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风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color Doppler imagining,CDI)测定32例(64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球后血流状态,并与正常人30例(60只眼)进行对照。其中32例DR患者接受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包括非增殖型(NPDR)20例和增殖型(PDR)12例。结果:D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总平均速度(Vm)均降低,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增高,视网膜中央骨静脉(CR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低血流速(PI)和阻力指数(RI)增高,视网膜中央骨静脉(CRV)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最低血流速度(Vmin)和Vm增高,其中NPDR各数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变化(P<0.05),PDR各数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DR患者小动脉闭塞,血流速度下降,舒张期血管阻力增高,使血流减少。CDI检测对DR早期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眼底病变情况将136例(268眼)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不伴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8例、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NPR组)40例、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组(PR组)48例,另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称的健康人69例(138眼)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入选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眼动脉(OA)的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同时测定入选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值(Up/Ucr)。结果NDR组眼动脉频谱呈三峰双切迹;NPR组和PR组第一峰降低,波形低而圆钝呈半圆形;4组间CRA、OA的PSV、EDV和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A、OA的PSV、EDV均与FBG、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Up/Uc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均0.05),CRA、OA的RI与FBG、Hb A1c、IRI、Up/Ucr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眼底血流动力学参数能反映糖尿病眼部血管改变情况,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的影响,寻求改善眼血流的新途径.方法: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鼻侧和颞侧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liary arteries,PCAs)及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血流的收缩期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两组患者针刺后OA血流速度较服药前略有提高,达不到正常标准,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CRA及PCAs血流速度针刺后较针刺前提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部循环,为它们的治疗提供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高血压患者眼部血流的影响,寻求改善眼血流的新途径.方法:检测针刺前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视网膜中央动脉(CRA),鼻侧和颞侧睫状后动脉(PCAs)及眼动脉(OA)血流的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针刺组AngⅡ含量及血压较针刺前明显降低(P<0.01),OA血流速度较治疗前略有提高(P>0.05),CRA及PCAS血流速度针刺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高血压患者的眼部血液循环,为它们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69例DR患者随机分成120 mg剂量组(36例)、240 mg剂量组(33例),静脉给药,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间隔2周,共2个疗程,用药30 d.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各组病例的眼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iary artery,PCA)及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 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各项指标均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结果 2组治疗后,CRA、PCA及OA的PSV、EDV增加,RI值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0 mg组中个别病例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2种剂量的川芎嗪注射液均能明显改善DR患者的眼部循环,并且效果接近,使用120 mg的剂量治疗DR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改变及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视神经损害的意义,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POAG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浆ET-1水平,同时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技术检测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各组间的均数差异比较用t检验,并将POAG组患者血浆ET-1水平分别与各项CDI血流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POAG组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OAG组OA的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其PSV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OAG组SPCA的PSV、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OAG组CRA的PSV、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OAG组ET-1水平与OA及SPCA的EDV呈负相关(P〈0.01);与OA及SPCA的RI呈正相关(P〈0.01);与SPCA及CRA的PSV呈负相关(P〈0.05);与OA的PSV、CRA的EDV、RI无相关性(P〉0.05)。正常对照组ET-1水平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OAG患者视神经损害与眼血流速降低及血浆ET-1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又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在我国也是主要致盲病之一.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参数,并与正常人的有关参数相对照,研究糖尿病患者眼底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DR的早期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脉络膜血液循环及其供血血管的血流状态,探讨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循环改变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5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并选择同期健康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同步进行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CDFI)测量睫状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以及阻力指数(RI),分析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参数与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各组患者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睫状后动脉PSV与EDV均明显慢于对照组(P均0.05),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DR组PSV与EDV均明显慢于NDR组、NPDR组(P均0.05),阻力指数明显高于NDR组、NPDR组(P均0.05);NDR组与NPD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与睫状后动脉PSV呈负相关(r=-0.844,P0.05),与EDV及RI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之前,脉络膜动脉的血流减慢,阻力增大,整个脉络膜的氧供和血供相应减少,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早期口服中药三七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A:正常大鼠生理盐水组;B:正常大鼠三七组;C:糖尿病大鼠生理盐水组;D:糖尿病大鼠三七粉组。C、D组尾静脉注射2%STZ(55 mg/kg)制作糖尿病模型成功后;三七粉治疗组每日按400 mg/kg三七粉灌胃给药一次,生理盐水组每日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技术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最低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及搏动指数(pulsitive index,PI);心腔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液的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CRA的PSV(17.713±1.43)、EDV(7.601±1.08)较三七治疗组的EDV(12.54±1.27)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I(0.569±0.031)、PI(0.848±0.058)升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大鼠三七干预以后,PSV明显增高,与普通正常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DV、PI和RI与普通正常大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糖尿病三七治疗组CRA的PSV、EDV、PI和RI均较正常大鼠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三七治疗的糖尿病大鼠的血小板黏附率(33.02±2.10)、血小板聚集率(74.83±3.713),与未经三七治疗的糖尿病大鼠血小板黏附率(40.50±3.62)和血小板聚集率(84.00±6.48)相比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三七干预的正常大鼠与未干预的正常大鼠相比,虽然血小板黏附率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三七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供,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霞 《新中医》2021,53(23):121-124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 例DR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 例,2 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片,以30 d 为1 个疗程,2 组均治疗3 个疗程。观察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眼底病变情况、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 及搏动指数(PI)]、视力及视野变化情况,观察3 个疗程后2 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8.18%,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眼底出血点、微血脉瘤、棉絮状软性渗出、硬性渗出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眼底病变上述4 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PSV、EDV 指标值较治疗前上升,RI、PI 指标值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PSV、EDV、PI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RI 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升,视野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视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疗程后,2 组经肝肾功能检查,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复方血栓通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DR 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底病变,修复视网膜,提高视力、视野,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4月70例正在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其中A组40例患者腹膜透析时间少于1年,B组30例患者腹膜透析时间超过一年)检测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分别检测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血管内径(D)、收缩期峰速(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量(O)。结果发现,腹膜透析时间越长,SMA的PI、RI越低,腹膜超滤量就越低,间接反应出腹膜超滤功能降低。结论:彩超对SMA血流动力学检测无痛、可反复操作,对临床上评价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情况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23名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病例资料,治疗前后眼部一般情况、中心视野、VEP、彩色多普勒(CDI)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眼动脉的血管壁情况、内膜一中膜厚度及血流速度;睫状后短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治疗方法采用激素冲击、扩血管、脱水剂、营养神经、局部复方樟柳碱注射等综合治疗。结果(1)视力: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视野:治疗后视野缺损范围显著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部、眼部血管CDI:颈动脉硬化、颈动脉粥样斑块、动脉硬化闭塞症人数治疗前与治疗后无差异。治疗后睫状后短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7眼,占26.9%,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5眼,占19.2%;眼动脉血流PSV或EDV下降3眼,占11.5%。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方法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能够改善患者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液流变学.减小视野缺损范围,改善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血汤对玻璃体切割术后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玻璃体切割术后3天至7天视力不提高,且视网膜无新鲜出血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A组,23例23眼),西药对照组(B组,20例20眼)、空白对照组(C组,19例19眼)。A组口服益血汤治疗,B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C组为空白对照。3组均予口服多维元素片等,治疗时间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彩色多普勒超声各指标情况。结果视力疗效:A、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5.2%、45.0%、15.8%,A组结果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B组治疗后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增高,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各指标改善情况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汤的运用可以明显改善玻璃体切割术后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眼的眼底供血,增进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CDI)技术,观测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正常者使用阿魏酸钠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80例(140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正常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静滴阿魏酸钠注射液,观察期4周,药物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仪测定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PSV、EDV明显增加,RT明显降低。阿魏酸钠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显著。结论在降低青光眼眼压的同时使用阿魏酸钠比传统中药丹参更有利于改善视网膜血供,将为青光眼视功能恢复提供新的治疗途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底病变情况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5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检查,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血压、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分析。结果:595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DR者(单眼或双眼)188例,其中单纯性DR174例,螬殖性DR患者14例,病程小于5年者DR患病率为30.4%,5一10年者为57.1%,大于10年者为91.7%,DR患者搪化血红蛋白较非DR患者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随糖尿病病程病程的延长而增加,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网脱术后方联合西药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只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30例30只眼)。两组均予常规激素、抗生素、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网脱术后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60天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视网膜电图、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60天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80.00%,对照组分别为50.00%、56.70%;组间各观察时点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视网膜下液吸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60天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视网膜电图a、b波的振幅均升高、峰时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60天比较,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及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60天与治疗后组内比较,眼动脉(OA)血流参数中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及治疗后60天比较,相应参数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后60天与治疗后组内比较,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中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V与ED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60天组间比较,两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SV与ED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网脱术后方联合西药治疗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疗效满意,可加快视网膜复位,从而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视网膜局部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挑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讨挑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机理.方法:选取35例颈性眩晕患者,全部采用挑灸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指标和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3D-MSCTA)结果的变化.结果:挑灸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有很大提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患者左右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VB)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均显著上升;阻力指数(PI)和博动指数(RI)值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患者的3D-MSCTA结果分析比较,椎-基底动脉与毗邻骨性结构的关系上没有明显的改变.结论:挑灸治疗颈性眩晕能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或消除临床眩晕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