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老年人切开法重睑术后出现重睑线末端分叉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根据中老年上睑的解剖学特点,在中老年切开法重睑手术中,酌情去除外眦部位下垂松弛的眼轮匝肌组织,使重睑线尾端自然上翘,避免产生末端分叉的外观。结果:本组共64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出现重睑线末端分叉外观,重睑形成线条流畅,眼部的整体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去除外眦部位的眼轮匝肌,重新形成重睑线,使原有物质基础彻底消除,是解决中老年人重睑术后外眦鱼尾外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兵  杨明勇  吕唯  房林  刘越  张寒  李斌斌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0):1535-1536
目的:探索行重睑术同时提升重睑线末端下垂的一种改良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尸体解剖观察眼轮匝肌形态及走向,采用常规重睑术切口,依据患者局部情况酌情去除外眦部一个三角形眼轮匝肌组织,改善组织臃肿下垂状况,使重睑线尾部形态自然上翘。结果:2009年9月~2010年9月共对153例(306只眼睛)就医者进行手术,其中110例获6个月以上随访,对随访者的重睑形态进行评估,重睑线外形流畅,末端自然略上翘,效果理想。结论:本术式能够改善外眦上方组织臃肿松弛,使重睑线形态更流畅,末端略上翘,术后形态良好,是一种效果肯定,结果满意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改良切开重睑术的远期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方法以传统切开法的重睑成形术为基础,结合Park法重睑术式,保留切口下唇睑板前眼轮匝肌,并使之与睑板上缘形成牢固的黏连。结果本组共67例,术后随访1~1.5年,术后效果均较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此改良重睑成形术保持了眼轮匝肌的完整性,术后消肿较快且无"台阶感",重睑形态自然,效果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弛就医者实施“刀腹”位置在外眦部内上方的“柳叶刀形”切开去皮重睑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56例上睑皮肤松弛的就医者,设计“刀腹”位置在外眦部内上方的“柳叶刀形”个性化切开去皮重睑术,沿设计线锐性切开皮肤,去除多余松弛上睑皮肤、部分眼轮匝肌、自然疝出脂肪,一定程度上保留睑板前疏松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网,根据重睑成形原理,精细解剖对位缝合。结果:56例就医者采用此术式,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术后效果满意。愈后重睑自然柔和,外眦角充分显露,外眦部无臃肿,形态自然,仿生效果好。结论:对上睑皮肤松弛者,采取“刀腹”位置在外眦部内上方的“柳叶刀形”个性化切开去皮重睑术,去除多余松弛上睑皮肤,更为关键的是对外眦部常规处理的改良,术后充分显露外眦部,外观自然,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传统切开法重睑术设计、切开及剪除一条睑板前眼轮匝肌,切口下唇去除部分轮匝肌,5-0可吸收线间断挂缝切口上唇皮下、下唇皮下及上睑提肌腱膜,使皮肤对合轻度内翻,形成重睑,组织胶水固定。结果:本组病例56例,随访3~12个月,重睑形态自然,切口处痕迹不明显。结论:经过改良的切开法重睑术,在保留切开法优点的同时切口处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睑板前眼轮匝肌及脂肪筋膜组织切除对防治重睑成形术后臃肿的作用。方法在传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基础上,去除全部睑板前脂肪筋膜组织及大部分眼轮匝肌,仅保留睑缘部分1 mm左右的眼轮匝肌。结果对105例单睑患者,采用该方法行重睑成形术,并与既往行传统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患者相比较;术后随访6~24个月,重睑切口线下方组织无明显臃肿,无皮肤坏死、眼睑闭合不全及睫毛脱失,重睑效果满意、持久。结论重睑成形术中去除全部睑板前脂肪筋膜组织及服轮匝肌,可预防重睑成形术后重睑切口线下方组织的臃肿,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的适应证。方法:设计重睑线,在重睑线上外侧1/3做3~5mm小切口,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及外侧眶隔脂肪,起点位于外侧小切口内,连续埋线后打结后提起睑板前筋膜进行缝挂,再次打结于小切口内。结果:76例患者术后重睑线流畅,外观自然,上睑臃肿情况得到良好改善,2例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打结引起的线结反应。结论:本术式结合埋线法与切开法的优点,操作简单,稳定性及可调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一种适应证广,效果稳定持久,术后肿胀轻、恢复快的重睑成形术式。方法:在重睑线内、外眦及黄金点处三点微创切开,去除睑板前部分眼轮匝肌,并去除臃肿的眶隔脂肪。三点处微切口分别与睑板上缘或提上睑肌腱膜缝合固定。结果:对93例(186只眼)进行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93例全部在7~15天内消肿,形成的重睑线流畅、稳定,随访1~12个月重睑外形自然逼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三点微创重睑成形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肿胀期短,效果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去脂联合连续埋线重睑的适应证。方法:设计重睑线,在重睑线上外侧1/3做3~5mm小切口,去除部分眼轮匝肌及上睑外侧眶隔脂肪内,埋线起点位于小切口内,连续埋线后打结,提起板前筋膜进行缝挂,再次打结于小切口内。结果:76例患者术后重睑线流畅,外观自然,上睑臃肿情况得到良好改善,2例变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因打结引起的线结反应。结论:本术式结合埋线法与切开法的优点,操作简单,稳定性及可调性高,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组织梯度差原理在修复切开法重睑术后重睑过宽中的效果。方法: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双侧重睑过宽并要求修复女性患者30例(60眼,年龄20~35岁,平均30岁)用切开法进行修复。组织梯度差具体表现为重睑线上下皮肤、眼轮匝肌等软组织的厚薄差、质地差、张力差。结果:满意度评估,60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人工关节表面涂层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强  王岩 《中国骨伤》2007,20(5):355-358
生物固定型人工关节假体表面涂层的研究成为目前人工关节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组织工程学、材料学的发展,在人工关节表面用材、涂层类型及其处理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成果出现,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研究了声热处理钝化毛豆过氧化物酶.实验条件为:温度60~90℃、超声波频率25kHz、功率800 W.以在不同温度(60~100℃)下热处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作为对照,研究超声波协同热力灭酶的机理.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在25 kHZ、800 W的超声波、83℃下处理1.52 min,过氧化物酶钝化效果最佳.目前的研究有助于声热作用作为新加工工艺逐渐取代传统热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8.
19.
20.
Sir, In the EBPG guideline on dialysis strategie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07; 22 [Suppl 2]: ii5–15) is stated on ii12: ‘Indeed,several randomized trials conducted in the last years have confi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