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香  谢杰 《黑龙江医药》2015,(3):677-679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12例长期卧床的骨科病人按住院号尾数单双随机分为对照组(106)和干预组(106),对照组按常规骨科病人治疗护理,干预组通过制定系统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计划,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下降。结论:建立护理干预能更好的降低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术后卧床患者采取中药封包干预,对其预防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5例术后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护理预防便秘,干预组37例,采取中药封包干预预防便秘,经不同护理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对照组患者便秘及腹胀发生率分别为26.32%及31.58%,干预组患者便秘及腹胀发生率分别为8.11%及1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症状积分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术后卧床患者采取中药封包干预有效了预防了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具有安全性高、方便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配合蜂蜜油对社区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致便秘的预防作用。方法对6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和口服蜂蜜油预防便秘。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预防便秘(如粗纤维饮食、水果、多饮水、有效腹部按摩和训练等)。结果两组预防便秘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便性状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蜂蜜油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凌俐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3):227-22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和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便秘的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活动干预、腹部按摩、指导定时排便,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和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2月80例脑卒中患者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常规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干预组针对抑郁症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脑卒中康复效果;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早期干预组脑卒中康复效果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早期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自理能力评分、住院时间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相近,P0.05;出院时早期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康复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绝对卧床期便秘的预防和护理,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采用预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结果干预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措施的采取对卧床便秘患者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早期护理干预对昏迷患者便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昏迷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56例住院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实施腹部按摩、饮食指导、温水足浴疗、活动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68.6%、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昏迷患者便秘有显著效果,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炜  钱佩珺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78-3080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便秘的效果.方法:将2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18例及对照组110例,两组均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对照组发生便秘后给予药物及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入院时即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便秘发生率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的便秘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72,P<0.01),干预组的便秘发生率为11.0%.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明显缩短(t=6.89,P< 0.01),腹痛腹胀症状发生率降低(x2=32.216,P<0.01),再出血率降低(Fisher's Exact Test,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并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对减少并发症及促进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骨折患者卧床期间便秘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16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8例,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生物反馈训练、指导腹部按摩、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等方式;对照组108例,对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骨折卧床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预防或减轻便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例)及观察组(n=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7.18%(25/53);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24.53%(13/53);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对脑卒中后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120例脑卒中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按摩。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的发生率18.3%明显低于对照组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腹泻情况。结论腹部按摩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卧床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84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入院24 h内予以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发生率及再次便秘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54.38±3.39)h、(39.42±4.10)h,经t检验,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7.62%(40/84)、14.29%(12/84),再次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1.43%(18/84)、4.76%(4/84),经χ~2检验,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及再次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脑卒中卧床患者中施以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骨折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196例骨折卧床患者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9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排便训练、腹部按摩、心理干预及饮食指导等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便秘发生率为1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3%(P<0.05)。结论为骨折卧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便秘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胡立元  贺丽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5):111-111,113
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及疗效。方法:将128例在本院骨科住院且合并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实施饮食指导、健康宣教以及局部按摩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行骨科卧床患者一般常规护理,给予通便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及通便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通便有效率分别为89.06%、9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骨科卧床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便秘现象,且不良反应小,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赵艳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35-23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3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饮食干预、运动干预、按摩干预、排便习惯及姿势干预、心理干预、睡眠干预和药物干预等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63(52.94%)例,观察组便秘发生28例(2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47-214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住院有便秘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只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便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便秘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预防或减轻便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治疗组:对便秘患者进行穴位按摩,上、下午各1次,每穴3~5min。对照组:按照骨科常规护理措施,不作其他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穴位按摩对于治疗骨科卧床患者便秘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期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增加双下肢被动运动及按摩,并穿上弹力长统袜.两组患者均于入院10天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DVT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仅有1例患者并发下肢DVT,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有8例患者并发下肢DVT,发生率为1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干预,可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可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9.
吴茵英 《北方药学》2014,(9):177-177
目的:观察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对减少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我科的200例骨科老年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给予骨科一般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强对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评估,通过干预能减少骨科老年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卧床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便秘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便秘无效14例,有效24例,显效22例,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便秘无效4例,有效16例,显效40例,总有效率为93.33%;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便秘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脑梗死卧床患者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