈伸弧增加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等速测试结果比较,两组除屈伸肌肌力比值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01),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屈伸肌群最大峰力矩、峰力矩与体重比、平均功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而两组治疗后屈伸肌肌力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等速训练在骨折制动后膝关节僵硬的康复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对中老年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RA)标准,选取89例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年龄40~72岁,A组:43例,采用关节镜清理术联合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膝关节物理治疗。B组:46例,单纯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和物理治疗。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年行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结果治疗后两年,2组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中老年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选择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联合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没有未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施加加  罗艳  孙莹 《中国康复》2016,31(1):45-47
目的:观察等速力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女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疗效。方法:40例女性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者第1周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第1周后,对照组增加弹力带抗阻力量训练,观察组增加等速力量训练。观察2组治疗第1周后和第5周后的患者的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峰力矩(PT)和总功(TW)。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患侧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主动ROM、最大PT及TW均较治疗1周后均有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力量训练对女性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肩关节力量和关节活动度恢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等速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利用等速测试指标来评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下肢的运动功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的康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利用BIODEX测试康复系统以及闭合链测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的下肢等速向心收缩阌 累侧和非受累侧和屈曲时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总功、相对总功、平均功率和双下肢的屈/伸比值。结果 受累侧和非受累侧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总功、相对总功、平均功率差异均有显性。结论 用等速测试指标来评定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