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按扩张型心肌病常规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及洋地黄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苓桂术甘五味汤治疗;疗程3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苓桂术甘五味汤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方剂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期临床观察,扩张型心肌病可以分为3个基本证型.根据不同的证型,给予不同的方药,摸索出了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 DCM)为心肌病最常见形式,又称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等.占所有心肌病的60%左右,此型心肌病的特点为左心室(多数)或右心室有明显扩大,或双室扩大,且均伴有不同程度肥厚,心室收缩功能减低,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和猝死为基本特征,虽然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中青年为多见.本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心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1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阐述病毒性心肌炎可进展成扩张型心肌病。方法 对 18例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阐述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过程。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可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 ,积极有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并防止其再次发作能延缓病程进展 ,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左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病,可归属中医喘证、水肿、胸痹、心悸等病证范畴.由于本病病理生理复杂,临床表现不一,治疗难度较大.笔者采用卡维地洛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1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难治性心脏病,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难度更大.因该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残率、病死率都很高,直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办法使病变的基因恢复正常,故多数学者认为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目前的治疗不可能使扩大的心脏明显缩小,而且心脏逐年增大,心力衰竭越来越严重,生存期越来越短.笔者用自拟中药方"心肌活力饮"加减,同时用对抗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的西药,可使心力衰竭明显改善,心脏明显缩小,有的大心脏可恢复至正常大小.现将中西药治疗一家系扩张型心肌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并心衰60例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ml+5%GS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超声心动测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穿孔素(perforin,PFP)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cb/c小鼠多次腹腔注射柯萨奇B3m病毒的方式,复制重复感染的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动物模型。观测心肌病理变化并以RT-PCR法检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穿孔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可明显降低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心肌穿孔素mRNA的表达,并能减轻其心肌病理形态学及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能减轻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小鼠的病理损伤,抑制心肌细胞肥大,下调心肌穿孔素mRNA表达,从而对病毒性扩张型心肌病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众多的实验及临床资料已经提示病毒性心肌炎可转化为扩张型心肌病.本例感冒后病情发展迅速,心功能损害明显.尽管首次治疗效果较好,但由于其病毒持续存在,可能引起继发性免疫介导性心肌损害,故很可能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发病特点,但病因迄今未明,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扩张型心肌病专方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已确诊的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l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 ~V3)、高侧壁导联(Ⅰ~aVL),具有特殊性,(0.05).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所谓扩张性心肌病是指一种以心脏扩大和心律失常以及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充血型心肌病,此类患者往往存在着左室或双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损害.据流行病调查学显示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而研究表明该病发病原因及其机制尚不明朗,对其治疗往往采取ACEI类、B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以及地高辛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是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所以我们在治疗基础上对其实施了系统性护理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子宫腺肌病,这一妇科常见病也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以往认为,子宫腺肌病为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病因·流行病学·症状及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均不相同,已予以区别[2].子宫腺肌病在手上前不易诊断,误诊率高,多误诊为子宫肌瘤[3].本文对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患者不典型胸痛、晕厥,体格检查发现有心前区收缩期杂音伴第三心音和(或)第四心音,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和(或)异常Q波,但临床上难以用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瓣膜病来解释者,应考虑分析肥厚型心肌病,进一步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可以明确.  相似文献   

15.
探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B超图像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常规B超检查,并将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两组B超图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7例子宫肌瘤(92.5%)有假包膜或界限清楚,23例子宫腺肌病(92.0%)界限欠清;32例子宫肌瘤(80.0%)探及栅栏样图像,33例(82.5%)后方回声衰减,22例(55.0%)呈低回声;而子宫腺肌病呈栅栏样图像和后方回声衰减仅各有2例(8.0%)、15例(60.O%)呈高回声。结论:B超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规模发展的内外在因素和面对的主要问题,同时围绕增强中医药院校核心竞争力,从学校定位、办学特色、中医药精英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十一五”期间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及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通过分析临床考核成绩,以进一步探讨并完善技能考核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肌肉疾病患者肌电图表现与临床症状相关性。方法:选取50例脂质沉积性疾病确诊患者和50例炎性疾病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肌电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相关性。结果:26例炎性肌病肌痛患者中有20例(77%)肌电图检查可见自发电位;27例脂质沉积肌病肌痛患者中有6例(22%)肌电图检查可见自发电位;存在自发电位的患者均不同程度地表现为CK、LDH、HBDH水平异常。结论:肌电图检查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能大大提高肌肉疾病患者的诊断与鉴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ed benefit and risk of myopathy and rhabdomyolysis in statins with guide and following the medical evidence.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stati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ffect and heterogeneity of the drugs. The use of statins including atorvastatin,rosuvastatin can give patients more clinical benefit when strengthen to low blood lipid. Although rosuvastatin in statins is strongest, but presence of sulphonamide group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 of its toxicity, It show that rosuvastatin risk for rhabdomyoly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atorvastatin statins by foreign evidence. Therefore, the patients following with multiple risk factors need to use caution with the choice of rosuvastatin. Recently rosuvastatin causing myopathy and rhabdomyolysis cases in the world has increased, It should arouse the attention of clinical.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focus more on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 interaction, drug genome science to proceed, so we can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investigate its mechanism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patients with medication. It can help clinical pharmacist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upri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