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2型糖尿病(T2DM)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在T2DM中约5%的患者在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同时就已存在糖尿病的肾脏损害。研究发现DKD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异常[1]有关,血管紧张素(AT)-Ⅱ是机体内一种强烈的缩血管物质,对血管调节具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胱抑素C(CysC)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照是否合并DKD分为DKD组49例和非DKD组71例,检测2组血清CRP与CysC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 DKD组血清CRP及CysC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清CRP水平与CysC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合并DKD患者血清CRP、CysC水平均升高,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作为T2DM患者预测或诊断DKD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3.
2 型糖尿病 (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最棘手的问题在于其并发症的发生.T2 DM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糖尿病肾病 (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 , 约40%的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1].因此对早期DKD进行预防与治疗是必要的, 可减慢患...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肾病(DKD)是2型糖尿病(T2DM)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的重大疾病。早期经治疗后多可逆转,晚期则发展成终末期肾病。因此,及早诊断和预测DKD对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2015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再次强调DKD早期诊断的重要性~([1])。目前,临床上以微量白蛋白尿(MAU)作为诊断T2DM肾损害的早期指标,然而,其预测价值受到质疑~([2,3])。因此寻找新的早期诊断标记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即拟检验T2DM肾病模型大鼠尿载脂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重要病因。目前DKD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加强血压、血糖控制,减少蛋白尿,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终末期的肾脏替代治疗等。糖尿病肾脏疾病仍存在患病率高,缺乏有效延缓肾脏病进展手段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DKD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新型降糖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抑制剂以及针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药物,为DKD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从DKD的病理及发病机制出发,重点综述了DKD的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2019年全球20~79岁的成年人中有4.63亿患有DM[1]。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DM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DKD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约占DM患者的40%,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CKD的主要病因[2]。DKD早期起病多隐匿,以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为主要特征,且无明显临床症状,若不加以干预,微量蛋白尿进展至大量蛋白尿,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将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3]。MAU是D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将简单阐述DKD患者MAU的形成机制、危害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杨秀红  王新婷  高春斌  董陆玲 《河北医药》2012,34(19):2986-2987
2型糖尿病(T2DM)中持续存在高葡萄糖毒性,长期高血糖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脏损害,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而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探讨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肾脏损害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NDRD)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T2DM合并肾脏损害患者31例中,NDRD19例,糖尿病肾病(DN)12例,回顾性分析临床及肾组织活检病理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糖尿病病程、24-h尿蛋白量、肾小球滤过率、高血压等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NDRD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DN组,肾小球性血尿发生率明显高于DN组,其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居多.结论 T2DM合并肾脏损害者,若无视网膜病变,或伴肾小球性血尿,则提示NDRD可能性大,应争取肾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并发糖尿病肾病(DKD)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衡阳市某两所三甲医院收治的3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进行分组,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30~300 mg/24 h纳入DKD组,UAER<30 mg/24...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25例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5例合并肾脏损害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出对T2DM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进行肾活检的推荐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T2DM并肾脏损害接受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特点.结果 糖尿病肾病11例(44%);非糖尿病肾病14例(56%),其中IgA肾病6例(42.8%),系膜增生性肾炎3例,轻微病变2例,膜性肾病1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结论 T2DM合并肾脏病变可以是非糖尿病性肾损害(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s,NDRD),其中以IgA肾病最多见,临床上肾脏病变距糖尿病发病时间较短,尿检有较明显的肾性血尿,眼底检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应注意是否存在NDR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脂质参数与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26例T2DM患者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以及脂质三角相关指标(TC/HDL-C、TG/HDL-C、LDL-C/HDL-C)。根据DKD临床诊断标准和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Ⅰ~Ⅱ期组136例,Ⅲ期组55例,Ⅳ~Ⅴ期组35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脂质参数与DKD发生的关系。结果:与Ⅰ~Ⅱ期组相比,随着DKD分期加重,TC、TG、LDL-C、LDL-C/HDL-C、AIP水平明显增高(P<0.01)。LDL-C/HDL-C和AIP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24;r=0.769,均P<0.05)。LDL-C/HDL-C和AIP是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04)。结论:LDL-C/HDL-C和AIP对T2DM合并DKD病情进展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α-硫辛酸(α-lipoic acid,ALA)是一种类维生素物质,存在于线粒体,能通过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水平,是唯一兼具脂溶性和水溶性的万能抗氧化剂,现已用于临床治疗氧化应激、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等有关疾病[1-2].但其对于糖尿病肾脏抗炎保护作用目前研究尚少.本实验通过观察ALA治疗前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水平和尿白蛋白排泄的变化,探讨ALA对T2DM患者血清sICAM-1水平的影响及其肾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同时期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T2DN)(300mg/d>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d)患者32例作为DN组和无肾脏损害的单纯糖尿病(T2DM)患者32例作为DM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分析3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P-选择素等指标。结果 DN组P-选择素明显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及DM组P-选择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选择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医药世界》2013,(12):887-892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病因多种多样,由糖尿病所引发的肾脏病称为糖尿病肾脏病(DKD)。T2DM常合并CKD,高血糖是CKD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降糖治疗至关重要。口服降糖药作为临床最常用的降糖手段,对于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T2DM合并CKD患者中口服降糖药治疗证据不断  相似文献   

15.
探讨甲状腺功能(甲功)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共纳入215例甲功正常的T2DM患者,检测其血清TSH、FT3、FT4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患者分为非糖尿病肾病组[non-DKD 组,eGFR≥90 ml/ (min?1.73 m2),n=119]和糖尿病肾病组[DKD 组,eGFR<90 ml/ (min?1.73 m2),n=96]。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发生的关系。与non-DKD组相比,DKD组患者血清FT3水平较低(P<0.01);两组FT4、TSH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DKD组FT3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r=0.613,P<0.01)。血清FT3水平是甲功正常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OR=0.612,95%CI:0.107~0.832,P<0.05)。甲功正常T2DM患者FT3低水平与DK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陈康 《淮海医药》2012,30(2):145-14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T2DM患者78例,其中尿mAlb正常组41例、mAlb升高(微量白蛋白尿组)37例;检测2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 mAlb、尿酸(UA)、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与mAlb正常组比较,mAlb微量白蛋白尿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患者尿mAlb水平的检测优于肾脏检测的常规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17.
冷一平  海春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402-3404
糖尿病(DM)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全世界有1亿7千万DM患者,预计在未来25年内DM患者将达到3亿6千万[1].临床上DM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而T2DM占DM的90%~95%[2].T2DM是以骨骼肌、肝脏及脂肪等胰岛素靶组织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脏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收集了部分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寻找糖尿病肾病的易患因素,为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提供思路。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7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DN)组80例,单纯T2DM组90例,T2DM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汝燕  李素梅 《安徽医药》2011,15(11):1332-1334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自身免疫病,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存在一种慢性的低度炎症状态,阐明免疫系统活化机制对糖尿病(DM)及相关代谢紊乱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探讨糖尿病患者共刺激因子B7-H4的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为寻找糖尿病肾病的合理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何刘  张照如 《安徽医药》2017,21(11):2016-20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筛选标准应排除1型糖尿病(T1DM),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及其他先天性脏器疾病.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T2DM,研究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Child-Pugh分级提高),T2DM对肝功能损害呈加重趋势(P<0.05).T2DM对肝功能损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3,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275,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290,P<0.01)及Child-Pugh分级(r=0.418,P<0.01)呈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可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这对未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