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韩志强  于建设  龚玉华  温再和 《河北医药》2009,31(22):3033-3035
目的探讨使用白细胞(WBC)滤器对大出血手术患者在行自体血回收时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预计大出血手术需进行自体血液回输患者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WBC滤除组(T组),每组12例。C组不使用WBC过滤器,T组于泵后串联一个WBC过滤器,分别于自体血回输前即刻、回输后30min、60min、6h、12h抽取动脉血3ml,检测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浓度、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顺应性(CL)。结果与C组比较,T组于自体血回输后各时点WBC和PMN计数降低,血浆NE、MDA浓度和RI降低,血浆SOD活性升高,血浆TNF-α、IL-6、IL-8浓度降低(P〈0.05);T组CL高于C组。结论滤除WBC的自体回收血可减轻自体血回输时对肺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出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时应用白细胞滤器联合乌司他丁对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1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白细胞滤器组( LDF组)、C组为乌司他丁组( UTI组)、D组为乌司他丁+白细胞滤器组( LDF+UTI组)。术中均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回输时B、D组均使用白细胞滤器,C、D组术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其他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4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分别于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1 h(T3)、6 h (T4)、12 h(T5)、24 h(T6)、72 h(T7),抽取动脉血5 ml检测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MN),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水平。结果与对照组A组比较,治疗组B、C、D组各时间点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随着时间进行性降低,B、C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与其他3组比较各时间段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呈明显下降( P均<0.01)。结论白细胞滤器及乌司他丁具有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6及TNF-α释放作用,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能有效的减轻SIRS,阻断MODS的发生,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有助于患者平稳的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分析白细胞滤器用于术中自体血回输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收治的择期在全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SA)分级Ⅰ级或Ⅱ级,术中需输血的患者120例,根据输血方法不同分为异体血输血组(A组)、自体血回输组(B组)、自体血通过白细胞滤器回输组(C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细胞因子水平、体温,输血后并发症,术后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NEU%在术后1 d及术后3 d时,B组最高;LYM%在术后1 d时,B组最低;TNF-α在术后1 d与3 d时,C组最低;IL-2在术后1 d时,A组最高;IL-6在术后1 d与3 d时,C组最低;在术后1 d时,B组体温最高(P 0.05)。三组术后未出现输血并发症与感染。结论 自体血回输时加用白细胞滤器可减轻内固定术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的影响.方法 术中自体血回输患者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5~63岁,ASAⅠ~Ⅲ级,体量指数20~24kg/m2,随机分为两组(n=15):乌司他丁组(U组),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将乌司他丁(Ulinastatin)20万U溶于2...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在手术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手术大出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各50例。自体输血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输血组患者采用常规异体输血。比较两组输血前和输血后第3天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术前两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自体输血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异体输血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异体输血组(P<0.05)。结论与异体输血相比,回收式自体输血能促进手术大出血患者相关指标的快速恢复,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6.
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古维立  朱光辉 《河北医药》2003,25(4):255-25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尿胰蛋白酶 ,UTI)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各 44例 ) :试验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试验组术后每日经静脉滴注乌司他丁 2 0万U ,共 3d。对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的部分指标 :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糖、前白蛋白和皮质醇浓度进行观察。结果 术前各项指标无差异 ,术后血清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糖和皮质醇浓度A组均明显低于B组 (P <0 .0 5 ) ,前白蛋白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术后应用乌司他丁能减轻术后机体的应激反应 ,稳定内环境 ,有利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腰椎手术患者共124例,年龄38-72岁,体量46-83 kg。入选患者的手术指征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脱位、腰椎病理性病变。患者分为2组,自体血回输组(A)组,异体血输血组(B)组,每组62例。术前收集患者资料数据包括性别、年龄、疾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均属正常范围,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将两组进行观察对比,于术前、术后12h、术后24h监测凝血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并测定电解质(K+、Na+、Cl-)、全血粘度,然后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记录A组同B组病例术中自体血回输量、输库存血量。结果:自体血回输组(A)组HB、HCT、PT、APTT、PLT、K+、Na+、Cl-各数据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体血输血组(B)组HB、HCT、PT、PLT、APTT、Na+、Cl-、K+、血液粘度与自体血回输组(A)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血回输在腰椎手术中,可节约异体血源,降低输血风险,且安全有效,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骨科手术患者胃黏膜内pHi值(pHi)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择期行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回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回收组术中应用血细胞回输仪进行血液收集、回输.采用鼻胃管空气二氧化碳张力计测定pHi.于切皮前,切皮后1h、2h及手术结束时四个时点(To、T1、T2、T3)记录 pHi,记录患者术中回收血量,异体浓缩红细胞量及血浆用量.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各时点pHi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0、T1时点pH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2、T3时点观察组pHi分别为(7.381±0.023)、(7.386 0.025),均高于对照组的(7.361±0.022)、(7.375±0.024)(均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能及时回收失血,改善pHi 下降,维持有效循环,明显改善内脏微循环灌注和氧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对行剖宫产术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0例高危出血(中央型前置胎盘、瘢痕子宫等)行剖宫产术患者按自体血回输量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未进行自体血回输、回输量0~400m L组回输自体血量0~400 m L、回输量400~800m L组回输自体血量400~800 m L。检测各组患者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24 h(T2)、术后48 h(T3)血液中HB、RBC、HCT、WBC、CD3+、CD4+、CD8+水平,计算CD4+/CD8+比值,测定血清IL-2、IL-6浓度,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发热、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相较T0,3组术后各时点CD3+、CD8+、CD4+/CD8+比值、IL-2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诊断的价值及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533例行胫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感染组31例、非感染组502例),术后第1日、术后第5~9日或诊断为手术部位早期感染当天、术后第30日三个时间段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三个时间段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的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并不具有诊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手术部位早期感染的作用,不能作为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唯一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赵军魁  王云辉  程爱国 《河北医药》2012,34(15):2260-2262
目的探讨应用乌司他丁对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进行复苏对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休克组(SS组)、乳酸林格液复苏组(LRS组)、乳酸林格液+乌司他丁复苏组(LRS+UTI组)。LRS组、LRS+UTI组各取12、24、48h3个时间点,LRS组将血液回输并输入两倍量的乳酸林格氏液进行复苏,LRS+UTI组50000U·kg-1·d-1UTI加入乳酸林格氏液内输注。用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浆中DAO、ET的水平。结果 (1)LRS组与LRS+UTI组12、24、48h3个时间点其DAO值均高于SS组(P<0.05),LRS组在24h达高峰,其后下降,但降幅较小,而LRS+UTI组在复苏后24h即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复苏48h后明显下降。LRS+UTI组与LRS组相比24、48hDAO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RS组与LRS+UTI组12、24、48hET值均高于SS组(P<0.05),LRS组在24h达高峰,其后下降,下降幅度较小,而LRS+UTI组24、48h下降明显。LRS+UTI组与LRS组相比在24、48hE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乌司他丁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可有效降低肠屏障功能的损伤,减轻肠黏膜的通透性,减轻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相似文献   

12.
梁治  戚翔  付征  韩建民 《河北医药》2012,34(11):1616-16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的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15例。U组麻醉诱导后恒速输注乌司他丁6000U/kg(30min内)后,再以1000U.kg-1.h-1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采用同样的方法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即刻(T1)、旁路血管开放时(T2)、术毕(T3)、术后8h(T4)监测MPAP、PCWP、SVO2、PVR等指标并计算出P(A-a)DO2、RI、QS/QT、VD/VT、Raw、PVR及CL等指标。并于相同时间点及术后24h(T5)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IL-6、IL-10及TNF-α浓度及CD11b/CD18表达水平。结果与T1比较,2组在T3,T4时P(A-a)DO2、RI、Raw升高,T2~4时PVR升高、CL降低,在T2,T3时IL-6、CD11b/CD18表达升高,T2~5时TNF-α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U组在T3~4时P(A-a)DO2、RI、PVR降低,在T2~4时VD/VT、OI降低;在T2时CL升高(P<0.05或<0.01),U组在T3时IL-6、IL-10浓度降低,T2~5时TNF-α浓度和CD11b/CD18表达降低(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OP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IL-6、IL-10及TNF-α浓度及CD11b/CD18表达水平的升高,减轻肺损伤,达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IL-10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CD4+/CD8+比值以及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肝门阻断(HPO)再灌注损伤后肠黏膜损伤和中性粒细胞(PMN)浸润的影响,并探讨INF-α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作用.方法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8只,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HPO再灌注组(HPO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HPO再灌注组(LIP+HPO)组.以肠黏膜为目标,采用光镜病理学Chiu评分系统评价肠损伤程度,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评价PMN浸润程度,以放免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肠黏膜组织INF-α和ICAM-1含量.结果 HPO组肠黏膜损伤明显,PMN浸润程度较高,MPO活性明显升高(P〈0.01),同时组织中TNF-α和ICAM-1浓度升高明显(均P〈0.05);LIP+HPO组肠损伤减轻,MPO活性降低,但TNF-α、ICAM-1水平仍高于Sham组(均P〈0.05).结论 HPO后肠黏膜损伤严重,致炎因子TNF-α大量生成,激活了PMN并使其聚集;ICAM-1介导了PMN细胞毒效应,可致肠黏膜屏障损伤.LIP通过抑制肠黏膜组织中TNF-α和ICAM-1的生成,可减少PMN浸润,减轻肠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微循环的改善作用,以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56例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随机分为UTI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补液扩容、输血抗休克、急诊手术治疗,UTI组在术中、术后还给予UTI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XB2/6-keto-PgFlot比值及血BUN、Scr及尿NAG、γ--GTP基本一致(P均〉0.05)。术后3h及术后6h,U11组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12h两组TXB2/6-keto-PgFlot比值才基本一致(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BUN、Scr及尿NAG、γ-GT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但UTI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术后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UTI对异位妊娠内出血休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分泌功能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调节患者血循环中TXA2/PGI2的比值,改善肾脏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可能是UTI对肾功能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血栓栓塞1周的犬肺栓塞(PTE)模型,观察该模型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及吸入20ppmNO对其影响。方法对上述PTE犬行取栓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前、再灌注后2、4、6h及吸入NO组血清TNF-α含量(pg/ml,下同)的变化及各组术后6h肺泡腔PMN数量变化。结果再灌注组再灌注6h后血清TNF—α含量高于再灌注前及再灌注2h(8.90±1.43vs5.67±1.43,6.54±1.53,P〈0.05);吸入NO组较再灌注组TNF—α含量有减少趋势(7.28±1.49vs8.90±1.43,P〉0.05);再灌注6h后,再灌注组血清TNF-α浓度高于sham组及缺血组(8.90±1.43vs5.44±1.58,6.28±0.94,P〈0.05);再灌注组肺泡腔PMN数(单位:/10HPF,下同)高于缺血组及Sham组(31±11VS8±4,1±1,P〈0.05);吸入NO组肺泡腔PMN数低于再灌注组(19±6vs31±11,P〈0.05)。结论血清TNF-α及PMN参与了该FIE犬模型的再灌注肺损伤;吸入20ppmNO可通过降低血清TNFα含量及减少PMN向肺泡腔的渗出而减轻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乌司他丁组(UTI组)(32例),对照组采用ARDS常规治疗,UT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确诊后即刻予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注射液每日20万U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中TNF-α、IL-8含量。结果治疗后3 d、7 d UTI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组血清中TNF-α、IL-8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TI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阻抑ARDS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氧合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吕传君  邹延新  杨磊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30-3232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组和EPO+L/RI组.采用开胸结扎LAD 30 min、再灌注15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MIRI模型,模型制备前给予EPO腹腔注射5000 u/kg,其余两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硫代巴比妥(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连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测定心肌损伤标志物(cTn Ⅰ、CK、CK-MB)含量.结果 L/RI组大鼠血清MDA、MPO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10.445、9.848,均P<0.05);经EPO干预后,EPO+I/RI组大鼠血清MDA、MPO水平显著低于I/RI组(t=5.087、6.683,均P<0.05).I/RI组大鼠血清cTn Ⅰ、CK、CK-MB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t =8.153、5.411、3.729,均P<0.05);经EPO干预后,EPO+ I/RI组大鼠血清cTn Ⅰ、CK、CK-MB水平显著低于I/RI组(t=4.808、4.089、3.002,均P<0.05).结论 EPO对MIRI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其抗氧化、抗炎以及对心肌细胞的保护效应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王金凤  刘文辉  荆雪宁  陈莉  王枫 《中国药房》2014,(31):2884-2886
目的:比较甘草泻心汤与其配方颗粒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模型大鼠的药效学。方法:以免疫法复制大鼠ROU模型。40只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左旋咪唑(17.5 mg/kg)组、甘草泻心汤(12g/kg)组、甘草泻心汤配方颗粒(12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20 d。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热板法检测大鼠痛阈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增加,CD4+T细胞减少,CD8+T细胞增加,CD4+/CD8+比值降低,痛阈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甘草泻心汤组、甘草泻心汤配方颗粒组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减少,CD4+T细胞增加,CD8+T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升高,痛阈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甘草泻心汤组与甘草泻心汤配方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及其配方颗粒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镇痛作用,对ROU模型大鼠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两组间药效学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不同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30只)、SAP模型组(SAP组,30只)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Li组,30只)。大鼠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注射3.5%牛黄胆酸钠诱导构建SAP模型;ULi组同法诱导构建SAP模型后,经门静脉给予乌司他丁50 000 U/kg;SHAM组开腹仅翻动胰腺和十二指肠。各组于术后0、3、6、12和24 h分批处死大鼠,切取胰腺组织,采集下腔静脉血。对各组不同时点大鼠胰腺组织进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淀粉酶,并分离中性粒细胞进行凋亡检测及Caspase1、3和8活性的检测。结果SAP组各时点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水平及Caspase1活性明显高于SHAM组和ULi组(P<0.05),外周中性粒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8明显低于ULi组。结论中性粒细胞凋亡在SAP的病程及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乌司他丁对Caspase 3和8的活性有影响,可以显著减轻胰腺病理损伤,改善SAP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