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方法】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20例)、米非司酮治疗组(30例)手术中留肌瘤标本同时刮取内膜,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肌瘤组织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73.3%,无统计学差异(P〉0.05),bax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93.3%,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肌瘤组织bcl-2/bax比值表现为下降。内膜组织中bcl-2在治疗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3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ax在治疗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内膜组织bcl-2/bax比值表现为增高。米非司酮治疗后内膜83.3%(25/30)表现为增生期改变,其中32%(8/25)为简单增生过长,无复杂增生过长和不典型增生发生。【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后促进子宫肌瘤组织的凋亡,同时又可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2.
胆管癌组织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状况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胆管癌组织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和bcl-2/bax基因表达的状况及意义。方法: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40例胆管癌标本自发性细胞凋亡指数(AI)的中位值为7.89%,高/中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胆管癌AI分别高于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者(P<0.01),胆管癌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2.5%(29/40)和57.5%(23/40),与癌旁正常胆管壁组织比较差异显著(P<0.01),高/中分化胆管癌bcl-2蛋白表达率高于低分化胆管癌(P<0.01),bcl-2表达阳性胆管癌AI低于阴性,bax阳性高于阴性(P<0.01),结论:胆管癌细胞仍保胃凋亡机制,bcl-2凋亡途径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AI和bcl-2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胆管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53和P2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84.21%(32/38),癌旁组织P53蛋白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织P53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别具有显著性(χ^2=55.27,P〈0.05)。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52.63%(20/38),癌旁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89.73%(34/38),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别有显著性(χ^2=12.546,P〈0.05)。胃癌组织中P21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率为47.36%,但两者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16抑癌基因和bcl-2凋亡抑制基因及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抗酸染色、免疫组化和核酸原位杂交等方法检测了58例前列腺癌患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出率及p^16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58例前列腺癌中结核分枝杆菌L型检出率为37.9%(22/58),结核分枝杆菌抗原阳性表达为39.7%(23/58);p^16蛋白表达阳性率51.7%(30/58),失表达率48.3%(28/58),其中Ⅰ级、Ⅱ级、Ⅲ级的p^16蛋白失表达率各为21.1%、56.3%、85.7%(P〈0.05),p^16 mRNA失表达率分别为20%、40%、80%(P〈0.05),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60.3%(35/58),Ⅰ级、Ⅱ及、Ⅲ及分别为31、6%、68.8%、100%,bcl-2mRNA阳性表达率各为20%、60%、100%(P〈0.05)。结论细菌L型感染可能和bcl-2、p^16基因协同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16基因的缺失、突变和高甲基化,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58例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37/58)和70.7%(41/58),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3.3%(4/30),17.7%(5/30),P均〈0.05)。NSCLC淋巴结转移组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O%和80.O%,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8.9%,50.0%,P均〈0.05)。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的表达有关(x2=5.32,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53和C-erbB-2蛋白高表达,2者可能共同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P53蛋白在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在前列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BPH、40例前列腺癌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P53及HIF-1α表达情况。结果:P53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不表达,在BPH、癌性前列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t0%(4/40)、80%(32/40),其在BPH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BPH组织(P〈0.05)。HIF-1α在正常前列腺组织中不表达,在BPH、癌性前列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6/40)、75%(30/40),在BPH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BPH组织(P〈0.05)。P53、HIF-1α与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关(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HIF-1α与P53表达呈正相关(r=0.648)。结论:HIF-1α、P53的异常表达在BPH和癌变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p7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p73蛋白的表达与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73蛋白在56例肺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7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41/56),而在癌旁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1%(18/5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73蛋白的表达与肺磷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其在低分化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4.4%)显著高于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40.0%)。p73蛋白的表达与肺磷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73蛋白在肺磷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肺鳞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38/50)和0(0/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5/50)和66.7%(10/15),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urvivin、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MUC-2及SleX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19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MUC-2与SleX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中MUC-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8.0%(39/50)、47.4%(9/19)、18.0%(9/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80.0%(40/50)、52.6%(10/19)、16.0%(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C-2和SleX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MUC-2和SleX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UC-2及SleX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bc1-2和box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bc1-2和bax蛋白在32例前列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bc1-2和bax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和43.6%(17/32和14/32),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丰分别为6.3%和100%(2/32和32/3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c1-2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bc1-2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bc1-2和bax蛋白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前列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前列腺组织bax/bcl-2的表达及癃闭康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前列康组、癃闭康低、中、高不同剂量组。去势加丙酸睾丸酮注射法复制前列腺增生模型,干预后观察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bax/bel-2的表达及病理变化。【结果】bax在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强阳性,在模型组表达呈弱阳性;各治疗组bax表达均强于模型组;bcl-2蛋白在对照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呈弱阳性,在模型组表达呈阳性,各治疗组bd-2蛋白均为弱阳性表达;光镜下组织结构接近对照组。【结论】癃闭康可能通过调节bax/bd-2的表达促进前列腺增生的上皮细胞凋亡而抑制前列腺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fosinopril)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腹主动脉缩窄组)、C组(腹主动脉缩窄组+福辛普利给药组)。实验中以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作为判断心肌肥厚的指标;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变化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比较。心肌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测试。结果:B组与A组相比,心肌细胞bcl-2基因表达下降(P〈0.01),bax基因表达增多(P〈0.01);C组与B组相比,bcl-2基因表达增多(P〈0.01),bax基因表达下降(P〈0.05)。结论:福辛普利可促进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bcl-2基因的表达,抑制bax基因的表达,从而使心肌肥厚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敏剂血卟啉对COC1/DDP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COC1/DDP分为A、B、C、D4组(分别为对照组、单纯顺铂组、血卟啉+超声组、顺铂+血卟啉+超声组),观察各组处理后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克隆形成情况,联合用药效果及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D组COC1/DDP细胞增殖抑制明显,细胞凋亡率升高,均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在C、D组显著降低(P〈0.05),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各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动力疗法联合顺铂能有效地增强对耐药卵巢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减少癌细胞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大鼠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细胞凋亡及蛋白Bc1-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余20只制备成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前列地尔组.16周后取大鼠肾脏皮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Bc1-2/bax蛋白表达,TUNEL检测肾脏细胞的凋亡.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前列地尔组和糖尿病组Bc1-2和bax表达水平均升高,Bc1-2/bax比值降低,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前列地尔组Bc1-2表达量及Bc1-2/bax比值升高,bax蛋白含量和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 前列地尔可通过调节DN肾脏组织中Bc12,bax的表达,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7例PTC组织和30例甲状腺腺瘤中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nm23在PTC组中表达阳性率高于在甲状腺腺瘤组(P〈0.05);PTC中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中nm23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而且随着PTC病理分级的递增,nm23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减趋势(P〈0.01)。bcl-2在PTC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甲状腺腺瘤组(P〈0.01);颈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随着PTC病理分级的递增bcl-2的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1)。结论:nm23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PT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与bcl-2呈正相关,与nm23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阈下电刺激对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梗组、阈下电刺激组,假手术组手术不结扎,置入电极不给予电刺激;急性心梗组和阈下电刺激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急性心梗组仅植入电极,不给予电刺激,阈下电刺激组在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后,给予25 Hz、0.3V阈下电刺激,TUNEL法检测3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和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bcl-2及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心梗组、阈下电刺激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急性心梗组比较,阈下电刺激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2)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心梗组、阈下电刺激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急性心梗组比较,阈下电刺激组大鼠心肌细胞bcl-2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而bax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阈下电刺激能显著减少大鼠心肌梗死后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尤金强  王平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8):1978-1982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控制p53、bel-2和bax基因在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天津医科大学二附属医院1962年1月至1998年1月收治的56例经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的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疗效分为两组,5年内复发转移组32例和5年内无瘤生存组24例,观察其p53、bcl-2和bax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并以8名正常泪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1)p53在腺样囊性癌组的总表达阳性率为73.2%,其中复发转移组阳性率(81.3%,26/32)与无瘤生存组阳性率(62.5%,15/24),明显高于正常泪腺组织组(8例均为阴性)的表达率(均P<0.05);其中复发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瘤生存组,其蛋白表达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2)bcl-2在腺样囊性癌的总表达率为69.6%,其中复发转移组阳性率(18/32)与无瘤生存组阳性率(21/24),明显低于正常泪腺组织组(8例均为阳性)(P<0.05);复发转移组阳性率明显低于无瘤生存组,其蛋白表达与临床预后呈正相关.(3)bax在腺样囊性癌组的总表达阳性率为60.7%,总表达阳性率与正常泪腺组织组(1例为阴性,7例为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均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p53低表达和bel-2、bax的过表达临床预后较好,检测p53、bcl-2和bax可以作为判断眼眶泪腺腺样囊性癌临床预后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bcl-2和bax在三氧化二砷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bcl-2和bax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方法:7.5μmol/L的As2O3作用HL-60细胞12、24 h,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bcl-2和bax基因mRNA表达及相应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7.5μmol/L的As2O3作用HL-60细胞12、24 h后,bcl-2 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65.02±4.69)%、(40.70±3.94)%,bax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46.71±4.26)%、(95.65±5.57)%,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相对表达分别为(56.34±6.45)%、(42.01±3.01)%,bax蛋白质表达分别是(50.65±4.50)%、(66.78±5.05)%,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s2O3诱导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bcl-2 mRNA和蛋白质表达,同时上调bax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可能是As2O3诱导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凋膜止崩方对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DUB)大鼠模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凋膜止崩方治疗ADUB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机制。方法采用去势大鼠雌激素负荷法建立ADUB模型,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实验小剂量组和实验大剂量组共4组。造模成功后第3天,宫腔注药处死,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结果(1)模型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指数增高(P〈0.05);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均P〈0.05);大、小剂量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bcl-2表达明显升高,而bax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显著升高(均P〈0.05)。(3)实验大、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bcl-2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明显升高,bcl-2/bax比值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凋膜止崩方能够降低bcl-2mRNA的表达,而增强baxmRNA的表达,通过下调bcl-2/bax比值,诱导过度增生的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发挥祛除子宫内膜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RNA-155在正常肺组织和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miRNA-155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1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NA-155的表达;A549细胞分别转染miR-NC和miRNA-155 mimic ,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的miRNA-155表达水平,同时采用MTT 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后A549细胞中Akt、p-Akt(Ser473)、p27、bcl-2、bax的表达。【结果】miRNA-15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P <0.05);与转染 miR-NC 组相比, A549细胞转染miRNA-155 mimic后miRNA-155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P <0.001),MTT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显示miRNA-155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转染miRNA-155的A549细胞p-Akt (Ser473),bcl-2的表达水平增高,p27、bax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miRNA-155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上调p-Akt(Ser473)、bcl-2表达,同时抑制p27、bax的表达来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