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孔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二和第三或第三和第四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1],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症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紧急而有效的治疗措施.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又是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重点,其质量影响原发疾病的转归.本院2008年4月和2009年1月收治2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气管切开的患者,均发生导管阻塞现象,经过分析改进护理对策,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早期气管切开是抢救大面积烧伤或严重头面部烧伤伴有吸入性损伤时常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能迅速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增加有效通气量,并能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但气管套管可由于套管过短、套管系带过松、翻身、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等原因而脱出。虽不多见,可一旦发生,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气管套管脱出的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是通过手术方法将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以形成人工气道,解决呼吸困难或窒息的一种技术[1],是抢救危重患者、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正确护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也是每一位初涉临床一线的护士必修的护理技能操作基本功。现将我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管内套管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气管切开留置套管50例,采用加强气道湿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管道的消毒和有效控制感染等护理干预。结果:本组50例中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气管扩张1例,气管黏膜损伤性出血1例,加强护理后均恢复。结论:气管切开内套管患者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一种直接经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其术后护理的关键是保持套管内管通畅,如果护理不当可使分泌物增多、干燥结痂阻塞内管而影响呼吸,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外科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是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套管插入气管以开放呼吸道,改善呼吸的手术.但气管切开患者因人工气道的建立气体失去鼻部过滤湿化、调温的过程,导致气道分泌物黏稠,痰不易吸出,易形成痰痂造成堵塞.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通过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ICU77例气管切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我们认为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的消毒和固定,选择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并采用浅层吸引法吸痰,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陈伙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6):159-159
目的:乡镇医院医疗设备比较落后,我们从实际临床工作出发,探讨气管切开”间歇”与”持续滴药”湿化气道的临床观察。方法:采用注射器间断性气管内滴药法和输液式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法,观察两种方法对患者的气道湿化、痰液结痂、气管内套管阻塞、肺部感染、成本、护理工作量等的对比。结果:我科通过对8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组的对比实验,证明气管切开后输液式持续滴药在呼吸道内分布的均衡性、痰液不易结痂、降低气管套管阻塞、降低肺部感染、降低成本、减轻护理工作量等方面,明显优于间歇滴药法。结论:输液式持续湿化气道是有效防止痰液黏稠、结痂,保持气道通畅,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行气管插管7~10 d后,仍需进一步救治的一种呼吸支持手段.患者气管切开后一旦病情好转,则需尽早拔除气管套管,若未能抓住机会,适时拔除,则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使患者失去康复机会.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行气管切开后怎样尽早拔除气管套管,恢复患者正常气道.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置管是危重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急救方法,由于它具有能有效地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吸痰、患者舒适以及可以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因此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致使气管切开套管较易脱出气管外,如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本院ICU于2005年1月-2007年2月共发生9例气管切开套管脱出,现将原因及预防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气管切开进行人工呼吸是抢救各种呼吸功能障碍等危重病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而气管切开后的湿化护理是这一措施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因为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绕过了鼻、咽、喉这道天然屏障,直接进入气道,失去了上气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易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分泌物滞留及干结、纤毛黏液转运系统受损、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分泌物潴留在支气管中,可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顺应性下降,而诱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且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率随着气管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近年来对气道湿化的方法研究也比较多,该研究主要是比较气管内间断滴药与输液泵持续滴药湿化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气道湿化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输液泵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湿化;对照组用气管内间断性滴药湿化,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且可明显节省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3种不方法消毒气管内套管,以了解最佳的消毒方法,减少气管切开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随机抽样调查传统煮沸消毒、2%戊二醛浸泡消毒及高压蒸汽灭菌对气管内套管的3种消毒方法,消毒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出3种消毒方法效果的优劣。结果: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消毒法。结论:高压蒸汽灭菌对气管内套管进行高效消毒,可以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局部感染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加温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常温气道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结论:气道湿化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加温推注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常温气道内的定时、间断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方法:对130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有1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1例,穿刺局部渗血3例,静脉炎5例,导管异位3例,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塞3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针对上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的开放,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由此造成呼吸道分泌粘稠、干燥、结痂,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阻塞,造成肺部感染.因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一直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随着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和医疗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有了更新的突破.脑外科多属昏迷患者,无意识,不能自主将体内痰液咳出,加之舌后坠,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患者在全院的比例最高,我科2010年共收治36例气管切开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8岁,平均住院天数为26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在急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6月行气管切开的148例急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结果148例患者中104例患者经气管切开等综合治疗后救治成功,成功率为70.3%。结论及时行气管切开术可提高急重症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静脉通道的建立及静脉输液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深静脉置管输液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保护外周静脉的同时,为抢救病人、强刺激药物给药、肠外营养的及时给予等开放了一条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在深静脉导管的应用过程中,导管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1日,我科深静脉置管267例,现将使用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透病人在心理变化及预防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的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透病人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接受程度及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心理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血透病人在进行循证护理的干预后,心理能够坦然接受深静脉导管的留置,并且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时间延长,免去了病人血透穿刺之苦,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如何进行有质量的循证护理能力提出要求,激励护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拓展自身的业务知识.  相似文献   

19.
无创通气是指在患者与呼吸机之间通过无创接触面罩来传递对肺的机械通气支持,可以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采用经鼻面罩加压给氧,较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并发症少,患者主观感觉相对舒适,费用低,易被接受,促进病情转归.现将2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血透科应用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行血液透析26例,并评价其结果.结果:本组26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6个月,血流量平均200~250ml/min,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颈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由于置管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