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亮 《安徽医学》2004,25(3):221-222
目的 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 ;探讨并发症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对2 8例经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术 ,对 2例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 套切 2 8例消化道息肉 ,2 4例成功无出血 ;2例创面少许渗血 ,经电凝后止血 ;2例迟发性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止血。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应用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对10例10枚消化道大息肉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讲解术中操作过程,加强术中、术后护理及并发症观察。结果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血、穿孔。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无痛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息肉237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效果,分析减少本疗法并发症发生的方式和降低误诊误治的方法。方法对确诊为大肠息肉者,电子结肠镜下电凝电切治疗,并发出血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术后将切除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根据息肉数量给予1次或者多次治疗均成功,并发出血8例,未发生肠穿孔,术前1例病理为腺瘤样息肉,术后为腺癌。结论表明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疗法是根治大肠息肉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属止血钛夹在预防内镜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出血的效果及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HX-610-135型金属钛夹,应用OlympusGIF160内镜发现病灶,经内镜钳道将止血夹推送器OlympusHX-HX-110QR送出内镜前端,钳夹息肉蒂柄,在止血夹上方行圈套电切除息肉。术后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15例20颗蒂径〉0.5cm,头体径〉1.0cm的消化道息肉全部成功切除,创面理想。术后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术中及术后随访3月未发生出血,取得满意的预防出血的效果。结论:金属止血钛夹结扎有蒂息肉能有效预防内镜高频电切除时引起的出血,可提高内镜高频电切除息肉的安全性。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愈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内镜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后再行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的效果。方法:对60例直径〉2cm的胃肠道有蒂或亚蒂甚至广基息肉,分为30例实验组和30例对照组,实验组切除前在病变不同部位行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再行高频电切除;对照组直接行高频电切除,观察两组出血、穿孔及切除是否彻底。结果:实验组30例均获成功,无1列发生出血、穿孔和原位复发;对照组出血10例,穿孔1例,切除部位复发3例。结论: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高渗盐水后再行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除疗效可靠,手术创伤小,病变切除彻底,能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和穿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5例大肠息肉患者电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体征、大便性质的改变,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结果:其中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分别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或去甲肾上腺素冷盐水灌肠、或/和应用止血药物,均达到止血目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及时发现出血倾向或出血征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电切术出血的防范与治疗.方法 采用PENTAX3831、PENTAX3840电子结肠镜下圈套器高频电凝电切术联合钛夹、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对72例104个结肠息肉进行切除.结果 息肉有效切除率100%,术中出血8例,予钛夹钳夹或根基部注射1:10,000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术后6小时内少量血便2例,予静脉注射血凝酶后出血停止,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切除息肉操作方便,疗效确切,联合术前、术后钛夹钳夹、粘膜下注射肾上腺素能有效防范及治疗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息肉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5例在胃镜下行胃息肉切术的患者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内镜医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出院健康指导。结果:35例患者共发现息肉62枚,息肉切除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护士对患者术前进行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内镜医师、术后正确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胃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肠梗阻等.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1].我院自2004-2008年,应用高频电治疗胃肠息肉462例,并发出血28例,经内镜下治疗止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5例大肠息肉患者电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体征、大便性质的改变,以便早期发现并发症。结果:其中4例发生迟发性出血,分别通过内镜下止血治疗或去甲肾上腺素冷盐水灌肠、或/和应用止血药物,均达到止血目的。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及时发现出血倾向或出血征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经济负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对19例正畸治疗中出现的牙龈增生临床冠高度不足患者进行高频电刀切龈术,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复查的牙周指数及龈沟深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例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数及龈沟深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电刀龈成形术是口腔正畸上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超导透皮给药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方法 ]应用电超导透皮给予中药制剂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 2 5 4例 ,并与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电超导透皮给药方法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离子联合场凝固治疗痔的疗效.方法采用双极钳的场致凝固功能使痔核发白凝固,然后用电离子切割、气化已凝固的痔核.结果83例中治愈80例,治愈率96.4%,好转3例,好转率3.6%,有效率100%;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结论联合应用电离子和场凝固治疗痔操作简单,安全有效,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超导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 ]选择迁延性肺炎患儿 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行电超导治疗 ,每日 1次 ,7d为 1个疗程 ,对照组用常规疗法 (抗生素加雾化吸入 )治疗 ,7d后观察疗效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90 % ,总有效率为 10 0 % ,对照组治愈率为 5 0 % ,总有效率为 75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电超导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疗效确切 ,且安全 ,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兔为研究对象 ,探讨其心脏骤停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将兔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 ,模型组再分为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用频率 12 0Hz、波宽 2 .8ms、电流 2 0mA的方波刺激 ,对照组时间 3s,模型组时间 5s。观察各组兔心脏骤停时间及自然或人工复苏后兔成活时间。结果 电刺激时间为 5s的模型组 ,心脏骤停时间大于3min。模型Ⅱ组经自然复苏或经人工复苏后兔成活时间超过 12 0min的占 6 6 .7% ,不经人工复苏的模型Ⅰ组兔成活时间超过 12 0min的仅占 2 0 .0 % (P <0 .0 1)。结论 该心脏骤停模型的组织缺血时间及复苏后再灌注时间符合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骨折法治疗掌指关节电锯劈裂伤4例,无明显并发症。术后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功能,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平均可达60°,效果满意。避免再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的身体和经济上的负担。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该院病案室在当今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年代,如何适应发展需要,做好电子病案管理,重点从七个方面介绍了经验.1、转变观念,主动适应;2、探索有效管理办法以缩短实施电子病案的磨合期;3、做好电子病案的质控工作;4、完善电子病案的归档管理;5、实施电子病案的分级保密管理;6、做好电子病案的调用和交换管理;7、积极推进建立基于数字签名认证中心(CA)的数字签名.通过上述各方面的积极探讨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电子病案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钠离子微电流探测仪在胆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帝振宇  赵青川  何勇  赵威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6):619-621
目的探讨钠离子微电流探测仪在胆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4年4-7月11例胆道肿瘤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肝门部胆管癌9例,胆总管下端癌2例,采用钠离子微电流探测仪于手术中6例,肿块标本离体后检测5例。检测部位包括正常胆道组织、瘤组织表面和切面、周围淋巴结。比较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钠离子微电流的变化。11例病人胆道肿瘤组织均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明确其病变性质。结果11例胆管癌组织和正常胆道组织钠离子微电流有明显的差异,肿瘤组织钠离子微电流均超过30微安培(μA),最高者达到60-70μA,正常胆管组织多在20μA左右,没有1例超过30μA。肝动脉旁有癌细胞转移的肿大淋巴结钠离子微电流均超过30μA。结论利用细胞内阳离子浓度查产生的微电流来诊断肿块的良恶性,快速、简捷、准确,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胃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电针加手法治疗 30例颈胃综合症。结果  30例颈胃综合症患者经治疗后治愈 17例 (5 6 .7% ) ,显效 5例 (16 .7% ) ,好转 7例 (2 3.3% ) ,无效 1例 (3.3% ) ,总有效率为 96 .7%。结论 采用电针加手法治疗颈胃综合症可获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生前电击、死后电击及正常的皮肤组织运用Mowory(ABPAS)法和Alcian blue染色来鉴别生前电击与死后电击电流斑的不同。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雄性Wistar大鼠18只,分为:生前电击死组、死后电击组和非电击对照组,每组各6只。生前电击死组及死后电击组均于电击后即刻取电击处皮肤组织;非电击对照组脱颈处死后即刻取对应部位皮肤组织。三组皮肤组织均行中性甲醛固定,制成石蜡切片后分别进行Mowory(ABPAS)法、Alcian blue-核固红、HE染色。结果生前电击死组、死后电击组与非电击对照组皮肤网织层采用Mowory(ABPAS)法和Alcian blue-核固红法染色均有明显区别;生前电击死组与死后电击组大鼠皮肤网织层采用Mowory(ABPAS)法染色无明显区别,而采用Alcian blue-核固红法染色时生前电击死组网织层染色呈红色,死后电击组网织层染色呈蓝色,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Alcian blue-核固红法较Mowory(ABPAS)法不仅对生前与死后电流斑的鉴定有重要的价值,而且有助于不典型电流斑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