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改良BartheI指数(MBI)、改良Ashworth评定患者的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下肢肌张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70.05)。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与MB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的改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OTOmed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MOTOmed组同时给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下肢内收肌、腘绳肌及腓肠肌的肌张力,利用粗大运动功能88项量表(GMFM-88)中D、E两能区进行站立、行走与跑跳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除腘绳肌肌张力2组均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但MOTOmed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可进一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内收肌、腓肠肌肌张力,提高其下肢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偏瘫九针"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进行常规针刺治疗,B组仅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下肢,C组除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外,在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时施治"偏瘫九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星期接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和简化的Fugl-Meyer(FMA)量表的下肢功能评分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下肢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星期3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C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与A组、B组对应时间点作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偏瘫九针"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穴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已明确诊断的90例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组),B组(头穴运动疗法治疗组),C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穴运动疗法治疗组,即综合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等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A组、B组与C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头穴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头穴丛刺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综合康复与单纯头穴丛刺康复和单纯使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仪康复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头穴丛刺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B组采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法;C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方法。3组的治疗均每日1次,治疗6天休息1天,4周为1个疗程,治疗持续3个疗程。3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小腿腓肠肌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下肢粗大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综合康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头穴丛刺和单纯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P0.05)。结论:头穴丛刺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脑瘫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头穴丛刺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和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焦作市中医院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2组均治疗10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股内收肌群和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的疗效、下肢粗大运动功能(GMFM)评分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股内收肌群和腓肠肌MAS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GMFM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中、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增加,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灸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具体机制可能与脑血流量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不完全性胸腰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64例不完全性胸腰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接受脊髓损伤常规康复治疗(康复护理、针灸治疗、电刺激、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下肢Fugl-Meyer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SIA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能更进一步促进不完全性胸腰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偏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每天1—2次,每次20—40分钟,2—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都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GMFM(88)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GMFM评定站立项(D项)和走、攀登项(E项)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能有效提高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可作为偏瘫惠儿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减重训练对肌张力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减重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进行减重训练.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进行训练前后评定.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减重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减重训练对偏瘫患者肌张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子生物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A组(电子生物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组)、B组(电子生物反馈组)和C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组)各30例,分别进行分组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MBI)对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A组治疗后的FMA、MBI评分显著高于B、C组(P0.01),B、C组患者的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开展电子生物反馈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能有效提高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芍药解痉饮配合MOTOmed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的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入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同时予芍药解痉饮口服并配合MOTOmed训练器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4周后予以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痉挛等级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6%,对照组为71.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解痉饮配合MOTOmed训练治疗脑卒中痉挛效果较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2.
徐安瑜  徐应倩  黄璐 《新中医》2021,53(3):135-139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临床症状、肢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联合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肢肌张力改善情况(Ashworth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恢复(改良RANKIN量表)及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肢肌张力Ashworth评分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Ashworth评分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RANKIN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RANKIN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结合推拿可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肢体肌张力与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8周后比较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各40例。火针组以火针点刺患侧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等穴,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患侧肩髃、极泉、曲池、手三里、外关等穴,每日治疗1次,每2d治疗1次,共治疗3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痉挛侧上下肢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下肢肌张力均减轻,肢体运动功能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火针组上肢肌张力低于常规针刺组,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P0.01),两组下肢肌张力及肢体运动功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火针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而常规针刺组为65.0%(26/40),火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火针疗法在降低中风后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张力和改善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方面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尤其是改善上肢肌张力和肢体运动方面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平衡仪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平衡仪组加用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法,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FMA)、平衡功能(PST值、LOS值)和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且平衡仪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仪视觉反馈训练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头部针刺配合MOTOmed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济南市儿童医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16例痉挛型脑瘫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MOTOmed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头部针刺辅助治疗.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PAD...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配合拮抗肌群透刺治疗及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张力恢复总有效率及患肢运动功能、痉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C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头皮针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子改良头皮针结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予针刺疗法。2组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国际通用的r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FMA及MBI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头皮针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偏瘫,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偏瘫功能恢复,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针药结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