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枳术丸由金元时期易水学派张元素所创,载于李杲《脾胃论·卷下》,其药物组成为:枳实(麸炒黄色,去穰,一两)、白术(二两),功能"治痞,消食,强胃"[1]。本方实由枳术汤衍化而来,枳术汤首见于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白术二两,枳实七枚)主之。"[2]《难经》载:"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可见枳术汤善治中焦痞积气滞,且枳实倍于白术,药简力捷。枳术丸较枳术汤药效缓和,且白术倍于枳实,补中有散,使补而不滞,散邪不伤正气,攻补兼施,善治中焦虚弱,纳运无力之消化系  相似文献   

2.
孔萍  谷云飞 《吉林中医药》2008,28(2):128-128
枳术丸源于<金匮要略>的枳术汤.枳术汤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实、白术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  相似文献   

3.
枳术丸源于《金匮要略》枳术汤,原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实、白术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张元素将此方枳实、白术用量比例变为1:2,并改汤剂为丸剂,用于饮食所伤而致之痞证,称为枳术丸。其学生李东垣将此方收于《脾胃论》,注明该方可“治痞,消食,强胃”,并且还创立了一系列枳术丸的变化方,对于饮食所伤而致的它证,亦可灵活使用枳术丸。  相似文献   

4.
孙丽霞  王丽华  单兆伟 《新中医》2014,46(12):19-20
枳术丸源自《内外伤辨惑论》,由枳实、白术两味药组成,具有消食健脾功用,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名老中医单兆伟教授临证据证之虚实兼夹,以枳术丸或枳术汤,以原方或增味治疗,用药灵活,继承和发扬了孟河学派特色,处处固护脾胃。  相似文献   

5.
浅谈李东垣对枳术丸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枳术丸源于《金匮要略》枳术汤,原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因“水饮所作”的证候,枳实、白术用量比为2∶1,行气健脾,消痰逐水,用作汤剂,以取其见效迅速。张元素将此方枳实、白术用量比例变为1∶2,并改汤剂为丸剂,用于饮食所伤而致之痞证,称为枳术丸。其学生李东垣将此方收于《脾胃论》,注明该方可“治痞,消食,强胃”,并且还创立了一系列枳术丸的变化方,对于饮食所伤而致的它证,亦可灵活使用枳术丸。1李东垣对枳术丸的分析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中称本方为“易水张先生枳术丸”,并且对组方原理进行了详尽地…  相似文献   

6.
试析李东垣对枳术丸的发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鹰  侯俊玲 《山西中医》2000,16(2):48-49
枳术丸系张元素根据仲景《金匮要略》治水饮的枳术汤变化而成 ,方中白术用量倍于枳实 ,二药为细末 ,荷叶裹炒饭为丸 ,功能治痞消食强胃。张元素继承《内经》“饮食自倍 ,脾胃乃伤”的观点 ,提出 :风寒暑湿 ,饥饱劳逸 ,悲恐喜怒 ,皆能伤人脾胃 ,而产生诸多证候 ,如腹胀、心下痞、胃脘痛等 ,其核心是脾胃的损伤。对于脾胃病的治疗 ,其主导思想是以扶养为主 ,祛邪为辅 ,即“养正积自除”。养正以胃气为主 ,“胃气强 ,积自消矣”。在临床用药中 ,十分注意保护脾胃 ,扶养胃气 ,告诫慎用“峻利食药”,即具有攻下性的药品。治当“先补脾胃之弱”,“…  相似文献   

7.
“枳术丸”是张元素所创,但不见于本人著作。其弟子李东垣在临床实践中悟出师用“枳术丸”“荷叶裹烧饭为丸”的道理,予以存录。见于《脾胃论》中。《金匮要略》中“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的“枳术汤”。其药物组成为“枳实七枚,白术二两”。其证属气滞水停,气滞重于脾虚,以实为主。宋代王贶的《全生指迷方》中亦载有“枳术汤”。治“心下盘旋,欲吐不吐,由饮癖停留不散”。药用“白术四两,枳实麸炒二两”。共为散。此方名及所用药物和《金匮》方均相同。  相似文献   

8.
中药配伍中常见二药配对而用,在临床上能互增其效,各显其功。现浅谈体会如下。l白术配鸡内金白术为补脾良药,鸡内金是健胃佳品,在临床处方中常见配用。白术还能补益肺肝心肾,其与凉润药同用善补肺,与升散药同用善调肝,与镇静安神药同用善养心,与滋阴药同用善补肾;鸡内金不仅消化力颇强,善化有形之积,消疒徵瘕,而且其性平和,以脾胃补脾胃。但土性壅滞,久服白术有弊,以鸡内金善消瘀积者相佐,补益之中寓有宣散,补而不滞,升清降浊,脾胃虚弱选内金开通,得白术之滋补,则消瘀通经之力更强,与《金匮》枳术汤类同,仅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卢棣 《国医论坛》2003,18(4):9-10
枳术汤又称枳实汤、白术汤 ,原方出自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 ,由枳实、白术两味组成 ,专为治疗水饮停滞于胃 ,心下坚 ,大如盘 ,边如旋盘者而设 ,适用于心下痞满不适 ,气滞水停 ,气滞重于脾虚患者。其主要攻效为行气消痞 ,健脾燥湿。自仲景以降 ,历代医家对枳术汤的运用各有发挥 ,颇多见解 ,集中体现在该方药简力专 ,攻补兼施 ,善调升降方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郭教礼副研究员在临床诊疗中 ,屡遣经方 ,尤其对枳术汤能斡旋中州气机、升脾阳、降胃气之方药特点体会深刻 ,郭师擅用枳术汤加减治疗多种脾胃疾病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出自于李杲《兰室秘藏》,药物组成:枳实、厚朴、黄连、半夏、干姜、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麦芽十味药,本方包含枳术汤、半夏泻心汤和四君子汤。原书载其用治"右关脉弦,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饮食"。此证以虚痞气滞为特征,故用辛温之枳实行气消痞为主药,配合辛苦性温之厚朴下气除满以增强其行气消痞之功;  相似文献   

11.
枳术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一书,仅由白术、枳实二位药物组成,白术用量一倍于枳实,是一张“消痞除痰,健脾进食”之良方。笔者将此方稍加变化,治疗一些儿科常见病证颇效。现报告如下,请同道指正。一、厌食李某,男,5岁,1989年6月9日初诊。患儿素日喜食厚味粘腻之品,食之过常,月前因食年糕、烤羊肉,至晚呕吐不安,其  相似文献   

12.
<正>第二讲:破气药的应用与鉴别什么是破气药呢?气滞重者导致气聚,气聚而成痞块则需强力的攻气药,强力的攻气药就叫作破气药。1枳实:破气化痰,散积除痞1.1应用1.1.1用于破气化痰以通痞塞治疗脾虚不能运化水湿痰饮而产生的心下痞硬。枳实多与健脾药同用,如《金匮要略》有枳术汤,就是枳实配伍白术,治疗心下痞硬,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致的症状。张洁古有一方子叫枳术丸,就是把《金匮要略》的  相似文献   

13.
枳术丸与枳术汤对胃肠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枳术丸与枳术汤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差别。方法:小鼠灌胃给药3d,禁食12h,酚红糊剂灌胃,30min后处死,测胃内酚红残留率及小肠酚红推进率。结果:胃内残留率,枳术丸与枳术汤大、小剂量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小肠推进率,枳术汤大、小剂量组>枳术丸大剂量组>枳术丸小剂量组、对照组。结论:枳实白术配伍确有促进小肠推进的作用,作用强度枳术汤大于枳术丸,并呈量效关系;对胃排空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枳术汤出自东汉仲景《金匮要略》一书。原治脾弱气滞,失于转输,致“水饮所作”之“心下坚,大如盘”等症。后世医家发挥有枳术丸、曲麦枳术丸、橘半枳术丸、香砂枳术丸、木香干姜枳术丸、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等数十种变方,用途更为广泛。余在临证中应用枳术汤加味治疗胆石症、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风湿三附子汤,乃指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或称白术附子汤)和甘草附子汤。其中前面方主治风湿留着肌肉证,后者主治风湿留着关节证。三方均以附子为主药,但用量上甘草附子汤较其他两方为少。桂枝、白术附子汤均治风湿留着肌肉运用上有何区别?甘草附子汤较其他两方证为重,为何反减附子用量?对于这些问题,后世注家多语焉欠详,或不了了之。近年来出版的一些注本虽有论及,但某些提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兹不揣愚陋略陈管见如次。1 桂枝附子汤证与白术附子汤证之区别《伤寒论》179条云“伤寒八九日,风湿相博,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  相似文献   

16.
<正> (三)升降对药 1.下气散结消痞满健脾燥湿补中气——枳实白术枳实苦辛,白术苦甘,两药皆燥,枳实降泄,逐痰散结,白术升补,健脾燥湿.两药合用,降中有升,泄中有补,补不留滞,消不伤正,使结于心下之痰饮,水气、宿食、痞结消散运化,正气升降自复. 用量及适应证:枳实10克白术10克入汤药或两药等量为水丸或面丸,每服10克.用于脾虚不运,痰食停滞所致的胃脘痞满.其辨证  相似文献   

17.
王吉善 《陕西中医》1989,10(3):123-123
<正> 枳术汤源于《金匮要略》,由枳实七枚、白术2两组成。主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张机专为水气痞结于胃而设。笔者临床20年来,在前贤论治的启发下,依据中医理论,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将本方应用于脱肛、胃柿石、胎疸、心下悸动等病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黎崇裕  李俊  王艺霖  刘志龙 《河南中医》2022,(10):1523-1526
刘志龙教授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多见湿热阻滞胃肠之证,宜以消积导滞、清利湿热为主,临证常用枳实导滞丸加减治疗。枳实导滞丸由《金匮要略》泻心汤、枳术汤、泽泻汤相合再加茯苓、神曲而成。用泻心汤清热,枳术汤、泽泻汤祛湿,加神曲、茯苓消积导滞,助肠胃运化。运用枳实导滞丸时,常由丸改汤,称之为枳实导滞汤,此方重在消积下滞,且药量较小,注重因势利导,即后世所谓“轻法频下”,无论是糜烂性胃炎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皆可化裁用之。  相似文献   

19.
临床运用枳术汤的升降作用经验拾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枳术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由枳实、白术两味组成,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欲作”,适用于心下痞满不适,气滞水停,气滞重于脾虚的患者。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枳实与白术都有胃肠动力作用,生白术可使胃肠分泌旺盛,蠕动增加,枳实、枳壳的水煎剂对动物胃肠有兴奋作用。该方攻补兼施,善调升降,历代医家对枳术汤的运用各有发挥,颇多见解。我们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枳术汤的升降作用加减治疗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应用的点滴体会略述如下。痞证(十二指肠憩室)患者某女,46岁。反复右上腹胀满发作3年,发作时口服吗丁啉片,香砂养胃丸等治疗,右上腹胀满暂时缓解,但腹胀仍反复发作。纤维胃镜可见十二指肠憩室,肝、胆、脾、肾B超未见异常。就诊时右上腹胀满再发持续1周,尤以食后为甚,伴嗳气,大便秘结,数日一行,面色萎黄,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弦。查体:右中腹有轻压痛,未触及结节、包块儿。中医诊断为痞证,证属脾胃阳虚,寒凝气滞,治宜温中散寒,健脾行气。方用理中汤合枳术汤加味:党参、枳实各20g,白术12g,干姜10g,厚朴、姜半夏各9g,炙甘草、砂仁各6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腹胀症状消失,大便通畅,为防止复发嘱其续服原方2...  相似文献   

20.
自仲景创枳术汤治水气病,而后有张洁古改汤为丸而治脾胃之内伤,然其药味未曾更迭,仅剂型之改变,所治之病证大异也,必是用药之剂量有所轻重,且二方中白术、枳实如何运用历来未有定论。在跟随导师学习、查阅文献等过程中,发现白术和枳实的运用比例一般有2З1、1З1、1З2三种,且白术、枳实的炮制、剂型等亦有不同。故文章通过病案思考、古代文献考据及现代研究分析,深入学习枳术药对的临床配伍运用,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