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Ⅱ型糖尿病血尿酸水平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血尿酸症变化的特点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高尿酸血症与不伴血尿酸增高组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观察两组心脑血管病发生情况。结果:180例T2DM患者中高尿酸血症52例,发生率28.9%(52/180),两组患者FBS、HbA1C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BMI、TG、TC、Cr高于对照组(P〈0.05)。52例观察组合并冠心痛26例、高血压34例及急性脑血管意外11例;128例对照组分别为31例、38例、1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及时给予相关的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96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预后判定。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正常尿酸组的疗效优于高尿酸血症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影响了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测定血尿酸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尿酸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40例T2DM患者禁食12 h以上,于次日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当日完成检测血尿酸(UA)、肌酐(C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高尿酸血症(观察组)与不伴有血尿酸增高(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结果2组患者FBS、HbA1c无差异;高尿酸组BMI、TG、TC、Cr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在T2DM患者中常见,与肥胖、血脂异常明显相关;促进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应给予相关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根据血尿酸(SUA)水平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组(观察组)19例,2型糖尿病无高尿酸血症组(对照组)99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DL-C(高密度脂蛋白)、舒张压、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MAL)、尿β2-微球蛋白(β2-MG),观察合并症: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6.10%,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MAL)、尿β2-微球蛋白(β2-M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DL-C(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增多。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者存在更明显的肥胖,脂代谢紊乱,肾功能损害,发生心脑血管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汉民族H型高血压患者尿酸水平与血同型半胱氨酸、血脂、体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将145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第1组:高尿酸血症组57例,第2组:血尿酸正常组88例,测定两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D)、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D)、血尿酸(UA)等生化指标,测量血压、腰围等,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 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组腰围、BMI、TG水平高于血尿酸正常组,HDL-D水平低于血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高尿酸血症组TG水平高于血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血尿酸正常组相比,维吾尔族高血压分级、腰围、BMI、LDL-C水平更高,Hcy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高尿酸血症组相比,维吾尔族男性较多,高血压分级、腰围、BMI、UA水平更高,HDLC、Hcy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示,UA与腰围、BMI、TG呈正相关,与性别、HD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空腹血糖(FPG).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糖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化血红蛋白也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能准确反映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控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测定86例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SI)、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与29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冠心病组胰岛素、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②将冠心病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水平组二个亚组,高尿酸血症组TG明显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HDL-C明显低于正常尿酸水平组。③冠心病患者血尿酸与ISI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增高与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加味四物汤治疗糖尿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符合糖尿病及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科素亚50mg,每天1次;治疗组予加味四物汤,每天1次。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压、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体重指数、血尿酸(SUA)及血肌酐,尿尿酸(UUA)及尿肌酐、尿pH值,尿微量白蛋白(U-mAlb),计算尿酸清除率、肌酐清除率、尿酸清除分数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58%,与对照组(60.5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SUA、尿pH值、UUA、24小时尿量等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对照组U-mAlb、舒张压性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加味四物汤对糖尿病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豫东地区部分中老年人血尿酸与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肌酐等代谢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662名中老年人,用统一方法测定血压(BP),身高(H),体重(BW),腰围(WC),臀围(HC),血尿酸(UA),血脂,空腹血糖(FPG),肌酐(CREA),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豫东地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32.3%,高尿酸血症组收缩压(sBP)、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REA、腰臀比(WHR)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PG、TG、CREA、WHR是中老年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性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尿酸方治疗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药尿酸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尿酸的变化,以及停药30天后的血尿酸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953,P〈0.01;t=3.475,P〈0.01)。停药后对照组的血尿酸明显高于观察组(t=2.182,P〈0.05)。结论:尿酸方对湿瘀型高尿酸血症患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1/1至2008/12/31在我院健康体检的男性,根据体重指数(BMI)肥胖组(A组)210例,随机抽取同期同性别体检超重组(B组)、正常组(C组)各210例.比较3组在血压、血脂、血糖方面的不同.结果: 肥胖组(A组)的SBP、DBP、TC、TG、LDL-C、FPG均显著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而HDL-C明显低于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SBP、DBP、TG、FPG显著高于正常组(C组);肥胖组(A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超重组(B组)和正常组(C组);超重组(B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C组)(P<0.01).结论:超重肥胖显著增高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空腹血糖增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和高血压对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明确降压和控制血糖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三组,其中高血压纽(EH)47例,糖尿病组(DM)5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M+EH)46例,另选择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检测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随诊观察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大血管发病率依次为DM+EH组(17例,占36.96%)〉DM组(12例,占22.64%)〉EH组(5例,占10.64%)。治疗后血压达到目标值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大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为6.06%。结论: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血压,可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选择52例糖尿病患者与50例健康成人作为检查观察对象,分别检测其总胆固醇(CHO)、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的FBG、HbA1c、HDL-C、CHO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代谢异常,可能与甘油三酯的变化有重要联系,在诊治过程中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注意血脂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病人营养干预对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营养干预维持性血透病人治疗一年,观察一年前后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白蛋(AIb)、铁蛋白、前白蛋白、血透前后尿素氮、肌酐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总蛋白(TP)、白蛋白(AIb)、前白蛋白、铁蛋白、血红蛋白Hb等进行营养干预一年后都成上升趋势,血透前后成下降趋势的是尿素蛋(BUN)和肌酐(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营养干预可使的MHD病人营养状况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透析的质量和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于我院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降糖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诺和灵30R治疗,一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甘油三酯,血胆固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等病毒因素在HBV-GN中的意义.方法:选择41例HBV-GN患者,采用荧光PCR法检测HBV-GN患者基因型,HBV多态性芯片检测基因变异,同时测定尿常规、肾功能和血压等临床资料.结果:41例HBV-GN患者,B基因型14例,C型24例(86.8%),B+C混合型3例.B型和C型患者间24小时尿蛋白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尿红细胞计数、血压、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均P 〉0.05).12例为前C区1896位变异,1896位变异与未变异者间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V-GN患者HBV基因以B、C两型为主,C型为多.C型患肾脏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前C区1896位变异和YMDD变异对HBV-GN患者小便常规、血压和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芪复方对自发性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血脂及血清CRP、IL-6的影响,并探讨参芪复方进行短期干预的可能机制。方法:SPF级雄性GK大鼠60只,随机选取10只GK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高脂饲料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中药高、低剂量组,西药组和模型组。分别用不同剂量参芪复方混悬液,雷米普利悬液,无菌水进行灌喂,每4周测定空腹血糖一次。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CRP、IL-6水平。结果:与空白组和各治疗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TC、TG、CRP、IL-6显著升高(P〈0.01),参芪复方高低剂量均能降低大鼠血清CRP、IL-6水平,并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结论:参芪复方能够有效改善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大鼠炎症反应,改善糖脂代谢,从而起到早期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50例老年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结果:50例患者中,痊愈40例(占80.00%),好转8例(占16.00%),空腹血糖4.5 mmol/L~6.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4.3%~6.0%;行截肢手术2例,因严重感染死亡1例.结论:糖尿病足的预防关键是控制血糖、减少诱因、加强足部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增加自我防护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观察祛湿化瘀通络方对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脂血症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所观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给予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加祛湿化瘀通络方。两组在年龄、病程、身高、体重、尿酸基线水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42天后,治疗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明显降低,对照组血尿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祛湿化瘀通络方具有减少内生尿酸的生成和吸收,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并对中医证候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与其空腹血糖的相关性,寻找心理干预辅助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方法:对186例门诊病人作空腹血糖化验,抽血后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作焦虑抑郁水平调查,统计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186例糖尿病患者中抑郁及(或)焦虑症患病率39.2%,HAD分段与患者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二者互为因果,因此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