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COPD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因和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66例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易患因素、真菌种类以及药敏情况。结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是肺部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白色念珠菌仍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需提防非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感染的发生。氟康唑仍是治疗的首选药物。结论:减少各种易患因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严重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96例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防治措施,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5—2006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96例,发病人数居医院内同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96%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以老年患者且住院时间较长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居多,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结论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结果,亦与患者年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使用和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加强对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认识,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院内真菌感染状况及易感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ICU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148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8例ICU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448株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及热带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假丝酵母菌占51.34%,热带念珠菌占23.66%;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占70.27%,其次为尿路感染,占14.77%.结论:ICU真菌感染与易感因素有关,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8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阴道;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占首位,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显示,两性霉素敏感性最好,耐药率最低。结论真菌感染越来越多,加强真菌分离及药敏监测,合理用药,有助于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9年3月期间外科病房深部真菌感染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共分离出132株真菌,深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居首住,占68.18%,二种以上真菌混合感染者为10.71%。深部真菌感染的疾病主要有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胆胰恶性肿瘤。长期的广谱抗生素及皮质类回醇激素的使用等是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结论:深部真菌感染是外科病房常见的并发症,需及时合理手术、合理使用抗生素,警惕深部真菌感染,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肿瘤科化疗患者真菌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干预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化疗科患者中真菌感染者68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因素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管内置管等广泛使用有关。感染的菌种主要包括白色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主要感染部位为口腔、肺部、泌尿系、肠道等。结论:多次放化疗和多种抗生素应用是诱导肿瘤科患者真菌感染重要因素,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增加营养,适当给予免疫增强剂,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30例确诊的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分析。结果:COPD多见于老年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低蛋白血症及合并多种基础病是主要危险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来确定,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氟康唑治疗有效。结论:肺部真菌是COPD继发感染时重要病原体,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有效的抗真菌外,积极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真菌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呼吸系统真菌感染的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并分析我院呼吸科患者746例痰标本真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检测到真菌117株,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其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药敏试验表明117株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益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六种药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呼吸科真菌感染的患者在逐年增加,白色念珠菌为主要菌种,临床应加强真菌检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真菌感染近年来日趋增多,其中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期间继发真菌感染为多,老年人因抵抗力低,住院期间使用抗生素,使老年患者继发真菌感染,临床上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又继发真菌感染时因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造成早期诊断困难,故影响治疗效果,给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对56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痰培养及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健康指导,降低发生率,提高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真菌类型和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2年2月诊断的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基础疾病的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以及机械通气是其主要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减少易感因素、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肺不张的临床特点与疗效分析。方法:72例肺不张患儿均在常规治疗上给予中医治疗。结果:右侧肺不张57例,发生率79.17%;左侧肺不张15例,发生率20.83%。右侧肺不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x2=8.873,P<0.05)。治疗后恢复患儿59例(81.94%),未恢复13例(18.06%),无死亡患儿。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小儿肺不张的主要致病原因,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且右侧发生率高于左侧,早期诊断、早期针对性治疗,均可得到很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4.5克,每12小时一次;疗程8-12天.对照组静脉滴注氨苄西林钠4.0克,每12小时一次,疗程8-12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2.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5%和94.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和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均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确定医院感染的重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全年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科室、部位和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全年7642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7例(1.14%),医院感染发病率最高的是重症医学科(8.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42.53%),其次是浅表切口(19.54%)。上呼吸道占18.16%,皮肤软组织占14.94%。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49.23%),常见的有铜绿假单胞菌(20.00%)、肺炎克雷伯菌(9.23%),真菌占21.54%、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3.85%)。结论:应加强临床医院感染的监测和管理,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了解临床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情况.方法:建立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标本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免疫学检测方法(IFA)进行对照,并利用该方法进行该病毒在深圳市的流行性分析.结果:1012例标本中,呼吸道感染患儿中RSV感染达到17.9%(181/1012),本方法与IFA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符合率,均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早期诊断.结论:本呼吸道合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用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5.
吴丹 《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75-176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和清肺口服液,对照组单独给予糖酸阿奇霉素。密切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治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5%)明显低于对照组(18.0%)。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清肺口服液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就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患者各30例,a组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b组患者接受头孢唑肟钠治疗,c组患者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d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反发生率以及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四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c组患者和d组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P0.05)。结论:阿奇霉素、头孢唑肟钠、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更加经济,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拜复乐)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静脉点滴莫西沙量0.4g、1次/日,治疗5~7天。对照组予静脉点滴头孢哌酮舒巴坦2.Og、2次/日,治疗7~10天。观察临床指标,细菌学清除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的有效率分别为93.3%,90%;细菌清除率89.5%,86.1%;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对80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山莨菪碱注射液,剂量为0.2-0.3mg/Kg,加5%葡萄糖30-50ml静点,每天一次,滴速8-10滴/分,连用3-5天,观察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加小剂量山莨菪碱注射液静点,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可缩短咳嗽、咳痰及肺部啰音时间及住院天数,促进痰液排出,减少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呼吸系统疾病中中医辨证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英荣 《世界中医药》2008,3(4):207-208
目的:探讨真菌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辨证特点,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与真菌感染的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中医辨证理论,将275例呼吸系统疾病辨证分为4型,即外寒内饮型70例、肺热壅盛型67例、痰湿内盛型73例、脾肾阳虚型65例。并对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利用美国Micro Scan自动细菌生长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真菌感染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在275例呼吸系统疾病中真菌感染率为25.5%。在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中,真菌感染率外寒内饮型为1.4%、肺热壅盛型为19.4%、痰湿内盛型为63.0%、脾肾阳虚型为15.3%。结论: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辨证不同分型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痰湿内盛型真菌感染率最高,外寒内饮型感染率最低,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